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56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制备混凝土织管的纤维原料;B、基于一类特殊的组织结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经纱,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C、按照特定的交织规律,制得轴向和周向结构均匀的管状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单纬纱实现管状织物的制备,整体结构均匀,可设计性强,而且耐腐蚀,质轻,可用于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的整体结构轴向抗拉压性能,提高其抗拉压强度,减轻压剪破坏,避免整体突发性脆裂,有助于提高相关工程的安全系数,可用于减轻水泥基混凝土的脆性破坏,也可用于制备水泥基混凝土结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
,具体为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基混凝土是重要的交通、建筑材料,是基础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民生工程和安防工程。但需要注意到是,水泥基混凝土虽然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其脆性较大,容易出现突发性的开裂破坏,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弱,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力学性能及相关工程的安全系数,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来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的信息,如专利号为CN106639493A的专利中,采用不锈钢钢筋结构增强混凝土筒。如专利号为CN103726613A的专利中利用钢筋骨架增强混凝土柱。如专利号为CN108314364A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纤维织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废弃聚丙烯纤维织物的碎片,改善混凝土韧性。上述钢筋结构质量偏重,而且容易遭受腐蚀;二维平面织物结构缺少整体性,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增强有限。因此,为满足产品多样性和更有效地增强水泥基混凝土,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设计一类耐腐蚀、质轻且整体性好的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用结构材料,以增加增强体的可选择性,也为一些工程应用提供更合适的增强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和周向组织结构是均匀完整的,没有明显的拼接现象,可以采用单纬纱实现管状织物的制备,整体结构均匀,可设计性强,而且耐腐蚀、质轻,可用于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的整体结构轴向抗拉压性能,提高其抗拉压强度,减轻压剪破坏,避免整体突发性脆裂,有助于提高相关工程的安全系数,可用于减轻水泥基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的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制备混凝土织管的纤维原料;B、基于一类特殊的组织结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经纱,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C、按照特定的交织规律。优选的,所述根据步骤A选用粗旦高模长丝作为纤维原料,基于一类特殊的组织结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经纱,经纱总根数满足整数组织循环数少一根的要求,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按照特定的交织规律,制得轴向和周向结构均匀的管状织物。优选的,所述组织结构包含N列经纱和M行纬纱,组织结构中每一行的最后一列组织点(m)与后续一行的第一列组织点(m’)相同,组织结构中最后一行最后一列的组织点(E)与第一行第一列的组织点(S)相同。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a、排列规律要求经纱总根数为整数组织循环数少一根(2×P×N-1);b、将经纱分为根数相差不超过经纱组织循环数(N)的两组(A组和B组),其中,A组的经纱根数为整数组织循环数(P×N),B组的经纱根数为整数组织循环数少一根(P×N-1);c、A组经纱与B组经纱交替排列,其中A组依照组织顺序依次正序排列(1→2→3→4),B组依照组织顺序倒序排列(4→3→2→1),其中在B组的第一个经纱排列(3→2→1)中缺少完整组织结构中的最后一根(4)。d、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将纬纱按照以下步骤喂入:(a)从纬纱喂入位置一端依次与A组经纱交织到另一端;(b)再从另一端往回依次与B组经纱交织;依照(a)和(b)往复依次交织下去。其中,纬纱与A组、B组交织过程中,所有的A组在不参与交织的情况下处于纬纱上方,所有B组在不参与交织的情况下处于纬纱下方。优选的,所述纤维原料为粗旦高模PVA,POM,PP长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中轴向和周向组织结构是均匀完整的,没有明显的拼接现象,可以采用单纬纱实现管状织物的制备,整体结构均匀,可设计性强,而且耐腐蚀、质轻,可用于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的整体结构轴向抗拉压性能,提高其抗拉压强度,减轻压剪破坏,避免整体突发性脆裂,有助于提高相关工程的安全系数,可用于减轻水泥基混凝土的脆性破坏,也可用于制备水泥基混凝土结构件;(2)本专利技术产品形式变化灵活,适应性较强,在道路,房屋,桥梁等涉及水泥基混凝土的行业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类特殊组织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经纱排列规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本组织结构,经纱排列,交织规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效果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选用粗旦高模长丝作为纤维原料,基于一类特殊的组织结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经纱,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并按照特定的交织规律,制得一种一体成型的管状织物,其轴向和周向组织结构是均匀完整的,没有明显的拼接现象。其中,所用的纤维材料为粗旦高模PVA,POM,PP长丝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采用单纬纱实现管状织物的制备,其轴向和周向组织结构是均匀完整的,没有明显的拼接现象,而且整体结构均匀,可设计性强,可用于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的整体结构轴向抗压性能,提高其抗压强度,减轻压剪破坏,避免整体突发性脆裂,减轻水泥基混凝土的脆性破坏,也可用于制备水泥基混凝土结构件,有助于提高相关工程的安全系数。本实施例中,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制备直径为200mm的机织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特殊组织结构的要求,设计的基本组织结构包含2列经纱和2行纬纱,符合组织结构中每一行的最后一列组织点与后续一行的第一列组织点相同,也符合组织结构中最后一行最后一列的组织点与第一行第一列的组织点相同。步骤二,选定经纱总根数为47根,满足整数组织循环数少一根;再将经纱分为根数相差不超过经纱组织循环数的A组和B组,其中,A组的经纱根数为24根,B组的经纱根数为整数组织循环数少一根,23根;然后对A组经纱与B组经纱交替排列,其中A组依照组织顺序依次正序排列,B组依照组织顺序倒序排列,其中在B组的第一个经纱排列中缺少完整组织结构中的最后一根。其中,上述经纱选用直径为3mm左右的模量为40GPa的PVA长丝。步骤三,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将纬纱按照以下步骤喂入(a)从纬纱喂入位置一端依次与A组经纱交织到另一端,(b)再从另一端往回依次与B组经纱交织,然后依照(a)和(b)往复依次交织下去。其中,上述纬纱选用直径为3mm左右的高模POM长丝。其中,纬纱与A组B组交织过程中,满足: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选用制备混凝土织管的纤维原料;/nB、基于一类特殊的组织结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经纱,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nC、按照特定的交织规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制备混凝土织管的纤维原料;
B、基于一类特殊的组织结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经纱,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
C、按照特定的交织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步骤A选用粗旦高模长丝作为纤维原料,基于一类特殊的组织结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经纱,经纱总根数满足整数组织循环数少一根的要求,采用有梭方式连续喂入纬纱,按照特定的交织规律,制得轴向和周向结构均匀的管状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结构包含N列经纱和M行纬纱,组织结构中每一行的最后一列组织点(m)与后续一行的第一列组织点(m’)相同,组织结构中最后一行最后一列的组织点(E)与第一行第一列的组织点(S)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无拼接型机织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楼张伟魏发云杨帆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