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245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包括:织带主体,其为具有上层和下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织带主体由表纬和里纬、表经和里经编织而成,表经和里经相互交织形成连接,表经和里经相互错开形成分层;两条走马绳,其沿经向以波浪状形式分别织入所述上层与所述下层,每条所述走马绳具有交替排列的多个浮线部与多个固定部,所述浮线部分别凸出于所述上层表面与所述下层表面,凸出于所述上层表面的所述浮线部与所述上层之间形成第一孔眼,凸出于所述下层表面的所述浮线部与所述下层之间形成第二孔眼,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所述上层、所述下层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织带主体上形成双层孔眼,双层孔眼间可独立变化组合,更能适应产品的多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
本技术涉及编织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
技术介绍
单边单牛耳带因其仅具有一类孔眼,变化形式单一,且孔眼连接点受限,难以满足服饰生产领域多变的需求。为了形成具有多孔眼的牛耳带,现有技术中有单边双牛耳带,通过采用两条走马绳合并织入织带,使得两条走马绳在织带的同一位置形成两个孔眼,虽然孔眼的连接点增加,但是两个孔眼的大小与位置均保持一致,只能同时变化,不能单独进行差异性变化,使得孔眼的组合形式过于单一,市场适应性差。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对织带形成孔眼的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包括:织带主体,其为具有上层和下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织带主体由表纬和里纬、表经和里经编织而成,表经和里经相互交织形成连接,表经和里经相互错开形成分层;两条走马绳,其沿经向以波浪状形式分别织入所述上层与所述下层,每条所述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织带主体(100),其为具有上层和下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织带主体(100)由表纬(110)和里纬(120)、表经和里经编织而成,表经和里经相互交织形成连接,表经和里经相互错开形成分层;/n两条走马绳,其沿经向以波浪状形式分别织入所述上层与所述下层,每条所述走马绳(200)具有交替排列的多个浮线部(210)与多个固定部(220),所述浮线部(210)分别凸出于所述上层表面与所述下层表面,凸出于所述上层表面的所述浮线部(210)与所述上层之间形成第一孔眼(300),凸出于所述下层表面的所述浮线部(210)与所述下层之间形成第二孔眼(400),所述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织带主体(100),其为具有上层和下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织带主体(100)由表纬(110)和里纬(120)、表经和里经编织而成,表经和里经相互交织形成连接,表经和里经相互错开形成分层;
两条走马绳,其沿经向以波浪状形式分别织入所述上层与所述下层,每条所述走马绳(200)具有交替排列的多个浮线部(210)与多个固定部(220),所述浮线部(210)分别凸出于所述上层表面与所述下层表面,凸出于所述上层表面的所述浮线部(210)与所述上层之间形成第一孔眼(300),凸出于所述下层表面的所述浮线部(210)与所述下层之间形成第二孔眼(400),所述固定部(220)分别与所述上层、所述下层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分别与所述走马绳(200)连接部分的组织均为空心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的宽度窄于所述下层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边双层式牛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的所述第一孔眼(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诚党炜昌黄江东郑国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