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开旭专利>正文

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41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结构包括水位传感器、出气口、支架、进气结构、培养罐、底座,底座正中间安装有培养罐,培养罐的两侧垂直安装有支架,培养罐顶部正中间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两侧的培养罐上开有出气口,培养罐的侧面顶部安装有进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进气管深入培养基的底部,由于充入的气体为惰性气体,不溶于培养基中,气体从培养基向上浮出,进一步确保充入的气体无残留,本发明专利技术进气管和出气口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出气口在顶端,进气管在侧面,且从底部进气,内部的气体完全被置换出来,厌氧环境的造就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有些微生物的培养需要再厌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多用于实验室的培养中,而厌氧环境造就的方法有:第一,采用真空泵对其进行抽真空然后充入无氧气体,如此再重复2-3次,实现灭菌无氧,第二是通过煮沸驱氧法,是把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在三角瓶中,加热煮沸,同时通入无氧气体,保持15-30分钟,再同期冷却至室温,然后分装灭菌,第三,是厌氧箱中进行抽真空然后充入无氧气体,将培养基放置再无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形成厌氧环境,但是再充入无氧气体的时候,由于衔接结构容易漏气,导致进入的气体未必都是无氧气体,其次,出气口与进气口再同一水平面上,位于底部的气体无法被置换,仍然有残留,导致造成厌氧环境的速度比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结构包括水位传感器、出气口、支架、进气结构、培养罐、底座,所述底座正中间安装有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两侧垂直安装有支架,所述培养罐顶部正中间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两侧的培养罐上开有出气口,所述培养罐的侧面顶部安装有进气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气口为倒置的圆台型结构,且其底面的端面上还设有两个以上的出气管,即上宽下窄的结构,在注入惰性气体导致培养基的水面发生气泡的时候,因为宽下窄的结构设计,不会溢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气结构包括有进气管、密封环、出气球,所述进气管为反向的Z型结构,所述进气管一端安装有出气球,所述出气球和进气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贯穿培养罐的侧面顶部,所述培养罐和进气管衔接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环,所述进气管位于培养罐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密封环设有节管和限制环,所述节管安装在进气管和培养罐相连接的内部顶端,所述限制环则固定在培养罐内壁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制环包括挡板、活动腔、环体、突起,所述环体内壁正中间为弧形,且表面光滑无棱角,所述环体的水平一端端面上固定有突起,所述突起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凹口,这些凹口呈均匀等距分布,所述突起和培养罐活动卡合,所述环体远离有突起的另一端则安装有挡板,所述环体的内部空间为活动腔,所述节管位于挡板和突起之间,限制环的环体内壁为弧形,表面光滑。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节管由支撑条、内环、弹性膜组成,所述内环中嵌有两根以上的支撑条,这些支撑条呈等距分布,每两根支撑条之间设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和支撑条固定在一起,弹性膜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气管深入培养基的底部,由于充入的气体为惰性气体,不溶于培养基中,气体从培养基向上浮出,进一步确保充入的气体无残留。2.本专利技术进气管和出气口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出气口在顶端,进气管在侧面,且从底部进气,内部的气体完全被置换出来,厌氧环境的造就速度快。3.本专利技术的进气管顶端位置设有一节节管,这节节管采用支撑条支撑,弹性膜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其位于培养罐的内部,在充入惰性气体的时候,弹性膜会向外涨开,而后被限制环限制,张开的节管完全将进气管和培养罐的衔接部分封闭,在充气过程中起到封闭的作用,不会有空气等气体进入培养基中。4.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环的内壁为弧形,表面光滑,不会刮伤膨胀后的节管,或者对其造成磨损,导致其会发生破裂,无法在充气的时候堵住管道。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的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密封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水位传感器1、出气口2、支架3、进气结构4、培养罐5、底座6、进气管41、密封环42、出气球43、节管422、挡板421、活动腔423、环体424、突起425、支撑条a、内环b、弹性膜c。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结构包括水位传感器1、出气口2、支架3、进气结构4、培养罐5、底座6,所述底座6正中间安装有培养罐5,所述培养罐5的两侧垂直安装有支架3,所述培养罐5顶部正中间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所述水位传感器1两侧的培养罐5上开有出气口2,所述培养罐5的侧面顶部安装有进气结构4。所述出气口2为倒置的圆台型结构,且其底面的端面上还设有两个以上的出气管,即上宽下窄的结构,在注入惰性气体导致培养基的水面发生气泡的时候,因为宽下窄的结构设计,不会溢出。所述进气结构4包括有进气管41、密封环42、出气球43,所述进气管41为反向的Z型结构,所述进气管41一端安装有出气球43,所述出气球43和进气管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管41另一端贯穿培养罐5的侧面顶部,所述培养罐5和进气管41衔接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环42,所述进气管41位于培养罐5的底部,进气管41深入培养基的底部,由于充入的气体为惰性气体,不溶于培养基中,气体从培养基向上浮出,进一步确保充入的气体无残留。所述密封环42设有节管422和限制环,所述节管422安装在进气管41和培养罐5相连接的内部顶端,所述限制环则固定在培养罐5内壁上。所述限制环包括挡板421、活动腔423、环体424、突起425,所述环体424内壁正中间为弧形,且表面光滑无棱角,所述环体424的水平一端端面上固定有突起425,所述突起425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凹口,这些凹口呈均匀等距分布,所述突起425和培养罐5活动卡合,所述环体424远离有突起425的另一端则安装有挡板421,所述环体424的内部空间为活动腔423,所述节管422位于挡板421和突起425之间,限制环的环体424内壁为弧形,表面光滑,不会刮伤膨胀后的节管,或者对其造成磨损,导致其会发生破裂,无法在充气的时候堵住管道。所述节管422由支撑条a、内环b、弹性膜c组成,所述内环b中嵌有两根以上的支撑条a,这些支撑条a呈等距分布,每两根支撑条a之间设有弹性膜c,所述弹性膜c和支撑条a固定在一起,在采用支撑条a支撑,弹性膜c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其位于培养罐5的内部,在充入惰性气体的时候,弹性膜c会向外涨开,而后被限制环限制,张开的节管422完全将进气管41和培养罐5的衔接部分封闭,在充气过程中起到封闭的作用,不会有空气等气体进入培养基中。在使用时,气体从进气管41进入培养罐5,因为进气管41为反向的Z型结构,且进气管41末端的出气球43位于培养罐5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水位传感器(1)、出气口(2)、支架(3)、进气结构(4)、培养罐(5)、底座(6),所述底座(6)正中间安装有培养罐(5),所述培养罐(5)的两侧垂直安装有支架(3),所述培养罐(5)顶部正中间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所述水位传感器(1)两侧的培养罐(5)上开有出气口(2),所述培养罐(5)的侧面顶部安装有进气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水位传感器(1)、出气口(2)、支架(3)、进气结构(4)、培养罐(5)、底座(6),所述底座(6)正中间安装有培养罐(5),所述培养罐(5)的两侧垂直安装有支架(3),所述培养罐(5)顶部正中间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所述水位传感器(1)两侧的培养罐(5)上开有出气口(2),所述培养罐(5)的侧面顶部安装有进气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2)为倒置的圆台型结构,且其底面的端面上还设有两个以上的出气管,即上宽下窄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4)包括有进气管(41)、密封环(42)、出气球(43),所述进气管(41)为反向的Z型结构,所述进气管(41)一端安装有出气球(43),所述出气球(43)和进气管(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管(41)另一端贯穿培养罐(5)的侧面顶部,所述培养罐(5)和进气管(41)衔接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环(42),所述进气管(41)位于培养罐(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开旭
申请(专利权)人:常开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