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绿色粽叶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23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天然动植物充分利用生物降解获肥、减少化肥施用、节约成本的增产绿色粽叶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产绿色粽叶肥,首先,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形成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并屯于发酵池中;然后,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充分湿润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加速生物降解;接着,调节酸碱度,并添加生物填料,补充微生物,加速生物降解;引入腐生生物,加速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生物降解;翻倒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直至生物降解完毕。充分利用生物降解获得肥料、减少化肥施用、节约了经济成本,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动植物废弃物中添加叶片肥厚的植物,以增加肥料的含氮量,促进粽叶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产绿色粽叶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天然动植物充分利用生物降解获得肥料、减少化肥施用、节约成本的增产绿色粽叶肥。
技术介绍
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的包裹粽子的叶片是一种芦柴叶,俗称粽叶,自然环境下一般生长在低洼、湖边、河边、溪流、沟塘的浅水地带或潮湿地带,属禾本科芦苇属,是芦苇的一个湿生品种,秆高直径生产上因其茎秆细小俗称芦柴,从而与芦苇(俗称芦竹)相区别。其叶广披针形,长宽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粗糙;叶鞘圆筒状;叶舌极短,平截或为一圈纤毛。自然条件下,在长江流域以江苏省南通地区为例,当日平均气温达8℃(3月日前后),地下根茎上的芽开始萌动膨大,当日平均气温达10℃(3月日前后),河塘北岸边芦柴的萌芽已经破土露出水面,当日平均气温达12℃(4月10日前后),全部萌芽已经破土生长,日平均气温达20℃(5月10日前后),粽叶进入生长旺季,可以采叶。粽叶用芦柴在长江流域目前无人工栽培,更谈不上对粽叶的设施栽培,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由于粽叶中富含粽叶多糖、粽叶黄酮、有机锌、硒、碘、钙、镁、铁、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近40种功能因子,因此人工栽培逐渐形成趋势。然而由于粽叶中富含粽叶多糖、粽叶黄酮、有机锌、硒、碘、钙、镁、铁、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近40种功能因子,因此需要肥效比较高的肥料对其施肥。其中,氨基酸含量高,因此需要含氮量高的肥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天然动植物充分利用生物降解获得肥料、减少化肥施用、节约成本的增产绿色粽叶肥。r>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增产绿色粽叶肥,包括以下步骤:a、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形成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并屯于发酵池中;b、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充分湿润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加速生物降解;c、调节酸碱度,并添加生物填料;d、引入腐生生物,加速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生物降解;e、翻倒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直至生物降解完毕。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a中,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时,采用大型滚筒式啮合齿粉碎装置进行粉碎,可以将动物尸体、植物茎秆粉碎。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a中,预先挖掘发酵池,并在发酵池的池地和池壁上设置浇筑混凝土层,防止渗漏。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酵池中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的厚度为100cm~200cm。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b中,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时,保持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的水分在80%以上,且维持3天~5天,达到充分湿润。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d中,引入的腐生生物为蝇蛆。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每亩所述的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引入1000条~2000条蝇蛆。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每亩所述的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引入1500条蝇蛆。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e中,每隔10天~15天翻倒一次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植物废弃物中添加叶片肥厚的植物,以增加含氮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增产绿色粽叶肥,首先,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形成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并屯于发酵池中;然后,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充分湿润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加速生物降解;接着,调节酸碱度,并添加生物填料,补充微生物,加速生物降解;引入腐生生物,加速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生物降解;翻倒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直至生物降解完毕。本专利技术的增产绿色粽叶肥,充分利用生物降解获得肥料、减少化肥施用、节约了经济成本,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动植物废弃物中添加叶片肥厚的植物,以增加肥料的含氮量,促进粽叶生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增产绿色粽叶肥的一种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增产绿色粽叶肥,包括以下步骤:a、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形成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并屯于发酵池中;b、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充分湿润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加速生物降解;c、调节酸碱度,并添加生物填料;d、引入腐生生物,加速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生物降解;e、翻倒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直至生物降解完毕。本专利技术的增产绿色粽叶肥,首先,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形成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并屯于发酵池中;然后,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充分湿润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加速生物降解;接着,调节酸碱度,并添加生物填料,补充微生物,加速生物降解;引入腐生生物,加速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生物降解;翻倒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直至生物降解完毕。本专利技术的增产绿色粽叶肥,充分利用生物降解获得肥料、减少化肥施用、节约了经济成本,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a中,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时,采用大型滚筒式啮合齿粉碎装置进行粉碎,可以将动物尸体、植物茎秆粉碎。所述的大型滚筒式啮合齿粉碎装置与火腿肠生产工艺中的粉碎装置一致,采用相互接触的滚筒,在滚筒上设置多个啮合粉碎齿,对投入其中的动植物废弃物(如动物尸体、植物茎叶等进行粉碎),其他如粪便等则不用粉碎,但是一般也一同投入进行粉碎,减少分拣工序。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a中,预先挖掘发酵池,并在发酵池的池地和池壁上设置浇筑混凝土层,防止渗漏。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混凝土层可以采用防水橡胶布替换,减少混凝土的浇筑,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收起防水橡胶布,方便土壤的回收改良。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酵池中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的厚度为100cm~200cm。在这个厚土可以提高微生物发酵降解效率。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b中,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时,保持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的水分在80%以上,且维持3天~5天,达到充分湿润,这样既有利于微生物发酵,提高降解效率,提高获得生物肥料的效率。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d中,引入的腐生生物为蝇蛆。作为优选的,每亩所述的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引入1000条~2000条蝇蛆。进一步的,每亩所述的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引入1500条蝇蛆。蝇蛆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增产绿色粽叶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形成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并屯于发酵池中;/nb、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充分湿润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加速生物降解;/nc、调节酸碱度,并添加生物填料;/nd、引入腐生生物,加速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生物降解;/ne、翻倒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直至生物降解完毕。/n

【技术特征摘要】
1.增产绿色粽叶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形成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并屯于发酵池中;
b、对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喷洒清水,充分湿润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加速生物降解;
c、调节酸碱度,并添加生物填料;
d、引入腐生生物,加速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生物降解;
e、翻倒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直至生物降解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产绿色粽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将动植物废弃物粉碎时,采用大型滚筒式啮合齿粉碎装置进行粉碎,可以将动物尸体、植物茎秆粉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产绿色粽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预先挖掘发酵池,并在发酵池的池地和池壁上设置浇筑混凝土层,防止渗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产绿色粽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池中动植物废弃物粉碎物的厚度为100cm~20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贵张志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