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怡千专利>正文

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18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属于血液透析领域。包括引流管以及与引流管可拆卸连接的输液港、引流管内设有独立分割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输液港内设有分别与输出通道以及输入通道连通的穿刺输出部与穿刺输入部,引流管包括内置段以及与内置段连通的引流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植入患者体内后能够供反复透析过程重复使用,临床血透操作简便,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患者痛苦并且降低了感染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
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通过透析替代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排出体内毒素,清除多余水分,维持机体功能。而血液透析必须将体内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液透析机处理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入体内。临床血液透析一般每周要进行3~4次。由于血液透析要求引出的血液达到一定流速,至少200~300ml/min,临床大多采取动静脉内瘘手术,建立血管道路,待内瘘成熟后于每次透析时执行内瘘穿刺引血。由于动静脉内瘘有可能形成血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且会增加心脏负担,加上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对于原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大都采取长期深静脉置管引血。但长期置管易发生感染和导管贴壁,血流量不足等问题,因而亟需一种理想的透析用引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包括引流管以及与引流管可拆卸连接的输液港、引流管内设有独立分割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输液港内设有分别与输出通道以及输入通道连通的穿刺输出部与穿刺输入部,引流管包括内置段以及与内置段连通的引流段。本技术中当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医生先从将引流管的内置段放置在心脏静脉处,然后从颈内静脉穿刺,从锁骨下的皮下经过锁骨上打隧道把引流管的引流段引到锁骨下的皮下,然后将输液港与引流管连通,最后将输液港埋在患者锁骨处的皮下。患者的血液通过输出通道以及穿刺输出部进入血液透析液,经过透析后通过穿刺输入部以及输入通道进入患者心脏血管中,由此实现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功能。作为优选,内置段上设有多组引流孔。作为优选,引流孔均匀设置在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上。本技术通过均匀设置在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上的引流孔,增加了内置段的引流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引流段靠近输液港的一端设有套管,所述输液港靠近引流段的一端设有与套管对应的接头。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内壁设有固定槽,所述接头外侧设有与固定槽对应的固定环。作为优选,内置段采用的形状为长圆形。本技术采用形状为长圆形的内置段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血透穿刺操作。作为优选,引流管采用的材料为医用涤纶管或医用尼龙管。本技术通过采用材料为医用涤纶管或医用尼龙管的引流管,使引流管与人体组织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引流管的内置段放置在心脏静脉处,然后从颈内静脉穿刺,从锁骨下的皮下经过锁骨上打隧道把引流管的引流段引到锁骨下的皮下,然后将输液港与引流管连通,最后将输液港埋在患者锁骨处的皮下,患者的血液通过输出通道以及穿刺输出部进入血液透析液,经过透析后通过穿刺输入部以及输入通道进入患者心脏血管中,由此实现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功能。由此实现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功能。本技术植入患者体内后能够供反复透析过程重复使用,临床血透操作简便,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患者痛苦并且降低了感染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输液港位于皮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输液港与引流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到图4,本技术包括用于对患者血液进行引流的引流管1以及与引流管1可拆卸连接的输液港2,输液港2套设在引流管1输入端外侧,输液港2用于将引流管1固定在患者身上并便于医护人员多次重复利用。引流管1采用的材料为医用涤纶管或医用尼龙管,本技术通过采用材料为医用涤纶管或医用尼龙管的引流管1,使引流管1与人体组织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害。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引流管1内设有独立分割的输液通道3和输出通道4,输液港2内设有分别与输出通道4与输液通道3连通的穿刺输出部5与穿刺输入部6,引流管1包括放置在患者心脏内的内置段11以及与内置段11连通并用于血液引流的引流段12。内置段11采用的形状为长圆形,本技术采用形状为长圆形的内置段11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血透穿刺操作。内置段11上设有多组引流孔7,引流孔7均匀设置在输液通道3和输出通道4上,本技术通过均匀设置在输液通道3和输出通道4上的引流孔7增加了内置段11的引流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所述引流段12靠近输液港2的一端设有套管8,所述输液港2靠近引流段12的一端设有与套管8对应的接头9。所述套管8内壁设有固定槽81,所述接头9外侧设有与固定槽81对应的固定环91。本技术中医护人员推动接头9将固定环91移动到固定槽81内,通过固定环91与固定槽81的配合,提高了输液港2与引流管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并且提高了输液港2与引流管1之间的可拆卸性能。本技术通过将引流管1的内置段11放置在心脏静脉处,然后从颈内静脉穿刺,从锁骨下的皮下经过锁骨上打隧道把引流管1的引流段12引到锁骨下的皮下,然后将输液港2与引流管1连通,最后将输液港2埋在患者锁骨处的皮下,患者的血液通过输出通道4以及穿刺输出部5进入血液透析液,经过透析后通过穿刺输入部6以及输液通道3进入患者心脏血管中,由此实现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功能。由此实现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功能。本技术植入患者体内后能够供反复透析过程重复使用,临床血透操作简便,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患者痛苦并且降低了感染几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以及与引流管(1)可拆卸连接的输液港(2)、所述引流管(1)内设有独立分割的输液通道(3)和输出通道(4),所述输液港(2)内设有分别与输出通道(4)以及输液通道(3)连通的穿刺输出部(5)与穿刺输入部(6),所述引流管(1)包括内置段(11)以及与内置段(11)连通的引流段(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以及与引流管(1)可拆卸连接的输液港(2)、所述引流管(1)内设有独立分割的输液通道(3)和输出通道(4),所述输液港(2)内设有分别与输出通道(4)以及输液通道(3)连通的穿刺输出部(5)与穿刺输入部(6),所述引流管(1)包括内置段(11)以及与内置段(11)连通的引流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段(11)上设有多组引流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7)均匀设置在输液通道(3)和输出通道(4)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怡千文惠韬
申请(专利权)人:张怡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