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苏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18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包括接尿器、安装盒、限位机构、阻挡机构,接尿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尿管,导尿管的出尿口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螺纹连接有尿袋,连接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远离连接筒的一端与安装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第一齿杆滑动连接在安装盒的侧壁上,第二齿杆滑动连接在安装盒的内侧壁上,齿轮转动连接在安装盒的内侧壁上,阻挡机构安装在安装盒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具有产妇在排尿时不需要用手一直拿着导尿装置抵在自己尿道处,从而便于双手不方便的产妇进行排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产妇生产后的体质较弱,通常需要卧床休息,受其身体状况影响不能起身采取蹲位排尿,成为护理工作中令人头痛的问题;现在普遍采取的方法是使用便盆或痰盂盛接尿液,使用时需要陪护家属或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抬起臀部,既让产妇耗费了不必要的体力,又给病人家属或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所以需要用到导尿装置便于对产妇排尿,但是如今的导尿装置大多需要产妇手拿导尿管将接尿器抵住自己的尿道,若是产妇的手受伤或者不方便时,将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妇在排尿时不需要用手一直拿着导尿装置抵在自己尿道处,从而便于双手不方便的产妇进行排尿的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包括:接尿器,所述接尿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尿管,所述导尿管的出尿口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螺纹连接有尿袋;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安装在连接筒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筒与安装盒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导尿管与安装盒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远离连接筒的一端与安装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夹板、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和齿轮,所述第一齿杆滑动连接在安装盒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杆滑动连接在安装盒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安装盒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置于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之间,且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相互啮合,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齿杆相配合的限位槽;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安装在安装盒的顶部。优选的,所述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螺纹杆,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安装盒的顶部边缘处,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安装板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接尿器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吸干侧漏尿液的吸湿布。优选的,所述夹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连接筒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连接筒的一端穿过安装盒的底部向外延伸。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杆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安装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将安装盒置于两腿之间,通过双腿夹住夹板,从而提高限位机构打开连接筒,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会使接尿器移动抵住产妇尿道,产妇便可以进行排尿,尿液从导尿管流到尿袋里被收集,从而不需要用手一直拿着接尿器,便于那些双手不方便的产妇排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接尿器,2、连接筒,3、导尿管,4、尿袋,5、安装盒,6、限位机构,61、夹板,62、第一齿杆,63、第二齿杆,64、齿轮,7、阻挡机构,71、安装板,72、螺纹杆,8、压力弹簧,9、海绵垫,9a、拉绳,9b、滑杆,9c、滑槽,9d、吸湿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包括:接尿器1、安装盒5、限位机构6和阻挡机构7,接尿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2,连接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尿管3,导尿管3的出尿口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螺纹连接有尿袋4,安装盒5安装在连接筒2的侧壁上,连接筒2与安装盒5的顶部滑动连接,导尿管3与安装盒5的底部滑动连接,连接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8,压力弹簧8远离连接筒2的一端与安装盒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限位机构6安装在安装盒5的内部,阻挡机构7安装在安装盒5的顶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机构6包括夹板61、第一齿杆62、第二齿杆63和齿轮64,第一齿杆62滑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侧壁上,第二齿杆63滑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内侧壁上,齿轮64转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内侧壁上,齿轮64置于第一齿杆62和第二齿杆63之间,且齿轮64与第一齿杆62和第二齿杆63相互啮合,连接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齿杆63相配合的限位槽。夹板6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海绵垫9。第二齿杆6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9b,安装盒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9c,滑杆9b与滑槽9c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双腿夹住夹板61,使夹板6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杆62向安装盒5的内部移动,第一齿杆62则会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齿轮64转动,齿轮64会再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杆63在滑槽9c内部移动,并且移动方向与第一齿杆62相反,所以第二齿杆63会移动脱离连接筒2侧壁上的限位槽,此时压力弹簧8受力解除,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筒2向上移动,并带动与连接固定连接的接尿器1移动紧紧的抵住产妇的外阴部,从而可以使产妇排尿时不需要一直用手拿着接尿器1。参考图2所示,阻挡机构7,阻挡机构7包括安装板71和螺纹杆72,安装板71固定安装在安装盒5的顶部边缘处,螺纹杆72螺纹连接在安装板71的侧壁上。连接筒2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拉绳9a,拉绳9a远离连接筒2的一端穿过安装盒5的底部向外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当产妇排尿结束后,向下拉动拉绳9a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筒2缩回安装盒5的内部,然后再向外拉动夹板61并通过第一齿杆62和齿轮64的相互配合再带动第二齿杆63移动到连接筒2侧壁上的限位槽内部将连接筒2固定住,然后转动螺纹杆72移动与夹板61相抵,防止在不用时夹板61再次向安装盒5移动。参考图1所示,接尿器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吸干侧漏尿液的吸湿布9d,通过吸湿布9d可以防止尿液从接尿器1的侧部漏出。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产妇需要排尿时,将安装盒5置于双腿之间,转动螺纹杆72远离夹板61,并用双腿夹住夹板61,使夹板6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杆62向安装盒5的内部移动,第一齿杆62则会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齿轮64转动,齿轮64会再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二齿杆63在滑槽9c内部移动,并且移动方向与第一齿杆62相反,所以第二齿杆63会移动脱离连接筒2侧壁上的限位槽,此时压力弹簧8受力解除,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筒2向上移动,并带动与连接固定连接的接尿器1移动紧紧的抵住产妇的外阴部,尿液从连接筒流到导尿管内部再流入尿袋中进行收集,当产妇排尿结束后,向下拉动拉绳9a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筒2缩回安装盒5的内部,然后再向外拉动夹板61并通过第一齿杆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尿器(1),所述接尿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尿管(3),所述导尿管(3)的出尿口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螺纹连接有尿袋(4);/n安装盒(5),所述安装盒(5)安装在连接筒(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筒(2)与安装盒(5)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导尿管(3)与安装盒(5)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8),所述压力弹簧(8)远离连接筒(2)的一端与安装盒(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n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夹板(61)、第一齿杆(62)、第二齿杆(63)和齿轮(64),所述第一齿杆(62)滑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杆(63)滑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64)转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64)置于第一齿杆(62)和第二齿杆(63)之间,且所述齿轮(64)与第一齿杆(62)和第二齿杆(63)相互啮合,所述连接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齿杆(63)相配合的限位槽;/n阻挡机构(7),所述阻挡机构(7)安装在安装盒(5)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新型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尿器(1),所述接尿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尿管(3),所述导尿管(3)的出尿口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螺纹连接有尿袋(4);
安装盒(5),所述安装盒(5)安装在连接筒(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筒(2)与安装盒(5)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导尿管(3)与安装盒(5)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8),所述压力弹簧(8)远离连接筒(2)的一端与安装盒(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夹板(61)、第一齿杆(62)、第二齿杆(63)和齿轮(64),所述第一齿杆(62)滑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杆(63)滑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64)转动连接在安装盒(5)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64)置于第一齿杆(62)和第二齿杆(63)之间,且所述齿轮(64)与第一齿杆(62)和第二齿杆(63)相互啮合,所述连接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齿杆(63)相配合的限位槽;
阻挡机构(7),所述阻挡机构(7)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苏杨学为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