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0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枕、胸部枕以及连接于所述头部枕和所述胸部枕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对应口鼻处的位置开设有避让进气管的半圆形避让槽,所述半圆形避让槽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从而使俯卧位患者的气管、导管以及呼吸机管道通畅;通过多层枕芯、不同材质的设置,根据不同季节调整枕芯调节层,让患者脸部透气,使患者能够感受舒适;通过通气枕的厚度不等的设置,使患者俯卧位时保持身体最自然舒适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俯卧位通气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枕。
技术介绍
俯卧位通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是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以促进下垂不张部位的肺得以扩张,进而实现通气灌注比例的调节和呼吸衰竭比人氧合情况的改善,最终确保肺功能尽快回复以及早日脱离使用呼吸机。俯卧位通气迄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使用俯卧位通气的原理是提高肺泡通气功能,提高通气血流比值,改善氧合以及预防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等。在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时要注意:1.皮肤容易压迫受损;2.要保持人工气道、动静脉管道以及各种引流管的固定通畅,防止扭曲、脱出、移位;3.注意患者气道的引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道堵塞;4.注意手臂放置的位置,如若放置不当会导致神经麻痹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俯卧位通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枕、胸部枕以及连接于所述头部枕和所述胸部枕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对应口鼻处的位置开设有避让进气管的半圆形避让槽,所述半圆形避让槽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俯卧位通气枕包括多层枕芯以及套设于所述多层枕芯上的可更换布套,所述可更换布套的侧面设置有一信封式开口,用于拆装所述多层枕芯。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多层枕芯包括采用乳胶制成的第一调节层、采用3D材料制成的第二调节层、以及采用慢回弹海绵制成的第三调节层。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俯卧位通气枕的厚度沿所述胸部枕到所述头部枕的方向递增。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胸部枕靠近所述连接部具有与肩部相适配的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半圆形避让槽的设置,能够有效保持俯卧位患者的气管、导管以及呼吸机管道通畅;通过多层枕芯、不同材质的设置,根据不同季节调整枕芯调节层,让患者脸部透气,使患者能够感受舒适;通过通气枕的厚度不等的设置,使患者俯卧位时保持身体最自然舒适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俯卧位通气枕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俯卧位通气枕的多层枕芯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俯卧位通气枕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2所示,一种俯卧位通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枕1、胸部枕2以及连接于所述头部枕1和所述胸部枕2之间的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对应口鼻处的位置开设有避让进气管的半圆形避让槽4,所述半圆形避让槽4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俯卧位通气枕包括多层枕芯5以及套设于所述多层枕芯5上的可更换布套6,所述可更换布套6的侧面设置有一信封式开口7,用于拆装所述多层枕芯5。进一步地,所述多层枕芯5包括采用乳胶制成的第一调节层50、采用3D材料制成的第二调节层51、以及采用慢回弹海绵制成的第三调节层52。进一步地,所述俯卧位通气枕的厚度沿所述胸部枕2到所述头部枕1的方向递增。进一步地,所述胸部枕2靠近所述连接部3具有与肩部相适配的形状。具体地,患者处于俯卧位时,头部置于所述头部枕1的位置、脸部朝向一侧,口鼻处置于所述半圆形避让槽4的位置,使连接在患者口鼻处的气管、导管以及呼吸机管道等不会受折、保持通畅;所述半圆形避让槽4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的两侧,患者不论处于左侧脸状态、或是有侧脸状态,都可以由所述半圆形避让槽4来避让患者口鼻处的气管、导管以及呼吸机管道等不受折及保持通畅;胸部置于所述胸部枕2的位置,所述胸部枕2靠近所述连接部3具有与肩部相适配的形状,使患者的肩部可以得到有效地支撑而感觉舒适;所述俯卧位通气枕的厚度沿所述胸部枕2到所述头部枕1的方向递增,使患者俯卧位时保持身体最自然舒适状态。不同的患者,会在不同的季节接受俯卧位通气的辅助治疗,因此对俯卧位通气枕的透气性或是保暖性等舒适需求也都有不同的要求;所述第一调节层50采用的乳胶材料,乳胶本身具有无数气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高回弹不变形、支撑性好,防螨抗菌等等。所述第二调节层51采用3D材料,是一种呈90°支撑的中空结构的高弹高密的三维立体织物,具有透气性、支撑性和环保性能等等。所述第三调节层52采用慢回弹海绵,具有独特的感温特性,当接触到人体体温,表面的粒子软化,随着身体重量软化的粒子把受压面积平均分布,消除压力点,促使体内的血液不会受到压迫。所述所述第一调节层50、所述第二调节层51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层52可根据不同气候的变化,调整对患者最舒适的一层朝向患者脸部,使患者即使保持俯卧位也享有舒适的感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卧位通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枕(1)、胸部枕(2)以及连接于所述头部枕(1)和所述胸部枕(2)之间的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对应口鼻处的位置开设有避让进气管的半圆形避让槽(4),所述半圆形避让槽(4)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通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枕(1)、胸部枕(2)以及连接于所述头部枕(1)和所述胸部枕(2)之间的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对应口鼻处的位置开设有避让进气管的半圆形避让槽(4),所述半圆形避让槽(4)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位通气枕包括多层枕芯(5)以及套设于所述多层枕芯(5)上的可更换布套(6),所述可更换布套(6)的侧面设置有一信封式开口(7),用于拆装所述多层枕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爱治曾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