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99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床,其包括床板、设于床板两侧的床挡及用于驱动床挡升降的驱动装置;床板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三个重力感应区,用于感知患者对床板的压力情况;当位于中部的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侧床挡升起,当仅有位于侧边的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位于对侧的床挡升起。能够提升病床的床挡的升降便捷性,保证患者的安全的同时,方便患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病床。
技术介绍
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患者在住院期间,为避免从病床上发生摔落的风险,病床往往设有床挡以保证患者能够稳定的躺在病床上,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还可减少医患矛盾。现有技术中的床挡需要手动操作升降,当患者上床后,需要手动操作将床挡升起,而当患者需要下床时,需要手动将床挡下降。而对于部分行动较为不便的患者来说,在自己上床或下床后手动操作床挡,操作较为不便,并且对于无意识手动升降床挡的患者来说,风险较大。因此,如何提升病床的床挡的升降便捷性,保证患者的安全的同时,方便患者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床,能够提升病床的床挡的升降便捷性,保证患者的安全的同时,方便患者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病床,其包括床板、设于所述床板两侧的床挡及用于驱动所述床挡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床板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三个重力感应区,用于感知患者对所述床板的压力情况;当位于中部的所述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侧所述床挡升起,当仅有位于侧边的所述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位于对侧的所述床挡升起。床挡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具体可通过设于床板的重力感应装区感知患者对床板的压力情况,当位于中部的重力感应区感应到患者对床板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说明此时患者已完全上床,驱动装置驱动两侧床挡升起,以对位于床上的患者进行防护;而当仅有位于侧边的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驱动装置驱动位于对侧的床挡升起,也就是说,当仅有左侧的重力感应区感应到患者在床板的左侧时,说明此时患者坐于床板的左侧,右侧的床挡升起而左侧的床挡不动,当仅有右侧的重力感应区感应到患者在床板的右侧时,说明此时患者坐于床板的右侧,左侧的床挡升起,而右侧的床挡不动。而当位于中部的重力感应区感应患者对床板的中部区域产生压力时,即便是位于左侧或右侧的重力感应区同时感应有压力,此时两侧的床挡也会升起,保证患者在床板靠左或靠右的位置,避免发生坠落。如此设置,可对患者躺在床上的状态以及坐在床边的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不同状态自动驱动对应床挡的升降,自动化程度高且更人性化。如当重力感应区感知患者上床并躺下后,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床挡升起,以对患者进行保护,对于无意识手动升降床挡但存在坠床风险的患者,以及在睡着时由于翻身等原因存在坠落风险的患者等,可保障其安全。而当患者离开病床时,重力感应区感知到该床板未处于受压状态,此时,床挡可保持下降状态,这种状态下,患者重新回到病床坐或者躺时,床挡不会对患者的上床位置进行限制,灵活性好。另外,通过设置重力感应区,还可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测量,如可设置时间间隔,在预设时间段内测量患者的体重,可避免多人共用一秤称量时产生交叉感染,并且对于体重急剧下降的患者,会提示医务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患者的安全。可选地,所述床挡包括上挡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以及两组分别设于所述上挡杆的两端和所述床板之间的驱动杆组件;所述上挡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共线设置的第一滑道,所述床板设有与所述第一滑道平行的第二滑道;所述驱动杆组件包括交叉设置并可绕交叉点转动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床板铰接,另一端能够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挡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铰接并可沿所述第二滑道滑动,所述驱动件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二杆使其绕所述交叉点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的夹角。可选地,所述第一滑道为长条孔或滑槽,所述第一杆设有能够沿所述长条孔或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块;所述第二滑道为长条孔或滑槽,所述第二杆设有能够沿所述长条孔或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块。可选地,所述床板还包括下挡杆,所述下挡杆与所述床板固定,并与所述上挡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道设于所述下挡杆,所述驱动杆组件连接于所述上挡杆和所述下挡杆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滑道的数量为两个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滑道的数量为两个并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床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挡杆和所述下挡杆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于两组所述驱动杆组件之间并包括两段可折叠的支撑段。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至少两根,并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杆铰接。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床板两端的端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端板。可选地,所述端板还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各所述重力感应区的感应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装置驱动床挡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装置驱动床挡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3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床板;2-床挡,21-上挡杆,211-第一滑道,22-下挡杆,221-第二滑道,23-支撑杆;3-驱动装置,31-驱动杆组件,311-第一杆,312-第二杆,313-交叉点,32-气缸,321-活塞杆;4-端板;5-控制开关;6-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装置驱动床挡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装置驱动床挡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病床,如图1所示,该病床包括床板1、设于床板1两侧的床挡2及用于驱动床挡2升降的驱动装置3;其中,床板1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三个重力感应区,用于感知患者对床板1的压力情况,驱动装置3可根据床板1的受压情况驱动床挡2升降。详细的讲,本实施例中的床挡2可以通过驱动装置3驱动升降,具体可通过设于床板1的重力感应装区感知患者对床板的压力情况,当位于中部的重力感应区感应到患者对床板1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说明此时患者已完全上床,驱动装置3驱动两侧床挡2升起,以对位于床上的患者进行防护;而当仅有位于侧边的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驱动装置3驱动位于对侧的床挡2升起,也就是说,当仅有左侧的重力感应区感应到患者在床板1的左侧时,说明此时患者坐于床板1的左侧,右侧的床挡2升起而左侧的床挡2不动,当仅有右侧的重力感应区感应到患者在床板1的右侧时,说明此时患者坐于床板1的右侧,左侧的床挡2升起,而右侧的床挡2不动。而当位于中部的重力感应区感应患者对床板1的中部区域产生压力时,即便是位于左侧或右侧的重力感应区同时感应有压力,此时两侧的床挡2也会升起,保证患者在床板1靠左或靠右的位置,避免发生坠落。如此设置,可对患者躺在床上的状态以及坐在床边的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不同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设于所述床板(1)两侧的床挡(2)及用于驱动所述床挡(2)升降的驱动装置(3);/n所述床板(1)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三个重力感应区,用于感知患者对所述床板(1)的压力情况;/n当位于中部的所述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两侧所述床挡(2)升起,当仅有位于侧边的所述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位于对侧的所述床挡(2)升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设于所述床板(1)两侧的床挡(2)及用于驱动所述床挡(2)升降的驱动装置(3);
所述床板(1)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三个重力感应区,用于感知患者对所述床板(1)的压力情况;
当位于中部的所述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两侧所述床挡(2)升起,当仅有位于侧边的所述重力感应区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位于对侧的所述床挡(2)升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挡(2)包括上挡杆(21),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件以及两组分别设于所述上挡杆(21)的两端和所述床板(1)之间的驱动杆组件(31);
所述上挡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共线设置的第一滑道(211),所述床板(1)设有与所述第一滑道(211)平行的第二滑道(221);
所述驱动杆组件(31)包括交叉设置并可绕交叉点(313)转动的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所述第一杆(311)的一端与所述床板(1)铰接,另一端能够沿所述第一滑道(211)滑动,所述第二杆(312)的一端与所述上挡杆(2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铰接并可沿所述第二滑道(221)滑动,所述驱动件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二杆(312)使其绕所述交叉点(313)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杆(311)和所述第二杆(312)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211)为长条孔或滑槽,所述第一杆(311)设有能够沿所述长条孔或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块;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博崔健卢津万朝阳姜雯雯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