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极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5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极探针,包括第一绝缘套、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外,所述第二电极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外,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上述双电极探针,由于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则通过滑动第一电极或第一绝缘套,使第一电极的端部伸出第一绝缘套,此时可根据情况调整第一电极的端部伸出第一绝缘套的距离,即可调整第一电极的暴露深度,再对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通电,由于此时第一电极的暴露深度更符合手术的实际情况,则上述双电极探针的使用效果更好,且只需要滑动第一电极或第一绝缘套即可,操作简单,可节省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极探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电极探针。
技术介绍
陡脉冲手术通过向细胞输送低能电脉冲,造成细胞膜穿透,使其失衡,从而导致细胞凋亡。陡脉冲治疗仪器输送高压低能直流电(LEDC)以消融软组织,这种消融方法称为电穿法或不可逆电穿孔(IRE)。双电极探针是陡脉冲手术的关键之一,双电极探针的暴露面能够产生回波,置于超声下能够提高可视度,而双电极探针的暴露深度决定消融的高度或深度。当肿瘤病灶的软组织较大时,陡脉冲手术需要使用两根或多根单双电极探针,达到消融软组织的效果。但由于不同病灶存在差异,传统的探针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会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双电极探针。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电极探针,包括第一绝缘套、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外,所述第二电极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外,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上述双电极探针,由于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则通过滑动第一电极或第一绝缘套,使第一电极的端部伸出第一绝缘套,此时可根据情况调整第一电极的端部伸出第一绝缘套的距离,即可调整第一电极的暴露深度,由于第一电极的暴露深度可影响上述双电极探针的作用范围及强度,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电极的暴露深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使上述双电极探针能够更好地对预定位置进行消融处理,则上述双电极探针的作用范围可调,效果更好,操作简单,可节省手术时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双电极探针还包括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外,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电极滑动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的两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部分别为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四端部均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前端、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前端及所述第一端部依次伸出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双电极探针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容纳腔,所述第二绝缘套滑动穿设所述手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后端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四端部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后端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滑块穿设所述手柄并与所述手柄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端部固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端部伸出所述第二绝缘套的长度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双电极探针还包括第一接线及第二接线,所述第一电极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线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线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及所述第二接线上均设有弹簧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与所述第二接线并列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双电极探针还包括滑动管,所述滑动管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接线外的第一接部及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外的第二接部,所述第一接部与所述第二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接部的内孔与所述第二接部的内孔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极探针的半剖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一绝缘套、第二电极及第二绝缘套装配后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极探针的斜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电极探针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手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手柄的半剖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滑块的半剖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滑块的半剖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手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的装配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的装配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手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绝缘套,110、第一滑块,111、第一滑槽,111a、第一卡口,112、第一定位件,113、第一主体部,114、第一下压部,115、第二容纳槽,116、第二限位口,117、第一按钮,118、第一套件,119a、第三弹性件,119b、第三卡块,200、第一电极,210、第一端部,300、第二电极,310、第三端部,320、第二滑块,321、第二滑槽,321a、第二卡口,322、第二定位件,323、第二主体部,324、第二下压部,325、第三容纳槽,326、第三限位口,327、第二按钮,328、第二套件,329a、第一弹性件,329b、第一卡块,400、第二绝缘套,410、第三滑块,411、第三定位件,412、第三主体部,413、第三下压部,414、第三按钮,415、第三套件,416、第二弹性件,417、第二卡块,500、手柄,510、第三滑槽,520、第一容纳槽,530、第一限位口,540、可调槽,541、第三卡口,610、第一接线,620、第二接线,700、滑动管,710、第一接部,720、第二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本具体实施例中,“预定位置”为出现病变的区域,例如肿瘤病灶等。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电极探针,包括第一绝缘套100、第一电极200及第二电极300,第一绝缘套100套设于第一电极200外,第二电极300套设于第一绝缘套100外,第一电极200与第一绝缘套100滑动配合。上述双电极探针,由于第一电极200与第一绝缘套100滑动配合,则通过滑动第一电极200或第一绝缘套100,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极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套、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外,所述第二电极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外,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极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套、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外,所述第二电极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外,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极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套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极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外,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电极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极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两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两端部分别为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四端部均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绝缘套的一端部、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一端部及所述第一端部依次伸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极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容纳腔,所述第二绝缘套滑动穿设所述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钮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