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3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包括穿刺管和穿刺针;所述穿刺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穿刺管的后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穿刺管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穿刺针位于所述通孔内,能够沿所述通孔的轴心线相对所述穿刺管移动;所述穿刺针的前端设有穿刺头,所述穿刺头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穿刺管和穿刺针的配合设置,在需要用手接触人体时,将穿刺头收入穿刺管内,可有效避免术者被误刺伤,避免职业暴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
技术介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人群中发病率为20-40%。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即压力性尿失禁等。在对该类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时,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为经阴道置入网片进行全盆底重建。在该类手术中需要通过使用穿刺器,将网片牵引至合适位置。在使用穿刺器的过程中,术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穿刺情况,调整穿刺的角度和位置,通常一只手操作穿刺器,另一只手需要接触患者,感受穿刺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穿刺器的控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穿刺器前端尖锐,在穿刺器穿透患者组织时,术者容易被误刺伤,造成职业暴露,存在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盆底手术穿刺器时存在的术者容易被误刺伤,造成职业暴露的问题,提供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使用该穿刺器可有效避免术者被刺伤,避免职业暴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包括穿刺管和穿刺针;所述穿刺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穿刺管的后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穿刺管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穿刺针位于所述通孔内,能够沿所述通孔的轴心线相对所述穿刺管移动;所述穿刺针的前端设有穿刺头,所述穿刺头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穿刺管前端是指穿刺管的前端端面。所述前后是指,进行穿刺操作时,靠近患者的一端为前端,即进入人体的一端为前端;远离患者的一端为后端。通过设置穿刺管和穿刺针的组合,穿刺针后端伸出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控制所述穿刺针后端,将穿刺针前端的穿刺头伸出穿刺管前端的第一开口,即可利用穿刺头对人体组织进行穿刺;在需要用手触摸人体时,可通过控制穿刺针后端,将穿刺头回收至第一开口内侧,即可避免穿刺头对术者造成误伤。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穿刺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连接所述穿刺管的后端。通过设置手柄,方便持握和进行穿刺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手柄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手柄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手柄移动;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穿刺针,用于控制所述穿刺针沿所述通孔的轴心线相对所述穿刺管移动。通过设置手柄,使得穿刺针的移动更为方便、准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手柄设有滑槽孔,所述滑槽孔沿所述手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滑槽孔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手柄的外侧;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滑槽孔上,一端位于所述手柄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将手柄设为空腔以及滑槽孔的设计,通过操作滑块位于外部的部分,实现控制位于空腔内部的穿刺针。避免穿刺针受到外部器械干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设有若干卡槽孔;所述卡槽孔的一端与所述滑槽孔连通,另一端沿所述手柄周向延伸;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设有穿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穿孔套接在所述穿刺针上;所述穿刺针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穿刺针轴心线方向相对所述穿刺针移动。通过设置卡槽孔,使得滑块可以进行多个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穿刺针和穿刺管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实现固定穿刺头伸出第一开口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穿刺针靠近所述穿刺头的位置设有钩口,用于钩挂网片。钩口的设置,可直接将网片钩挂,无需其他器械辅助,即可完成网片的拉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穿刺管设有弯曲部和直杆部,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弯曲部远离所述直杆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直杆部远离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弯曲部用于刺入人体,更符合人体构造;直杆部连接手柄,使得对穿刺器的操控更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穿刺管上设有若干刻度标记。在穿刺管上设置刻度标记,可方便的观察已经刺入人体的距离。在超出预设刺入距离后,减缓刺入的速度,更利于防止误刺伤。所述刻度标记可以是刻度线,在刻度线旁标注长度值,所述长度值为所述刻度线沿所述穿刺管到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也可以是采用不同颜色的分段标记。不同的颜色段对应不同的刺入深度。更方便的起到预警作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盆底手术穿刺器,通过穿刺管和穿刺针的配合设置,在需要用手接触人体时,将穿刺头收入穿刺管内,可有效避免术者被误刺伤,避免职业暴露。2、本技术的盆底手术穿刺器,通过设置滑块、滑槽孔和卡槽孔,使得穿刺针和穿刺管的相对位置更易固定。3.本技术的盆底手术穿刺器,通过设置刻度线,术者可以方便的观测穿刺器刺入人体的距离,更进一步的避免误刺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状态的剖视图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穿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穿刺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手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滑块与穿刺针连接示意图。图8是图7中滑块的俯视图示意图。图标:1-穿刺管;11-第一开口;12-穿刺管弯曲部;13-穿刺管直杆部;14-第二开口;2-穿刺针;21-穿刺头;211-钩口;22-穿刺针弯曲部;23-穿刺针直杆部;3-手柄;31-滑槽孔;32-卡槽孔;4-滑块;41-穿孔;42-第一固定件;421-第一螺丝;43-第二固定件;431-第二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穿刺管前端是指穿刺管的前端端面。所述前后是指,进行穿刺操作时,靠近患者的一端为前端,即进入人体的一端为前端;远离患者的一端为后端。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如图1-3所示,包括手柄3、穿刺管1和穿刺针2;所述穿刺管1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穿刺管1的后端设有第二开口14,所述穿刺管1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开口11和所述第二开口14;所述手柄3的前端连接所述穿刺管1的后端;所述穿刺针2位于所述通孔内,能够沿所述通孔的轴心线相对所述穿刺管1移动;所述穿刺针2的前端设有穿刺头21,所述穿刺头21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开口11。如图4所示,所述穿刺管1设有穿刺管弯曲部12和穿刺管直杆部13,所述第一开口11位于所述穿刺管弯曲部12远离所述穿刺管直杆部13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14位于所述穿刺管直杆部13远离所述穿刺管弯曲部12的一端。如图5所示,所述穿刺针2包括设有穿刺针弯曲部22和穿刺针直杆部33。穿刺针2在穿刺管1的限制下可产生形变。所述穿刺针2靠近所述穿刺头21的位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管和穿刺针;/n所述穿刺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穿刺管的后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穿刺管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n所述穿刺针位于所述通孔内,能够沿所述通孔的轴心线相对所述穿刺管移动;/n所述穿刺针的前端设有穿刺头,所述穿刺头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管和穿刺针;
所述穿刺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穿刺管的后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穿刺管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穿刺针位于所述通孔内,能够沿所述通孔的轴心线相对所述穿刺管移动;
所述穿刺针的前端设有穿刺头,所述穿刺头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连接所述穿刺管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手柄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手柄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手柄移动;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穿刺针,用于控制所述穿刺针沿所述通孔的轴心线相对所述穿刺管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盆底手术穿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所述手柄设有滑槽孔,所述滑槽孔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梦琪周小驰李帽俊罗丹周俊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