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压式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0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压式止血带,包括底垫、主带、扣环、粘贴带母面、粘贴带子面、牵引绳、旋压外壳、支撑底板、旋压内杆、旋压外杆、限位盘、限位块、限位凹槽、压缩弹簧、定位凹槽和定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底垫为橡胶软垫层,且主带为宽条状尼龙带,增大与止血部位的接触面积,能够避免对包扎处造成勒痕,旋压内杆通过底端设置的限位块卡放在限位凹槽内与旋压外杆呈同步转动设置,通过转动旋压内杆带动旋压外杆转动,旋压内杆通过压缩弹簧与旋压外杆呈弹性连接,向下按压旋压内杆使定位杆从定位凹槽内脱离,实现旋压内杆自由转动,松开后,按压旋压内杆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定位杆卡放在定位凹槽内,实现对旋压内杆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压式止血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止血带,具体为一种旋压式止血带,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止血带是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而且止血带止血在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目前所使用的止血带,主要是有卡扣式和旋压式两种,而对于现有的旋压式止血带,其一、止血带为橡胶管止血带,由于橡胶管与皮肤接触面较窄,使用时对患者的损伤较大,长时间使用易造成组织缺血坏死,捆绑不当时还容易绷开,其二、使用是需要双手才能将止血带固定住,不能一人单手操作,因此单人使用较困难,其三、对包扎在出血部位的止血带,往往是通过拉紧主带实现扎紧的,一方面不能单手操作,另一方面,对扎紧的力度也不能够进行较好的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旋压式止血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旋压式止血带,包括底垫、主带、扣环、粘贴带母面、粘贴带子面、牵引绳、旋压外壳、支撑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压式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垫(1)、主带(2)、扣环(3)、粘贴带母面(4)、粘贴带子面(5)、牵引绳(6)、旋压外壳(7)、支撑底板(8)、旋压内杆(9)、旋压外杆(10)、限位盘(11)、限位块(12)、限位凹槽(13)、压缩弹簧(14)、定位凹槽(15)和定位杆(16);所述底垫(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固定卡放安置有支撑底板(8),所述旋压外壳(7)通过螺丝连接在支撑底板(8)的上板面中心处,所述旋压外壳(7)的两侧设置有主带(2),其中一个所述主带(2)的尾端安置有扣环(3),另一个所述主带(2)的外侧带身中部连接有粘贴带母面(4),且另一个所述主带(2)的外侧带身尾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压式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垫(1)、主带(2)、扣环(3)、粘贴带母面(4)、粘贴带子面(5)、牵引绳(6)、旋压外壳(7)、支撑底板(8)、旋压内杆(9)、旋压外杆(10)、限位盘(11)、限位块(12)、限位凹槽(13)、压缩弹簧(14)、定位凹槽(15)和定位杆(16);所述底垫(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固定卡放安置有支撑底板(8),所述旋压外壳(7)通过螺丝连接在支撑底板(8)的上板面中心处,所述旋压外壳(7)的两侧设置有主带(2),其中一个所述主带(2)的尾端安置有扣环(3),另一个所述主带(2)的外侧带身中部连接有粘贴带母面(4),且另一个所述主带(2)的外侧带身尾端连接有粘贴带子面(5),所述牵引绳(6)的一端与主带(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6)的另一端穿过旋压外壳(7)缠绕在旋压外杆(10)的杆身上,所述旋压外杆(10)竖直安置在旋压外壳(7)内,且所述旋压外杆(10)的底端安放在支撑底板(8)上板面开设的凹槽内,所述旋压外杆(10)的杆身上固定安置有限位盘(11),所述旋压内杆(9)的底端安插在旋压外杆(10)的空腔内,且所述旋压内杆(9)的顶端穿过旋压外壳(7)顶板开设的通孔位于旋压外壳(7)的外侧,所述旋压内杆(9)的底端两侧设置有限位块(12)卡放在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谦杨璟辉谌贻剑牛冬军蔡维乐胡佳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