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808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压迫止血件,压迫止血件的侧边上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带组和两个第二固定带组;单个第一固定带组包括两根第一带体,两根第一带体的一端连接在压迫止血件的侧边上,两根第一带体的另一端能够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患者的骨盆处;单个第二固定带组包括两根第二带体,两根第二带体的一端连接在压迫止血件的侧边上,两根第二带体的另一端能够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患者的腹股沟及大腿处;压迫止血件的内侧设有无菌敷料区,无菌敷料区包括按压块和敷料仓,按压块设置敷料仓内,敷料仓的内部设有敷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防止压迫止血件位置的松动,保证良好的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属于护理器械

技术介绍
股动脉穿刺法是心脏导管术中动脉穿刺的最常见方法。在腹股沟处,股动脉内、外侧分别有股静脉和股神经。选择搏动较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如果两侧股动脉搏动相当,选择外周血管搏动较好侧的股动脉。如果股动脉在1周内曾被穿刺过,则使用对侧股动脉。在人造血管,手术后超过1个月可作为血管入路。确定腹股沟韧带的位置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cm(约1指宽)扪及股动脉搏动,此处作为动脉穿刺点。现有技术中,对于经股动脉行介入穿刺手术的患者,穿刺点的压迫通常是通过纱布与宽胶布的组合,这样压迫方法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胶布的牵拉作用会引起皮肤的撕裂伤;2、压迫不稳定,容易移位。为防止患者出现以上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压迫止血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止血件(1)的侧边上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带组(4)和两个第二固定带组(6);单个第一固定带组(4)包括两根第一带体(4.1),两根第一带体(4.1)的一端连接在压迫止血件(1)的侧边上,两根第一带体(4.1)的另一端能够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患者的骨盆处;单个第二固定带组(6)包括两根第二带体(6.1),两根第二带体(6.1)的一端连接在压迫止血件(1)的侧边上,两根第二带体(6.1)的另一端能够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患者的腹股沟及大腿处;所述压迫止血件(1)的内侧设有用于对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止血消毒的无菌敷料区(2),...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压迫止血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止血件(1)的侧边上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带组(4)和两个第二固定带组(6);单个第一固定带组(4)包括两根第一带体(4.1),两根第一带体(4.1)的一端连接在压迫止血件(1)的侧边上,两根第一带体(4.1)的另一端能够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患者的骨盆处;单个第二固定带组(6)包括两根第二带体(6.1),两根第二带体(6.1)的一端连接在压迫止血件(1)的侧边上,两根第二带体(6.1)的另一端能够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患者的腹股沟及大腿处;所述压迫止血件(1)的内侧设有用于对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止血消毒的无菌敷料区(2),所述无菌敷料区(2)包括按压块(2.1)和敷料仓(2.2),所述按压块(2.1)设置敷料仓(2.2)内,所述敷料仓(2.2)的内部设有敷料(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止血件(1)的内部设有硬质板(7),所述硬质板(7)与按压块(2.1)相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2.1)为中心内凹边缘外凸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2.1)为弹性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娇徐锦鸿孙素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