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哲宇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778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包括外部框架、提升机构、塑型机构以及热封挤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抗菌保鲜膜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现有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只能针对某一种宽度的抗菌保鲜膜进行加工,对于不同规格的抗菌保鲜膜加工需要不同的加工成型设备,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b现有设备中,存在对抗菌保鲜膜空气赶压不充分以及抗菌保鲜膜表面没有展平等问题,导致加工过程中出现抗菌保鲜膜易发生褶皱、进入空气等问题,影响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保鲜膜加工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抗菌保鲜膜广泛应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抗菌保鲜膜进行热封、分卷、切割等工艺过程,通过上述过程,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目前,抗菌保鲜膜在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现有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只能针对某一种宽度的抗菌保鲜膜进行加工,对于不同规格的抗菌保鲜膜加工需要不同的加工成型设备,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b现有设备中,存在对抗菌保鲜膜空气赶压不充分以及抗菌保鲜膜表面没有展平等问题,导致加工过程中抗菌保鲜膜易发生褶皱、进入空气等问题,影响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可以解决抗菌保鲜膜在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现有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只能针对某一种宽度的抗菌保鲜膜进行加工,对于不同规格的抗菌保鲜膜加工需要不同的加工成型设备,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b现有设备中,存在对抗菌保鲜膜空气赶压不充分以及抗菌保鲜膜表面没有展平等问题,导致加工过程中抗菌保鲜膜易发生褶皱、进入空气等问题,影响后续使用。(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包括外部框架、提升机构、塑型机构以及热封挤压机构,其中所述的外部框架上端内壁上安装有提升机构和塑型机构,且塑型机构位于提升机构下方,热封挤压机构安装在外部框架下端内壁上,且热封挤压机构位于塑型机构正下方;其中: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一号驱动气缸、横板、一号双向气缸、一号提升板、二号提升板、三号转动辊以及固定块,其中所述的一号驱动电机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外部框架上,一号驱动气缸输出轴上通过横板安装有一号双向气缸,一号双向气缸一端输出轴上通过固定块安装有一号提升板,一号双向气缸另一端输出轴上通过固定块安装有二号提升板,二号提升板上端开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提升板与二号提升板通过一号滑槽滑动配合,一号提升板内壁上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三号转动辊,二号提升板内壁上开设有二号凹槽,二号凹槽内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三号转动辊,通过三号转动辊之间配合使用,使抗菌保鲜膜紧紧贴合在塑型机构侧壁。所述的塑型机构包括二号驱动气缸、塑型架、滚压支链、切割支链、六号驱动气缸、伸缩弹簧杆、塑型长板以及支撑长板,其中所述的二号驱动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外部框架上,二号驱动气缸输出端与塑型架连接,塑型架上方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三号凹槽,三号凹槽内通过二号滑槽滑动设置有切割支链,通过切割支链将抗菌保鲜膜上端多余部分切除,利于后续热封,塑型架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四号凹槽,四号凹槽内设置有滚压支链,塑型架底部开设有五号凹槽,五号凹槽中间位置通过气缸座安装有六号驱动气缸,六号驱动气缸驱动轴通过支撑长板前后安装有伸缩弹簧杆,伸缩弹簧杆下端安装有塑型长板,通过塑型长板将保鲜膜拉直,避免产生褶皱。所述的热封挤压机构包括热封挤压长框、热封支链、三号驱动气缸、牵引长板以及挤压支链,其中所述的热封挤压长框安装在外部框架上,热封支链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内壁上,挤压支链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的内壁上,且挤压支链位于热封支链的侧边,三号驱动气缸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外壁上,三号驱动气缸驱动轴通牵引长板将热封支链与挤压支链进行连接,通过挤压支链将热封前的抗菌保鲜膜内部空气排净,避免热封过程中产生气泡,不利于后续收卷缠绕。优选的,所述的外部框架包括机架、一号转动辊、方形长柱、一号旋转电机、二号转动辊以及支撑架,其中所述的机架左侧下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方形长柱,一号转动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方形长柱上,一号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机架上端外壁上,二号转动辊通过轴套与一号旋转电机转动连接,支撑架安装在机架上端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的切割支链包括二号双向气缸、刀架、切割刀以及电动伸缩杆,其中所述的二号双向气缸安装在塑型架的通槽内,二号双向气缸驱动轴与刀架相连接,刀架下端通过二号滑槽与塑型架滑动配合,刀架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方安装有切割刀。优选的,所述的滚压支链包括二号旋转电机、皮带以及四号转动辊,其中所述的二号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四号槽内,四号转动辊通过轴承前后对称安装在四号槽内,四号转动辊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热封支链包括一号电热块以及二号电热块,其中所述的一号电热块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左侧内壁上,一号电热块侧边设置有孔状结构,二号电热块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右侧内壁上,二号电热块侧边设置有针状结构,二号电热块侧边设置的针状结构与一号电热块侧边的孔状结构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的挤压支链包括四号驱动气缸、五号转动辊、挤压架以及挤压框,其中所述的挤压架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下方,挤压架上方与牵引长板相连接,挤压架下端安装有四号驱动气缸,四号驱动气缸输出轴与挤压框相连接,挤压框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五号转动辊。(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可以解决抗菌保鲜膜在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现有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只能针对某一种宽度的抗菌保鲜膜进行加工,对于不同规格的抗菌保鲜膜加工需要不同的加工成型设备,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b现有设备中,存在对抗菌保鲜膜空气赶压不充分以及抗菌保鲜膜表面没有展平等问题,导致加工过程中抗菌保鲜膜易发生褶皱、进入空气等问题,影响后续使用。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塑型机构在作业过程中,二号驱动气缸带动塑型架上下移动,通过滚压支链对抗菌保鲜膜表面进行展平,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褶皱,影响后续加工,通过切割支链将抗菌保鲜膜上端多余的部分切除,同时通过一号旋转电机打动二号转动辊将多余抗菌保鲜膜废料缠绕起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堆积,影响后续加工。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提升机构在作业过程中,通过一号驱动气缸与一号双向气缸将一号提升板与二号提升板运送到工作位置,通过三号转动辊配合使用,将通过塑型长板带动下的抗菌保鲜膜紧紧贴合在塑型架侧壁上,使抗菌保鲜膜在切割、滚压过程中紧贴塑型架,避免抗菌保鲜膜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塑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X-X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热封挤压机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抗菌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包括外部框架1、提升机构2、塑型机构3以及热封挤压机构4,其中所述的外部框架1上端内壁上安装有提升机构2和塑型机构3,且塑型机构3位于提升机构2下方,热封挤压机构4安装在外部框架1下端内壁上,且热封挤压机构4位于塑型机构3正下方;所述的外部框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包括外部框架(1)、提升机构(2)、塑型机构(3)以及热封挤压机构(4),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部框架(1)上端内壁上安装有提升机构(2)和塑型机构(3),且塑型机构(3)位于提升机构(2)下方,热封挤压机构(4)安装在外部框架(1)下端内壁上,且热封挤压机构(4)位于塑型机构(3)正下方;其中:/n所述的提升机构(2)包括一号驱动气缸(21)、横板(22)、一号双向气缸(23)、一号提升板(24)、二号提升板(25)、三号转动辊(26)以及固定块(27),其中所述的括一号驱动气缸(21)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外部框架(1)上,一号驱动气缸(21)输出轴上通过横板(22)安装有一号双向气缸(23),一号双向气缸(23)一端输出轴上通过固定块(27)安装有一号提升板(24),一号双向气缸(23)另一端输出轴上通过固定块(27)安装有二号提升板(25),二号提升板(25)上端开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提升板(24)与二号提升板(25)通过一号滑槽滑动配合,一号提升板(24)内壁上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三号转动辊(26),二号提升板(25)内壁上开设有二号凹槽,二号凹槽内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三号转动辊(26);/n所述的塑型机构(3)包括二号驱动气缸(31)、塑型架(32)、滚压支链(33)、切割支链(34)、六号驱动气缸(35)、伸缩弹簧杆(36)、塑型长板(37)以及支撑长板(38),其中所述的二号驱动气缸(31)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外部框架(1)上,二号驱动气缸(31)输出端与塑型架(32)连接,塑型架(32)上方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三号凹槽,三号凹槽内通过二号滑槽滑动设置有切割支链(34),塑型架(32)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四号凹槽,四号凹槽内设置有滚压支链(33),塑型架(32)底部开设有五号凹槽,五号凹槽中间位置通过气缸座安装有六号驱动气缸(35),六号驱动气缸(35)驱动轴通过支撑长板(38)前后安装有伸缩弹簧杆(36),伸缩弹簧杆(36)下端安装有塑型长板(37);/n所述的热封挤压机构(4)包括热封挤压长框(41)、热封支链(42)、三号驱动气缸(43)、牵引长板(44)以及挤压支链(45),其中所述的热封挤压长框(41)安装在外部框架(1)上,热封支链(42)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41)内壁上,挤压支链(45)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41)的内壁上,且挤压支链(45)位于热封支链(42)的侧边,三号驱动气缸(43)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41)外壁上,三号驱动气缸(43)驱动轴通牵引长板(44)将热封支链(42)与挤压支链(45)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保鲜膜智能加工系统,包括外部框架(1)、提升机构(2)、塑型机构(3)以及热封挤压机构(4),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部框架(1)上端内壁上安装有提升机构(2)和塑型机构(3),且塑型机构(3)位于提升机构(2)下方,热封挤压机构(4)安装在外部框架(1)下端内壁上,且热封挤压机构(4)位于塑型机构(3)正下方;其中:
所述的提升机构(2)包括一号驱动气缸(21)、横板(22)、一号双向气缸(23)、一号提升板(24)、二号提升板(25)、三号转动辊(26)以及固定块(27),其中所述的括一号驱动气缸(21)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外部框架(1)上,一号驱动气缸(21)输出轴上通过横板(22)安装有一号双向气缸(23),一号双向气缸(23)一端输出轴上通过固定块(27)安装有一号提升板(24),一号双向气缸(23)另一端输出轴上通过固定块(27)安装有二号提升板(25),二号提升板(25)上端开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提升板(24)与二号提升板(25)通过一号滑槽滑动配合,一号提升板(24)内壁上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三号转动辊(26),二号提升板(25)内壁上开设有二号凹槽,二号凹槽内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三号转动辊(26);
所述的塑型机构(3)包括二号驱动气缸(31)、塑型架(32)、滚压支链(33)、切割支链(34)、六号驱动气缸(35)、伸缩弹簧杆(36)、塑型长板(37)以及支撑长板(38),其中所述的二号驱动气缸(31)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外部框架(1)上,二号驱动气缸(31)输出端与塑型架(32)连接,塑型架(32)上方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三号凹槽,三号凹槽内通过二号滑槽滑动设置有切割支链(34),塑型架(32)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四号凹槽,四号凹槽内设置有滚压支链(33),塑型架(32)底部开设有五号凹槽,五号凹槽中间位置通过气缸座安装有六号驱动气缸(35),六号驱动气缸(35)驱动轴通过支撑长板(38)前后安装有伸缩弹簧杆(36),伸缩弹簧杆(36)下端安装有塑型长板(37);
所述的热封挤压机构(4)包括热封挤压长框(41)、热封支链(42)、三号驱动气缸(43)、牵引长板(44)以及挤压支链(45),其中所述的热封挤压长框(41)安装在外部框架(1)上,热封支链(42)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41)内壁上,挤压支链(45)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41)的内壁上,且挤压支链(45)位于热封支链(42)的侧边,三号驱动气缸(43)安装在热封挤压长框(41)外壁上,三号驱动气缸(43)驱动轴通牵引长板(44)将热封支链(42)与挤压支链(45)进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哲宇夏文进
申请(专利权)人:侯哲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