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75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配合完成,所述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包括工作框、揉搓单元、两个换向出气单元、破碎辊组和收集单元,所述的工作框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揉搓单元,工作框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换向出气单元,工作框的内部均匀设有破碎辊组,工作框的下端安装有收集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在将塑料袋破碎成碎片后,碎片往往会缠在破碎刀上,导致该部分的碎片难以进行收集,且随着破碎刀上的碎片缠绕量增多,破碎刀可能因阻力较大降低转速,严重者甚至停止转动,从而大大的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破碎刀位于设备内部,难以清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袋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塑料袋是以塑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使用完的塑料袋被置于垃圾桶内部或者直接被丢弃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因为塑料袋降解周期极长,因此对废旧塑料袋进行处理回收、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回收方式首先通过破碎刀将塑料进行搅碎破碎处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在将塑料袋破碎成碎片后,碎片往往会缠在破碎刀上,导致该部分的碎片难以进行收集,且随着破碎刀上的碎片缠绕量增多,破碎刀可能因阻力较大降低转速,严重者甚至停止转动,从而大大的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破碎刀位于设备内部,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配合完成,所述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包括工作框、揉搓单元、两个换向出气单元、破碎辊组和收集单元,所述的工作框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揉搓单元,工作框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换向出气单元,工作框的内部均匀设有破碎辊组,工作框的下端安装有收集单元。所述的工作框包括框体、出气泵、主气腔、两个接通腔和两个密封门板,框体的下端开设有主气腔,主气腔与出气泵之间为连通关系,出气泵安装在框体的下端,框体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接通腔,接通腔与主气腔之间为连通关系,接通腔的外部通过连接件与密封门板之间为嵌入连接,人员可通过打开密封门板来检修换向出气机构的情况。所述的接通腔的内侧下端均匀开设有斜孔,接通腔的内侧上端均匀开设有方槽。所述的换向出气单元包括驱动气缸、对应板、联动杆、联动架、换向出气机构、连接套和关闭板,驱动气缸安装在接通腔的下端,驱动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对应板,对应板与接通腔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对应板的上端与联动架的下端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联动杆,联动架的内部从上往下均匀设有换向出气机构,换向出气机构位于方槽内,换向出气机构的外端与接通腔的内侧壁之间连有连接套,连接套起到密封的作用,框体左右两端的内壁通过销轴均匀连有关闭板,且关闭板与斜孔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具体工作时,塑料袋经过揉搓单元揉搓后进入到框体内,通过出气泵将气体从主气腔吹出,随后经过接通腔后从斜孔以及出气头喷出,从而吹起框体内的塑料袋,塑料袋受风力影响进而随意飘起,通过破碎辊组对飘起的塑料袋进行搅碎破碎处理,处理后,通过驱动气缸带动对应板上升,同时在联动杆的牵引下带动换向出气机构进行角度调节,此时,通过上升的对应板对斜孔密封关闭,且换向出气机构的角度向下角度调节,使得气体吹出的方向为斜下方,确保破碎后的塑料袋碎片落在收集单元内。所述的换向出气机构包括连通杆和出气头,连通杆的中部与方槽之间为销轴连接,连通杆的外端与联动架之间为销轴连接,连通杆的内端安装有出气头,且连通杆和出气头之间为连通关系。所述的破碎辊组包括内筒、外筒、转动电机和隐藏式破碎机构,内筒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隐藏式破碎机构,内筒的前后两端安装在外筒内,外筒与框体之间为轴承连接,外筒的前端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的前端外壁上,具体工作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内筒、外筒同步转动,通过离心的方式带动隐藏式破碎机构伸出,进而搅碎塑料袋,停止破碎时,隐藏式破碎机构重新复位隐藏,只需通过气吹即可将外筒上附着的塑料袋碎料吹走,避免了塑料袋碎料缠绕在破碎辊组上。所述的隐藏式破碎机构包括破碎刀、连接弹簧、安装架和擦拭支链,破碎刀与内筒之间连有连接弹簧,破碎刀位于擦拭支链内,擦拭支链位于安装架的中部,安装架与外筒之间为嵌入连接,具体工作时,通过离心的方式带动破碎刀伸出,进而搅碎塑料袋,当转动电机停止带动内筒、外筒转动时,破碎刀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缩回进出槽,通过擦拭支链对缩回的破碎刀进行表面擦拭以及刀尖的保护。该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尘土分离:通过揉搓单元将塑料袋及袋上附着的干燥尘土进行分离,尘土落在了收集框的底部;S2、吹起塑料袋:通过出气泵将气体从主气腔吹出,经过接通腔后从斜孔以及出气头吹出,从而吹起框体内的塑料袋,塑料袋受风力影响进而随意飘起;S3、搅碎塑料袋: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内筒、外筒同步转动,通过离心的方式带动破碎刀伸出,进而搅碎塑料袋;S4、挤压下料:当塑料袋搅碎呈碎片时,通过转动电机停止带动内筒、外筒转动,破碎刀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缩回进出槽,通过驱动气缸带动对应板上升,此时,上升的对应板对斜孔密封关闭,且出气头在联动架的挤压下向下角度调节,进而加快了碎片的下落速度,下落的塑料落在了筛选隔层上;S5、废弃物取出:人员将收集单元向前整体抽出,从而取出尘土、碎片废弃物。其中,所述的密封门板的上下两斜面之间的距离从外向内逐渐缩小,密封门板的外端设有手柄。其中,所述的揉搓单元包括主电机、往复齿轮、两个往复齿条、两个揉搓块,主电机安装在框体上,主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往复齿轮,往复齿轮的左右两端啮合有两个往复齿条,往复齿条安装在揉搓块的前端,揉搓块与框体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的对应板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对应孔,且初始位置的对应孔与斜孔之间为左右对准布置。其中,所述的擦拭支链包括两个保护块、两个内置弹簧、回型海绵,安装架的中部开设有进出槽,进出槽的内壁中部设有回型海绵,进出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两个保护块连接,且保护块与进出槽之间连有内置弹簧。其中,所述的破碎刀的内端设有弧形限位板,破碎刀与进出槽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破碎刀的刀尖部分与保护块之间为贴合状态。其中,所述的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框和筛选隔层,收集框与框体的下端之间为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收集框的内部放置有筛选隔层。(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对破碎刀采用隐藏式的结构设计,当不再对塑料袋破碎时,破碎刀受力复位隐藏,同时通过气吹方向的改变,将外筒上的碎片及时吹走收集,避免了与破碎辊组过多接触的情况,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作框与换向出气单元相配合从而改变气吹的方向,当对塑料袋破碎时,通过气吹的作用使得塑料袋呈乱飘的状态,当破碎完毕后,通过气吹的作用将塑料进行急速降落,从而快速回收收集;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破碎辊组对破碎刀采用隐藏式的结构设计,同时在破碎刀收回时,通过擦拭支链对其刀尖保护以及刀面擦拭,同时将碎片阻挡在安装架的外部,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外筒与隐藏式破碎机构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破碎辊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配合完成,所述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包括工作框(1)、揉搓单元(2)、两个换向出气单元(3)、破碎辊组(4)和收集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框(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揉搓单元(2),工作框(1)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换向出气单元(3),工作框(1)的内部均匀设有破碎辊组(4),工作框(1)的下端安装有收集单元(5);/n所述的工作框(1)包括框体(11)、出气泵(12)、主气腔(13)、两个接通腔(14)和两个密封门板(15),框体(11)的下端开设有主气腔(13),主气腔(13)与出气泵(12)之间为连通关系,出气泵(12)安装在框体(11)的下端,框体(11)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接通腔(14),接通腔(14)与主气腔(13)之间为连通关系,接通腔(14)的外部通过连接件与密封门板(15)之间为嵌入连接;/n所述的接通腔(14)的内侧下端均匀开设有斜孔,接通腔(14)的内侧上端均匀开设有方槽;/n所述的换向出气单元(3)包括驱动气缸(31)、对应板(32)、联动杆(33)、联动架(34)、换向出气机构(35)、连接套(36)和关闭板(37),驱动气缸(31)安装在接通腔(14)的下端,驱动气缸(31)的顶出端安装有对应板(32),对应板(32)与接通腔(14)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对应板(32)的上端与联动架(34)的下端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联动杆(33),联动架(34)的内部从上往下均匀设有换向出气机构(35),换向出气机构(35)位于方槽内,换向出气机构(35)的外端与接通腔(14)的内侧壁之间连有连接套(36),框体(11)左右两端的内壁通过销轴均匀连有关闭板(37),且关闭板(37)与斜孔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n所述的换向出气机构(35)包括连通杆(351)和出气头(352),连通杆(351)的中部与方槽之间为销轴连接,连通杆(351)的外端与联动架(34)之间为销轴连接,连通杆(351)的内端安装有出气头(352),且连通杆(351)和出气头(352)之间为连通关系;/n所述的破碎辊组(4)包括内筒(41)、外筒(42)、转动电机(43)和隐藏式破碎机构(44),内筒(4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隐藏式破碎机构(44),内筒(41)的前后两端安装在外筒(42)内,外筒(42)与框体(11)之间为轴承连接,外筒(42)的前端与转动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转动电机(43)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11)的前端外壁上;/n所述的隐藏式破碎机构(44)包括破碎刀(441)、连接弹簧(442)、安装架(443)和擦拭支链(444),破碎刀(441)与内筒(41)之间连有连接弹簧(442),破碎刀(441)位于擦拭支链(444)内,擦拭支链(444)位于安装架(443)的中部,安装架(443)与外筒(42)之间为嵌入连接;/n该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尘土分离:通过揉搓单元2将塑料袋及袋上附着的干燥尘土进行分离,尘土落在了收集框51的底部;/nS2、吹起塑料袋:通过出气泵12将气体从主气腔13吹出,经过接通腔14后从斜孔以及出气头352吹出,从而吹起框体11内的塑料袋,塑料袋受风力影响进而随意飘起;/nS3、搅碎塑料袋:通过转动电机43带动内筒41、外筒42同步转动,通过离心的方式带动破碎刀441伸出,进而搅碎塑料袋;/nS4、挤压下料:当塑料袋搅碎呈碎片时,通过转动电机43停止带动内筒41、外筒42转动,破碎刀441在连接弹簧442的作用下缩回进出槽,通过驱动气缸31带动对应板32上升,此时,上升的对应板32对斜孔密封关闭,且出气头352在联动架34的挤压下向下角度调节,进而加快了碎片的下落速度,下落的塑料落在了筛选隔层52上;/nS5、废弃物取出:人员将收集单元5向前整体抽出,从而取出尘土、碎片废弃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袋回收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配合完成,所述塑料袋破碎回收设备包括工作框(1)、揉搓单元(2)、两个换向出气单元(3)、破碎辊组(4)和收集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框(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揉搓单元(2),工作框(1)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换向出气单元(3),工作框(1)的内部均匀设有破碎辊组(4),工作框(1)的下端安装有收集单元(5);
所述的工作框(1)包括框体(11)、出气泵(12)、主气腔(13)、两个接通腔(14)和两个密封门板(15),框体(11)的下端开设有主气腔(13),主气腔(13)与出气泵(12)之间为连通关系,出气泵(12)安装在框体(11)的下端,框体(11)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接通腔(14),接通腔(14)与主气腔(13)之间为连通关系,接通腔(14)的外部通过连接件与密封门板(15)之间为嵌入连接;
所述的接通腔(14)的内侧下端均匀开设有斜孔,接通腔(14)的内侧上端均匀开设有方槽;
所述的换向出气单元(3)包括驱动气缸(31)、对应板(32)、联动杆(33)、联动架(34)、换向出气机构(35)、连接套(36)和关闭板(37),驱动气缸(31)安装在接通腔(14)的下端,驱动气缸(31)的顶出端安装有对应板(32),对应板(32)与接通腔(14)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对应板(32)的上端与联动架(34)的下端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联动杆(33),联动架(34)的内部从上往下均匀设有换向出气机构(35),换向出气机构(35)位于方槽内,换向出气机构(35)的外端与接通腔(14)的内侧壁之间连有连接套(36),框体(11)左右两端的内壁通过销轴均匀连有关闭板(37),且关闭板(37)与斜孔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的换向出气机构(35)包括连通杆(351)和出气头(352),连通杆(351)的中部与方槽之间为销轴连接,连通杆(351)的外端与联动架(34)之间为销轴连接,连通杆(351)的内端安装有出气头(352),且连通杆(351)和出气头(352)之间为连通关系;
所述的破碎辊组(4)包括内筒(41)、外筒(42)、转动电机(43)和隐藏式破碎机构(44),内筒(4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隐藏式破碎机构(44),内筒(41)的前后两端安装在外筒(42)内,外筒(42)与框体(11)之间为轴承连接,外筒(42)的前端与转动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转动电机(43)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11)的前端外壁上;
所述的隐藏式破碎机构(44)包括破碎刀(441)、连接弹簧(442)、安装架(443)和擦拭支链(444),破碎刀(441)与内筒(41)之间连有连接弹簧(442),破碎刀(441)位于擦拭支链(444)内,擦拭支链(444)位于安装架(443)的中部,安装架(443)与外筒(42)之间为嵌入连接;
该塑料袋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和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