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75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7
本案涉及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分离装置包括:电加热桶,其顶部具有开口,内部填充有导热油;分离器组件,其包括有玻纤收集器和聚乙烯收集器;所述分离器组件置于所述导热油中;所述聚乙烯收集器位于所述玻纤收集器的下方且与所述玻纤收集器的底部连通。本案利用玻纤增强管材不同材料的温度特性,通过浸泡在一定温度的导热油中实现材料分离,分离出的玻纤和聚乙烯材料可以重新回收添加到原材料中进行生产;本案不仅使管材固定废弃物得到处理,还变废为宝,使材料得到二次利用,获得最大的利用效率,给工厂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好处和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料分离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玻纤增强管材,管材以聚乙烯材料(PE材料)为内衬层,由热熔缠绕机环向熔融缠绕连续单向玻纤预浸带后制得,具有高耐热、高耐压、质量轻、不腐蚀、寿命长等特点,在极大提高产品品质与扩大产品用途的基础上,依靠预浸带的高拉伸强度来极大的降低制造管道的材料用量,实现低成本制作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管道系统,是未来管道发展的方向。然而,管材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边角废料、废弃管材等固体废弃物。对于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一种方式是不处理直接做为垃圾处理。而这种废料是不具有腐蚀作用的,可能几百年都不会腐蚀掉,对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更有甚者对废料进行焚烧,这是对空气对土壤进行的严重污染破坏之行为。另一种处理方式是粉碎后再利用。粉碎方法是目前运行成本最低,最易实现产业化的回收技术。粉碎颗粒添加回用到复合材料制品(SMC/BMC)、建筑板材、非承重井盖、人行道砖、马路牙子等水泥制品,经过调研发现还没有成熟的产业化应用。同时若是粉碎后存放,环保和安全隐患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旨在利用玻纤增强管材不同材料的温度特性,通过浸泡在一定温度的导热油中实现材料分离;分离出的玻纤和聚乙烯材料可以重新回收添加到原材料中进行生产。本专利技术不仅使管材固定废弃物得到处理,还变废为宝,使材料得到二次利用,获得最大的利用效率,给工厂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好处和收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包括:电加热桶,其顶部具有开口,内部填充有导热油;分离器组件,其包括有玻纤收集器和聚乙烯收集器;所述分离器组件置于所述导热油中;所述聚乙烯收集器位于所述玻纤收集器的下方且与所述玻纤收集器的底部连通。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还包括:搅拌器,其设置在所述玻纤收集器内。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搅拌器包括有:支撑架,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加热桶的顶端;电机,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搅拌杆,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玻纤收集器内部;搅拌刷,其周向设置于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玻纤收集器通过吊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加热桶的顶端,以使得玻纤收集器悬置于所述导热油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玻纤收集器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连通于所述聚乙烯收集器的锥形筛孔。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所述锥形筛孔的表面还设有加热片。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玻纤收集器的侧壁设有第一侧通孔。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所述聚乙烯收集器的侧壁设有第二侧通孔。优选的是,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导热油为烷基联苯醚型导热油。一种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进行分离的方法,其包括:将待分离废料放入到玻纤收集器中,浸入导热油中;启动电加热桶将导热油加热到250-300℃;当待分离废料中的聚乙烯开始融化,开启搅拌器不断旋转搅拌;聚乙烯在搅拌作用下与玻纤分离;在搅拌刷的作用下玻纤被抽出挂在搅拌刷上;分离出的聚乙烯通过锥形筛孔流入聚乙烯收集器;分离结束后取出分离器组件,冷却后分别回收玻纤和聚乙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案的装置利用玻纤增强管材不同材料的温度特性,通过浸泡在一定温度的导热油中实现材料分离,分离出的玻纤和聚乙烯材料可以重新回收添加到原材料中进行生产;本案不仅使管材固定废弃物得到处理,还变废为宝,使材料得到二次利用,获得最大的利用效率,给工厂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好处和收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案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竖”、“横”“内”、“外”、“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包括:电加热桶100,其顶部具有开口,内部填充有导热油200;导热油200优选为沸点超过350℃的烷基联苯醚型导热油,玻纤和聚乙烯均不溶于导热油200,也不与导热油200发生化学反应;电加热桶100优选选用DJR型加热器(控温范围:50℃~300℃);电加热桶100可自带有注油口和放油口以满足正常加油和放油需求。分离器组件300,其包括有玻纤收集器310和聚乙烯收集器320;分离器组件300置于导热油200中;聚乙烯收集器320位于玻纤收集器310的下方且与玻纤收集器310的底部连通。玻纤收集器310呈桶形,其侧壁布满第一侧通孔314,孔的大小直径约在5-10mm;玻纤收集器310可通过卡扣卡在电加热桶100的边缘,或通过吊耳311可拆卸连接于电加热桶100的顶端,以使得玻纤收集器310悬置于导热油200中。废弃管材放置在玻纤收集器310中,用于收集分离后的玻纤材料。聚乙烯收集器320呈桶形,侧壁设有第二侧通孔321,底部无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加热桶(100),其顶部具有开口,内部填充有导热油(200);/n分离器组件(300),其包括有玻纤收集器(310)和聚乙烯收集器(320);所述分离器组件(300)置于所述导热油(200)中;所述聚乙烯收集器(320)位于所述玻纤收集器(310)的下方且与所述玻纤收集器(310)的底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加热桶(100),其顶部具有开口,内部填充有导热油(200);
分离器组件(300),其包括有玻纤收集器(310)和聚乙烯收集器(320);所述分离器组件(300)置于所述导热油(200)中;所述聚乙烯收集器(320)位于所述玻纤收集器(310)的下方且与所述玻纤收集器(310)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搅拌器(400),其设置在所述玻纤收集器(3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400)包括有:
支撑架(410),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加热桶(100)的顶端;
电机(420),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410)上;
搅拌杆(43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420)的输出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玻纤收集器(310)内部;
搅拌刷(440),其周向设置于所述搅拌杆(430)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收集器(310)通过吊耳(31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加热桶(100)的顶端,以使得玻纤收集器(310)悬置于所述导热油(200)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管材生产废料分离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琳锋刘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