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55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首先将产品主要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随形做成高于产品型面并补充连接产品完成补充,将成型用料片用模具上的压边圈及拉延凸模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凹模上,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拉延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件表面易起皱拉伤、回弹大、成型困难以及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能够广泛应用在零件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钣金零件冲压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截面类似马鞍形状的部分钣金零件(例如汽车中央通道、地板等零件)现有成型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加大工艺补充进行“单动拉延”成型的,这种成型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工艺补充大,零件表面容易起皱拉伤,回弹大,成型困难,材料利用率低,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对零件成型所需设备稳定性要求高等。因此,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首先将产品主要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随形做成高于产品型面并补充连接产品完成补充,将成型用料片用模具上的压边圈及拉延凸模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凹模上,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具体加工过程为:首先将模具固定在机床上,下模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上模固定于机床滑块上,滑块带动上模置于上止点;将待成型料片放入下模定位器区域内,下模的定位夹紧机构或用上模压料芯将料片锁紧于“马鞍形”上表面区域;启动机床,机床滑块带动上模及压边圈向下运动,上模压边圈及上模的部分凸模型面将料片预弯成马鞍形并压合在下模压料面上;机床滑块继续向下运动,上模的凸模型面部分作用于料片需要成型的区域,对料片实施拉延;接着,滑块继续向下运动,机床到达下止点,上下模具打死,拉延成型完成,形成马鞍形零件。进一步地,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对零件进行后续修边冲孔,以及翻边整形。进一步地,所述零件的压料面先预弯成马鞍形状,其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高于零件所在型面。进一步地,所述料片首先用锁紧机构或用上模压料芯固定于马鞍形零件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定位器带有托举及翻转功能,所述机床无需配置顶杆。采用以上成型方法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相较于传统的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单动拉延”成型变“双动拉延”成型,将“较为平整的压料面”变成“预弯成马鞍形”的压料面,将零件的“正向成型”变成“反向成型”,并以涨形为主,且先将压料面预弯成马鞍形,从而大大缩短了拉延行程;料片在成型过程中走动量少,主要受径向拉力,零件表面无拉伤,表面精度高;成型时,零件成型过程中横向弯曲少“冷作硬化”程度轻,变形及回弹小;工艺补充小,材料利用率高;由于零件拉延行程大大降低,无需拉延顶杆,对机床配置要求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将待成型料片用压边圈及凸模部分型面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凹模上,相较于传统的单动拉延,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件表面容易起皱拉伤、回弹大、成型困难以及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实施例一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将成型用料片用模具上的压边圈及凸模部分型面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模型上,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在加工冲压时:首先将模具固定在机床上,下模7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上模1固定于机床滑块上,滑块带动上模1置于上止点;将待成型料片放入下模7定位器8区域内,下模7的定位夹紧机构6将料片锁紧于马鞍形零件上表面区域(即零件中心区域);启动机床,机床滑块带动上模1及压边圈2向下运动,上模压边圈2及上模1的部分凸模型面(本例上模1与拉延凸模合体)将料片预弯成马鞍形并压合在下模7压料面上;滑块继续向下运动,上模1的凸模型面部分作用于零件需要成型的区域,对料片实施拉延;而后,滑块继续向下运动,机床到达下止点,上下模具打死,拉延成型完成。整个零件的冲压加工还需要后续修边冲孔以及翻边整形等工序的配合,本例只是说明了拉延成型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产品主要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随形做成高于产品型面并补充连接产品完成补充,将成型用料片用模具上的压边圈及拉延凸模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凹模上,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具体加工过程为:/n首先将模具固定在机床上,下模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上模固定于机床滑块上,滑块带动上模置于上止点;/n将待成型料片放入下模定位器区域内,下模的定位夹紧机构或用上模压料芯将料片锁紧于“马鞍形”上表面区域;/n启动机床,机床滑块带动上模及压边圈向下运动,上模压边圈及上模的部分凸模型面将料片预弯成马鞍形并压合在下模压料面上;/n机床滑块继续向下运动,上模的凸模型面部分作用于料片需要成型的区域,对料片实施拉延;/n滑块继续向下运动,机床到达下止点,上下模具打死,拉延成型完成,形成马鞍形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形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产品主要成型部分的压料面随形做成高于产品型面并补充连接产品完成补充,将成型用料片用模具上的压边圈及拉延凸模预弯成马鞍形压合在拉延凹模上,通过双动拉延将零件反向成型于拉延凹模上,并将零件拉延成型,具体加工过程为:
首先将模具固定在机床上,下模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上模固定于机床滑块上,滑块带动上模置于上止点;
将待成型料片放入下模定位器区域内,下模的定位夹紧机构或用上模压料芯将料片锁紧于“马鞍形”上表面区域;
启动机床,机床滑块带动上模及压边圈向下运动,上模压边圈及上模的部分凸模型面将料片预弯成马鞍形并压合在下模压料面上;
机床滑块继续向下运动,上模的凸模型面部分作用于料片需要成型的区域,对料片实施拉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华忠冷彦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萨尔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