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33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提取物A的制备,先称取姜、葱、蒜、芫荽、芹菜,混合粉碎,过滤,滤液混合,得到提取物A;提取物B的制备,先称取辣椒、花椒、胡椒、大茴香、玫瑰、薄荷、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芦荟、樟树,混合粉碎,过滤,滤液混合,得到提取物B;制备青蒿素;取料,量取提取物A、提取物B、青蒿上清液及其他混合原料;混合,将S4取好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得到青蒿除臭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出的除臭剂为全天然的中性产品,无毒、无可燃性、无腐蚀性、天然环保,且吸附量是普通活性炭的100倍以上,经济实用,运行成本低,具有超强的吸收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臭剂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垃圾除臭剂是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高效天然植物提取物原料,能有效去除垃圾废气臭味及抑制臭味产生,作用持续时间长,使有机废物快速的自然分解,结合恶臭分子中和相刹的原理,在快速分解去除垃圾臭味的同时抑制各种异味生成,如:硫化氢、硫醇、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气等,是专为垃圾异味净化而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垃圾除臭剂通过植物液的综合效应达到除臭净化的目的,区别于传统的“气味掩盖”方式,它能削弱异味分子的化合键,功能团发生改变,使其不稳定性增加,从根本上去除异味分子,真正做到了祛臭治本,标本兼治,开创了天然植物液除臭产品的新纪元。产品对人体无毒,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性。天然环保,是最安全,最有效的纯天然植物提取物。目前市场已有的垃圾除臭剂主要有化学除臭剂、微生物除臭剂和植物除臭剂。化学除臭剂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除臭剂虽然成本低廉,但是由于微生物混合发酵困难,产品不稳定,且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生长周期,所以难以达到快速高效的除臭效果;植物除臭剂是一种从天然树木、花草中提取的油、汁或浸膏经微乳化后和水混合而成的除臭剂,可被生物完全降解,无毒、无二次污染。其作用机理时基于化学反应和生物物理过程来消除恶臭,使臭气转变成无臭物质,对酸性、碱性和中性气体均起作用。但是现有的植物除臭剂大多是从带有特殊香味的植物中提取的油或汁液,并通过加入香精和色素勾兑而成,主要通过除臭剂中散发的香味来稀释臭味,从而掩盖人们的嗅觉,达到不臭的错觉,并不能从根本上除臭;同时现有产品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低,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臭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S1、提取物A的制备,先称取姜、葱、蒜、芫荽、芹菜,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50倍体积的40-60℃的水浸泡22-26h,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得到提取物A;S2、提取物B的制备,先称取辣椒、花椒、胡椒、大茴香、玫瑰、薄荷、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芦荟、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50倍体积的40-60%乙醇浸泡22-26h,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通过蒸馏的方式回收其中的乙醇,得到提取物B;S3、青蒿素的制备,将青蒿原料投入到微波节能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后制得青蒿素;S4、取料,量取提取物A、提取物B、青蒿上清液、丁香提取物、桉叶油、丝兰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多酚、表面活性剂和水;S5、混合,将S4取好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得到青蒿除臭剂。进一步的,S3中,干燥过程中微波节能干燥设备的温度设置为75℃,干燥处理时间为45分钟,至青蒿原料水分降为6-8%时,取出青蒿原料装袋,入库保存。进一步的,S3中,将干燥处理后的青蒿原料投入到提取罐中,关闭提取罐的投料口,打开提取罐的进油阀向提取罐中加入石油醚,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静置沉淀后通入浓缩罐中结晶,结晶完成后将浓缩罐中的母液滤掉后得到晶体,将晶体干燥即得青蒿素粗品。进一步的,所述提取液的提取采用加热逆流提取,温度控制在60-80℃范围内,将逆流提取液放出提取罐后,将提取液静置。进一步的,将逆流提取液中的杂质沉淀后,取上清液使其通过硅胶柱,硅胶柱饱和后再用石油醚洗脱硅胶柱,收集从硅胶柱中脱洗出来的含青蒿素通入浓缩罐中浓缩。进一步的,当浓缩罐中有晶体析出时,将浓缩液放至结晶罐中结晶18-24小时,结晶时结晶罐用冷却水强制冷却保持结晶温度控制在25℃-35℃。进一步的,将青蒿素粗品置于醇沉罐中溶解后静置,取上清液精密过滤,滤液放在浓缩罐中浓缩至原体积的1/2-3/4后,将浓缩液放到结晶罐中,静置在常温下自然结晶18-24小时,结晶完成后将母液抽滤掉后得到晶体,晶体经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青蒿素精品。进一步的,所述醇沉罐中盛放有60-75倍93-95%乙醇。进一步的,S1中提取物A的制备过程中,浸泡采用的水的体积为混合粉碎原料的33倍,水温为55℃,浸泡时间为48h。进一步的,S2中提取物B的制备过程中,浸泡采用的乙醇的体积为混合粉碎原料体积的35倍,浓度为45%,浸泡时间为48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生产出的除臭剂为全天然的中性产品,无毒、无可燃性、无腐蚀性、天然环保,且吸附量是普通活性炭的100倍以上,经济实用,运行成本低,利用化学反应法与传统的物理方法相比,更具有超强的吸收能力,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S1、提取物A的制备,先称取姜、葱、蒜、芫荽、芹菜,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倍体积的40℃的水浸泡22h,浸泡采用的水的体积为混合粉碎原料的33倍,水温为55℃,浸泡时间为48h,浸泡后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得到提取物A;S2、提取物B的制备,先称取辣椒、花椒、胡椒、大茴香、玫瑰、薄荷、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芦荟、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倍体积的40%乙醇浸泡22h,浸泡采用的乙醇的体积为混合粉碎原料体积的35倍,浓度为45%,浸泡时间为48h,浸泡后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通过蒸馏的方式回收其中的乙醇,得到提取物B;S3、青蒿素的制备,将青蒿原料投入到微波节能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后制得青蒿素,具体操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nS1、提取物A的制备,先称取姜、葱、蒜、芫荽、芹菜,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50倍体积的40-60℃的水浸泡22-26h,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得到提取物A;/nS2、提取物B的制备,先称取辣椒、花椒、胡椒、大茴香、玫瑰、薄荷、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芦荟、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50倍体积的40-60%乙醇浸泡22-26h,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通过蒸馏的方式回收其中的乙醇,得到提取物B;/nS3、青蒿素的制备,将青蒿原料投入到微波节能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后制得青蒿素;/nS4、取料,量取提取物A、提取物B、青蒿上清液、丁香提取物、桉叶油、丝兰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多酚、表面活性剂和水;/nS5、混合,将S4取好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得到青蒿除臭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提取物A的制备,先称取姜、葱、蒜、芫荽、芹菜,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50倍体积的40-60℃的水浸泡22-26h,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得到提取物A;
S2、提取物B的制备,先称取辣椒、花椒、胡椒、大茴香、玫瑰、薄荷、茉莉、橙橘、柚子、柠檬、月桂、冬青、松针、芦荟、樟树,并将它们混合粉碎,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50倍体积的40-60%乙醇浸泡22-26h,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通过蒸馏的方式回收其中的乙醇,得到提取物B;
S3、青蒿素的制备,将青蒿原料投入到微波节能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后制得青蒿素;
S4、取料,量取提取物A、提取物B、青蒿上清液、丁香提取物、桉叶油、丝兰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多酚、表面活性剂和水;
S5、混合,将S4取好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得到青蒿除臭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干燥过程中微波节能干燥设备的温度设置为75℃,干燥处理时间为45分钟,至青蒿原料水分降为6-8%时,取出青蒿原料装袋,入库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将干燥处理后的青蒿原料投入到提取罐中,关闭提取罐的投料口,打开提取罐的进油阀向提取罐中加入石油醚,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静置沉淀后通入浓缩罐中结晶,结晶完成后将浓缩罐中的母液滤掉后得到晶体,将晶体干燥即得青蒿素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杏磊湾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