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33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其包括机体、发生装置、导向装置和快速处理装置,导向装置设置在机体内;导向装置设置有多组,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风机和固定导向风机的转向底座,转向底座与机体连接,转向底座用于调节导向风机的气流朝向;发生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储存室、循环风机、通风管、电泵和喷管;循环风机、通风管和喷管依次连通,电泵与储存室和喷管连通,循环风机用于抽取机体内空气至通风管;快速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废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干雾状的灭菌药剂不仅仅依靠布朗运动扩散,还可以通过转向底座调节的导向风机吹动,加快干雾状的灭菌药剂的扩散,使灭菌速度加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过氧化氢适用于室内环境中快速杀灭封闭空间中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细菌、真菌、霉菌和孢子等微生物。使用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时,每立方米仅需几毫升的用量,且环境湿度上升少许,对环境中的仪器仪表,电脑,金属制品等无腐蚀。利用过氧化氢消毒灭菌的过程中,无需加热,中和等过程,便捷迅速,过氧化氢每次消毒需要2-6个小时,消毒时避免工作人员进入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灭菌需要的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防疫器材灭菌时间过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包括机体、发生装置、导向装置和快速处理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多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风机和固定所述导向风机的转向底座,所述转向底座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转向底座用于调节所述导向风机的气流朝向;所述发生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储存室、循环风机、通风管、电泵和喷管,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在所述机体内远离地面的内顶壁,所述循环风机、通风管和所述喷管依次连通,所述喷管的出口与所述机体内部连通,所述储存室用于存放灭菌药剂,所述电泵的一端与所述储存室连通,所述电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喷管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用于抽取所述机体内空气至通风管;所述快速处理装置用于处理灭菌后的机体内废气。优选地,所述转向底座包括万向节、固定板、转向电机和拉力绳,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转向电机与所述机体连接,且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转向电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拉力绳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缠绕在多个所述转向电机的所述滚轮上,多个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周向均布连接。优选地,所述快速处理装置包括进风风机、进风管、出风风机、处理设备和出风管,所述进风风机设置在机体外,所述进风管一端与进风风机连接,所述进风管另一端与所述机体内远离地面的内顶壁连接,所述出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出风管一端与所述机体的靠近地面的内壁连接,所述出风管另一端通过所述出风风机与处理机构连接,所述处理机构用于处理空气内残留的消毒剂。优选地,所述快速处理装置还包括加热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腔、加热腔和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进风管连通,所述过滤腔与进风风机连通;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芯材;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有扰流板。优选地,所述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止回阀、吸收腔和检测腔,所述吸收腔内设置有用于吸收残留灭菌剂的药剂、所述检测腔内设置有检测试剂。优选地,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托板、滑槽和滑轮,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机体的靠近地面的内壁上,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托板朝向机体底壁的一侧,所述滑轮与所述滑槽配合。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辅助电机和拉绳,所述辅助电机与所述机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辅助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拉绳一端与托板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与所述托板连接。优选地,所述机体包括平开门和主体,所述平开门与地面垂直,所述平开门和所述主体铰接,所述平开门与所述主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层。优选地,所述机体外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屏幕和操作按钮,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转向底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发生装置将灭菌药剂形成干雾状,然后导向装置通过导向风机将干雾状的灭菌药剂吹向需要的位置,通过转向底座调节导向风机的导向位置,从而使干雾状的灭菌药剂不仅仅依靠布朗运动扩散,还可以通过转向底座调节的导向风机吹动,加快干雾状的灭菌药剂的扩散,使灭菌速度加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机体2导向风机3转向底座4外壳5储存室6循环风机7通风管8电泵9喷管10万向节11固定板12转向电机13拉力绳14进风风机15进风管16出风风机17处理设备18出风管19过滤腔20加热腔21混合腔22止回阀23吸收腔24检测腔25托板26滑槽27滑轮28辅助电机29拉绳30平开门31控制板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发生装置、导向装置和快速处理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多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风机和固定所述导向风机的转向底座,所述转向底座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转向底座用于调节所述导向风机的气流朝向;所述发生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储存室、循环风机、通风管、电泵和喷管,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在所述机体内远离地面的内顶壁,所述循环风机、通风管和所述喷管依次连通,所述喷管的出口与所述机体内部连通,所述储存室用于存放灭菌药剂,所述电泵的一端与所述储存室连通,所述电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喷管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用于抽取所述机体内空气至通风管;所述快速处理装置用于处理灭菌后的机体内废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发生装置、导向装置和快速处理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多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风机和固定所述导向风机的转向底座,所述转向底座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转向底座用于调节所述导向风机的气流朝向;所述发生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储存室、循环风机、通风管、电泵和喷管,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在所述机体内远离地面的内顶壁,所述循环风机、通风管和所述喷管依次连通,所述喷管的出口与所述机体内部连通,所述储存室用于存放灭菌药剂,所述电泵的一端与所述储存室连通,所述电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喷管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用于抽取所述机体内空气至通风管;所述快速处理装置用于处理灭菌后的机体内废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底座包括万向节、固定板、转向电机和拉力绳,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转向电机与所述机体连接,且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转向电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拉力绳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缠绕在多个所述转向电机的所述滚轮上,多个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周向均布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器材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处理装置包括进风风机、进风管、出风风机、处理设备和出风管,所述进风风机设置在机体外,所述进风管一端与进风风机连接,所述进风管另一端与所述机体内远离地面的内顶壁连接,所述出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出风管一端与所述机体的靠近地面的内壁连接,所述出风管另一端通过所述出风风机与处理机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瑶朱剑熹刘诗晴韩斐刘国栋贺泰来欧阳锡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