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24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涉及伞具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雨伞在高温时不能散热和不具有装饰功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和伞架,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活动套接处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撑杆侧壁上的撑杆块,所述第二撑杆的两侧壁设有伞灯,所述第二撑杆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进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穿过所述第二撑杆侧壁的第一风管,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三风管的两端固定并连通在所述第二撑杆的左右侧壁上。通过这种设置确保了在高温酷热难耐时可以及时散热,也给雨伞添加了装饰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
本技术涉及伞具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雨伞的其它作用包括作为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香港的老字号梁苏记雨伞就是可作兵器的雨伞之一。现在有的雨伞是设计大多只具有遮雨避阳的作用,导致于我们往往忽略的雨伞的艺术价值,且在避阳时由于雨伞具有吸热的效果会导致伞下的人酷热难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和伞架,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活动套接处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撑杆侧壁上的撑杆块,所述第二撑杆的两侧壁设有伞灯,所述第二撑杆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进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穿过所述第二撑杆侧壁的第一风管,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的两端固定并连通在所述第二撑杆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第二撑杆的上端设有锁死块,所述锁死块与所述伞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三风管下方的蓄电池。优选的,所述伞灯的外侧设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撑杆侧壁上的灯罩,所述伞灯位于所述撑杆块的上方,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保护伞灯。优选的,所述第一风管的进风端设有安装在所述第二撑杆侧壁上的过滤板,通过这种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散热风机进入污尘。优选的,所述第三风管的出风端设有出气板,所述出气板设有出气孔,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得风更均匀。优选的,所述伞灯和散热风机均与蓄电池电连接,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得操作自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通过伞灯、灯罩、蓄电池、伞架、锁死块、散热风机、第一风管、过滤板、第二风管、第三风管、出气板、出气孔的设置,伞灯使得在夜间使用雨伞时提供光亮,确保了夜间使用的安全,同时伞灯也为雨伞提供了艺术功能便于进行装饰,灯罩避免了雨水打湿伞灯,保护了伞灯的安全,通过设置蓄电池可以对伞灯和散热风机提供能源,且蓄电池可以充电使得可以持续使用,锁死块可以保持雨伞工作时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稳定,散热风机的设置可以在酷热难耐时及时的进行散热,过滤板使得进入散热风机的风干净清洁,确保了污尘难以进入风机内,通过第二风管、第三风管、出气板、出气孔的设置,使得风可以均匀的吹向撑杆的两边,确保了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出气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撑杆、2第二撑杆、3撑杆块、4伞灯、5灯罩、6蓄电池、7伞架、8锁死块、9散热风机、10第一风管、11过滤板、12第二风管、13第三风管、14出气板、15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包括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2和伞架7,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活动套接,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活动套接处设有位于第二撑杆2侧壁上的撑杆块3,第二撑杆2的两侧壁设有伞灯4,第二撑杆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9,散热风机9的进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穿过第二撑杆2侧壁的第一风管10,散热风机9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二风管12,第二风管12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三风管13,第三风管13的两端固定并连通在第二撑杆2的左右侧壁上,第二撑杆2的上端设有锁死块8,锁死块8与伞架7固定连接,第二撑杆2的内部设有位于第三风管13下方的蓄电池6,通过这种设置确保了在酷热难耐时可以散热,且具有装置功能。伞灯4的外侧设有固定安装在第二撑杆2侧壁上的灯罩5,伞灯4位于撑杆块3的上方,第一风管10的进风端设有安装在第二撑杆2侧壁上的过滤板11,第三风管13的出风端设有出气板14,出气板14设有出气孔15,伞灯4和散热风机9均与蓄电池6电连接,通过这种设置使得出风更均匀且确保使得便捷。工作原理:在作业时,撑开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活动套接处设有位于第二撑杆2侧壁上的撑杆块3,撑杆块3锁死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通过这样可以确保雨伞工作时的结构稳定,在夜间使用和需要装饰时,启动伞灯4可以确保夜晚使用的安全,在进行装饰功能时打开伞灯4可以增添艺术效果使得雨伞具有观赏性,在遇到高温酷热难耐时,启动散热风机9,散热风机9的进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穿过第二撑杆2侧壁的第一风管10,第一风管10的进风端设有安装在第二撑杆2侧壁上的过滤板11,过滤板11确保了进入散热风机9的空气没有污尘,长期使用可以确保散热风机9的性能良好,散热风机9产生的风通过第二风管12进入第三风管13,第三风管13的出风端设有出气板14,出气板14设有出气孔15,风通过出气孔15可以均匀的吹向撑杆的两侧,可以及时的散热降低高温。若实施例中存在某个技术特征存在着功能性表述、上位表述或者表达不够清楚,由此可能导致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问题,建议在此处增加针对该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限定表述或具体定义解释。此处增加针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或工作流程的详细说明,以满足说明书公开充分的要求。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包括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2)和伞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活动套接处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撑杆(2)侧壁上的撑杆块(3),所述第二撑杆(2)的两侧壁设有伞灯(4),所述第二撑杆(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9),所述散热风机(9)的进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穿过所述第二撑杆(2)侧壁的第一风管(10),所述散热风机(9)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二风管(12),所述第二风管(12)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三风管(13),所述第三风管(13)的两端固定并连通在所述第二撑杆(2)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第二撑杆(2)的上端设有锁死块(8),所述锁死块(8)与所述伞架(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撑杆(2)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三风管(13)下方的蓄电池(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和装饰功能的雨伞,包括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2)和伞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撑杆(1)和第二撑杆(2)活动套接处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撑杆(2)侧壁上的撑杆块(3),所述第二撑杆(2)的两侧壁设有伞灯(4),所述第二撑杆(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9),所述散热风机(9)的进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穿过所述第二撑杆(2)侧壁的第一风管(10),所述散热风机(9)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二风管(12),所述第二风管(12)的出风端固定并连通有第三风管(13),所述第三风管(13)的两端固定并连通在所述第二撑杆(2)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第二撑杆(2)的上端设有锁死块(8),所述锁死块(8)与所述伞架(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撑杆(2)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三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星田炜霖游紫龙程晋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