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760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包括伞面、伞骨和伞棒,所述伞棒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柱,所述伞骨端部铰接在顶柱侧壁,所述伞棒中间滑动连接有中盘,所述中盘侧边铰接有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伞面内侧缝制套管,在组装雨伞时能够将伞骨插入套管中,避免了伞骨直接与伞面的线材接触,降低了对线材的磨损,提高了伞骨与伞面连接结构的强度,且预制缝制套管,能够提高伞面后续组装的效率,在伞骨端部增加套接的延伸杆,用于配合延展伞骨的长度,且延伸杆端部与伞骨连接处增加开口的阶梯式螺纹结构,调整伞骨与延伸杆组合的长度,方便插入珠尾中,能够微调与珠尾的连接长度保证与珠尾连接结构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
本技术涉及雨伞
,具体为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专利技术雨伞的国家,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使用伞的传统,而欧洲至16世纪才开始风靡中国伞。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用来遮蔽阳光的伞又称作阳伞或遮阳伞,可固定于露台桌等户外家具,或用在海滩上。伞的其它用途包括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现有雨伞的伞面和伞骨是由线材缝制连接在一起,伞骨直接与伞面的线材接触,对线材的磨损较大,使用一定的时间后,线材容易断裂,且部分伞面端部与伞骨接触的地方缝制的珠尾距离偏大,容易松脱,影响雨伞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增加套管结构,方便组装伞骨,提高伞面与伞骨连接结构的稳定,同时方便调节伞骨端部的组合长度,适应不同间距的珠尾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包括伞面、伞骨和伞棒,所述伞棒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柱,所述伞骨端部铰接在顶柱侧壁,所述伞棒中间滑动连接有中盘,所述中盘侧边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通过转轴与伞骨铰接,所述伞面套接在顶柱上端,且所述顶柱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伞面外侧的伞头,所述伞面覆盖在伞骨外侧,且所述伞面内侧缝制有套管,所述伞骨插接在套管中间,所述伞骨端部套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端部侧壁为开口结构,且所述延伸杆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伞面端部缝制有珠尾,所述延伸杆端部插接在珠尾中间。优选的,所述中盘中间一体成型有按钮,所述伞棒上端侧壁卡接有弹片,所述弹片与按钮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顶柱下端粘接有与中盘相对应的弹簧。优选的,所述伞棒下端螺纹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外侧壁开设有防滑纹路。优选的,所述手柄上端内侧开设有卡扣,所述中盘侧壁开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结构。优选的,所述伞棒中间滑开设有凹槽结构,且所述中盘内壁开设有与伞棒中间凹槽相匹配的凸点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伞面内侧缝制套管,在组装雨伞时能够将伞骨插入套管中,避免了伞骨直接与伞面的线材接触,降低了对线材的磨损,提高了伞骨与伞面连接结构的强度,且预制缝制套管,能够提高伞面后续组装的效率,在伞骨端部增加套接的延伸杆,用于配合延展伞骨的长度,且延伸杆端部与伞骨连接处增加开口的阶梯式螺纹结构,并增加了螺纹连接的螺母,拧动螺母向前转动能够配合伞骨夹紧延伸杆端部,维持延伸杆位置的稳定,调整伞骨与延伸杆组合的长度,方便插入珠尾中,能够微调与珠尾的连接长度保证与珠尾连接结构的稳定,松动螺母方便缩短伞骨与延伸杆组合的长度,用于将缝制有珠尾的伞面与伞骨组件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伞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伞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延伸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面、2伞骨、3伞棒、4顶柱、5中盘、6支杆、7伞头、8套管、9延伸杆、10螺母、11珠尾、12按钮、13弹片、14弹簧、15手柄、16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包括伞面1、伞骨2和伞棒3,所述伞棒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柱4,所述伞骨2端部铰接在顶柱4侧壁,所述伞棒3中间滑动连接有中盘5,所述中盘5侧边铰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上端通过转轴与伞骨2铰接,所述伞面1套接在顶柱4上端,且所述顶柱4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伞面1外侧的伞头7,所述伞面1覆盖在伞骨2外侧,且所述伞面1内侧缝制有套管8,所述伞骨2插接在套管8中间,所述伞骨2端部套接有延伸杆9,所述延伸杆9端部侧壁为开口结构,且所述延伸杆9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伞面1端部缝制有珠尾11,所述延伸杆9端部插接在珠尾11中间,在伞面1内侧缝制套管8,在组装雨伞时能够将伞骨2插入套管8中,避免了伞骨2直接与伞面1的线材接触,降低了对线材的磨损,提高了伞骨2与伞面1连接结构的强度,且预制缝制套管8,能够提高伞面1后续组装的效率,在伞骨2端部增加套接的延伸杆9,用于配合延展伞骨2的长度,且延伸杆9端部与伞骨2连接处增加开口的阶梯式螺纹结构,并增加了螺纹连接的螺母10,拧动螺母10向前转动能够配合伞骨2夹紧延伸杆9端部,维持延伸杆9位置的稳定,调整伞骨2与延伸杆9组合的长度,方便插入珠尾11中,能够微调与珠尾11的连接长度保证与珠尾11连接结构的稳定,松动螺母10方便缩短伞骨2与延伸杆9组合的长度,用于将缝制有珠尾11的伞面1与伞骨2组件分离。具体的,所述中盘5中间一体成型有按钮12,所述伞棒3上端侧壁卡接有弹片13,所述弹片13与按钮12位置相对应,所述顶柱4下端粘接有与中盘5相对应的弹簧14,所述伞棒3下端螺纹连接有手柄15,所述手柄15外侧壁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手柄15上端内侧开设有卡扣16,所述中盘5侧壁开设有与卡扣16相匹配的卡槽结构,所述伞棒3中间滑开设有凹槽结构,且所述中盘5内壁开设有与伞棒3中间凹槽相匹配的凸点结构。结构原理:在伞面1内侧缝制套管8,在组装雨伞时能够将伞骨2插入套管8中,避免了伞骨2直接与伞面1的线材接触,降低了对线材的磨损,提高了伞骨2与伞面1连接结构的强度,且预制缝制套管8,能够提高伞面1后续组装的效率,在伞骨2端部增加套接的延伸杆9,用于配合延展伞骨2的长度,且延伸杆9端部与伞骨2连接处增加开口的阶梯式螺纹结构,并增加了螺纹连接的螺母10,拧动螺母10向前转动能够配合伞骨2夹紧延伸杆9端部,维持延伸杆9位置的稳定,调整伞骨2与延伸杆9组合的长度,方便插入珠尾11中,能够微调与珠尾11的连接长度保证与珠尾11连接结构的稳定,松动螺母10方便缩短伞骨2与延伸杆9组合的长度,用于将缝制有珠尾11的伞面1与伞骨2组件分离。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包括伞面(1)、伞骨(2)和伞棒(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棒(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柱(4),所述伞骨(2)端部铰接在顶柱(4)侧壁,所述伞棒(3)中间滑动连接有中盘(5),所述中盘(5)侧边铰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上端通过转轴与伞骨(2)铰接,所述伞面(1)套接在顶柱(4)上端,且所述顶柱(4)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伞面(1)外侧的伞头(7),所述伞面(1)覆盖在伞骨(2)外侧,且所述伞面(1)内侧缝制有套管(8),所述伞骨(2)插接在套管(8)中间,所述伞骨(2)端部套接有延伸杆(9),所述延伸杆(9)端部侧壁为开口结构,且所述延伸杆(9)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伞面(1)端部缝制有珠尾(11),所述延伸杆(9)端部插接在珠尾(11)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包括伞面(1)、伞骨(2)和伞棒(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棒(3)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柱(4),所述伞骨(2)端部铰接在顶柱(4)侧壁,所述伞棒(3)中间滑动连接有中盘(5),所述中盘(5)侧边铰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上端通过转轴与伞骨(2)铰接,所述伞面(1)套接在顶柱(4)上端,且所述顶柱(4)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伞面(1)外侧的伞头(7),所述伞面(1)覆盖在伞骨(2)外侧,且所述伞面(1)内侧缝制有套管(8),所述伞骨(2)插接在套管(8)中间,所述伞骨(2)端部套接有延伸杆(9),所述延伸杆(9)端部侧壁为开口结构,且所述延伸杆(9)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伞面(1)端部缝制有珠尾(11),所述延伸杆(9)端部插接在珠尾(11)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穿入伞骨结构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盘(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嘉怀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诺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