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脸盆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19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一种脸盆,包括顶部开口的盆体,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开口的顶部边沿上设置有溢出缺口,盆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溢出缺口与盆体外部相连通。在顶部边沿的外壁上可优选设置有方便使用者握捏的环形凸沿,环形凸沿的顶面与顶部边沿相平齐,与溢出缺口对应位置的环形凸沿顶面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溢出槽,溢出槽的一端开口与溢出缺口对合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脸盆水放满后溢水方向不确定,任意溢出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洗脸盆上边缘顶部设置一个溢出缺口,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识别如何摆放洗脸盆,使水从溢出缺口所在的方向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脸盆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脸盆制作技术,尤其指一种脸盆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0720169630.7名称为《一种不锈钢台盆》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台盆,包括台盆本体、排水口和水位溢出口,在台盆本体边缘设有环形水槽,环形水槽与台盆本体内侧结合处开设有水槽出水口,水槽出水口为环形,开口方向与台盆本体内侧面相切。在环形水槽上对称固设两个进水管接口,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接口套接,另一端与转接头连接。该技术提供全新的结构,改变传统的进水方式,水通过进水管流入环形水槽,在水压的作用下,水从水槽出水口流出,由于与台盆本体内侧相切的关系,水紧贴在台盆本体内侧呈整体片状流动汇集。这样就完全解决了水花四溅和水冲击盆底产生噪声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持台盆内侧的清洁,防止水污垢的产生。然而,该台盆的结构较为复杂,转接头的安装不方便,台盆整体的制作成本高,因此该台盆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避免水任意溢出的脸盆。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脸盆,包括顶部开口的盆体,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开口的顶部边沿上设置有溢出缺口,盆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溢出缺口与盆体外部相连通。作为改进,在顶部边沿的外壁上可优选设置有方便使用者握捏的环形凸沿,环形凸沿的顶面与顶部边沿相平齐,与溢出缺口对应位置的环形凸沿顶面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溢出槽,溢出槽的一端开口与溢出缺口对合相连通。进一步改进,所述溢出缺口的开口深度可优选与溢出槽的深度相同,所述溢出缺口的开口宽度与溢出槽的宽度也相同。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凸沿、环形凸沿上的溢出槽、盆体以及盆体上的溢出缺口可优选为金属、陶瓷或塑料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所述环形凸沿的厚度与盆体的厚度相同,在溢出槽对应的环形凸沿底面上设置有保持溢出槽处环形凸沿厚度的底面凸起。进一步改进,溢出缺口的开口深度与盆体高度的比值可优选为1:10。开口深度太深会影响盆体的盛水量,开口深度太浅可能由于水面张力的作用,无法实现单向溢出的要求,开口深度与盆体高度比值在1:10时能同时满足单向溢出和对盆体盛水量影响小两个条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改进,所述溢出缺口的开口深度可优选为5~15mm。进一步改进,环形凸沿的宽度可优选为10~30mm,溢出槽的宽度与盆体顶部开口的直径之比大于1:8而小于1:5。溢出槽的宽度的尺寸要求与开口深度的尺寸要求原理相同,因此溢出槽的宽度与盆体顶部开口的直径之比大于1:8而小于1:5时,能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改进,溢出槽的宽度可优选为20~50mm。进一步改进,溢出槽的宽度可优选沿远离盆体内腔的方向逐渐增大,溢出槽与溢出缺口对合处宽度最小,溢出槽的宽度最小处的宽度为20~40mm。这样能避免溢出的水流在溢出缺口处堆积,实现流畅出水,使用效果更出色。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避免水任意溢出的脸盆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脸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配料按比例混合、烘干;二、将混合后的配料送入注塑机中加热至250℃~270℃熔化,熔化后的配料由注塑机喷嘴输送至模型腔中成型,采用的模型腔包括形成盆体的主腔体和形成环形凸沿与溢出槽的辅腔体,成型时主腔体的温度保持在55℃~65℃,辅腔体的温度保持在66℃~75℃;成型时主腔体先填入熔融的配料,配料自身携带的热量会对主腔体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主腔体与辅腔体连接位置的配料受热不均匀,将辅腔体的温度设置为高于主腔体10℃左右能减少这种影响,提高环形凸沿与盆体连接的顺滑程度,产生符合要求的脸盆。三、注塑完成后,将形成的毛坯静置在模型腔中冷却30~120s;四、打开模型腔,在室温中静置1~5h后取出毛坯;五、将毛坯抛光并喷涂UV清漆,完成加工;采用的配料为65~80份ABS,20~35份PC以及0.03~0.006份的PC增韧剂,所述份为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脸盆水放满后溢水方向不确定,任意溢出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在洗脸盆上边缘顶部设置一个溢出缺口,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识别如何摆放洗脸盆,使水从溢出缺口所在的方向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6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脸盆,包括顶部开口的盆体1,在形成开口的顶部边沿上设置有溢出缺口11,盆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溢出缺口11与盆体外部相连通,向盆体1注水时,水面逐渐升高,当盆体1中的水面升高至溢出缺口11的高度时,由于存在溢出缺口11,所以水从溢出缺口11流出,这样当盆体1水快盛满时,就能知道水会从来个方向溢出。溢出缺口11的底边可以呈弧形,溢出缺口11的目的是为了让水将要从盆体中溢出时从一个确定的方向溢出,同时溢出缺口11的高度应当尽可能得小,这样盆体1能盛装尽可能多的水,因此溢出缺口11的底边呈图中所示的直线能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如图2至图5所示,第二种实施例的脸盆,包括顶部开口的盆体1,在形成开口的顶部边沿上设置有溢出缺口11,盆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溢出缺口11与盆体外部相连通,在顶部边沿的外壁上设置有方便使用者握捏的环形凸沿2,环形凸沿2的顶面与顶部边沿相平齐,与溢出缺口11对应位置的环形凸沿顶面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溢出槽21,溢出槽21的一端开口与溢出缺口11对合相连通。溢出缺口11的开口深度与溢出槽21的深度相同,所述溢出缺口11的开口宽度与溢出槽的宽度也相同。所述环形凸沿2、环形凸沿2上的溢出槽21、盆体1以及盆体1上的溢出缺口11为金属、陶瓷或塑料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所述环形凸沿2的厚度与盆体1的厚度相同,在溢出槽21对应的环形凸沿底面上设置有保持溢出槽处环形凸沿厚度的底面凸起22。溢出缺口的开口深度H1与盆体高度H2的比值为1:10。所述溢出缺口的开口深度H1为5~15mm。环形凸沿的宽度S1为10~30mm,溢出槽的宽度S2与盆体顶部开口的直径D之比大于1:8而小于1:5。溢出槽的宽度S2为20~50mm。如图6所示,第三种实施例的脸盆,包括顶部开口的盆体1,在形成开口的顶部边沿上设置有溢出缺口11,盆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溢出缺口11与盆体外部相连通,在顶部边沿的外壁上设置有方便使用者握捏的环形凸沿2,环形凸沿2的顶面与顶部边沿相平齐,与溢出缺口11对应位置的环形凸沿顶面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溢出槽21,溢出槽21的一端开口与溢出缺口11对合相连通。溢出缺口11的开口深度与溢出槽21的深度相同,所述溢出缺口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脸盆,包括顶部开口的盆体(1),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开口的顶部边沿上设置有溢出缺口(11),盆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溢出缺口(11)与盆体外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脸盆,包括顶部开口的盆体(1),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开口的顶部边沿上设置有溢出缺口(11),盆体内腔通过所述的溢出缺口(11)与盆体外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盆,其特征在于:在顶部边沿的外壁上设置有方便使用者握捏的环形凸沿(2),环形凸沿(2)的顶面与顶部边沿相平齐,与溢出缺口(11)对应位置的环形凸沿顶面上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溢出槽(21),溢出槽(21)的一端开口与溢出缺口(11)对合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脸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缺口(11)的开口深度与溢出槽(21)的深度相同,所述溢出缺口(11)的开口宽度与溢出槽的宽度也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脸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沿(2)、环形凸沿(2)上的溢出槽(21)、盆体(1)以及盆体(1)上的溢出缺口(11)为金属、陶瓷或塑料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所述环形凸沿(2)的厚度与盆体(1)的厚度相同,在溢出槽(21)对应的环形凸沿底面上设置有保持溢出槽处环形凸沿厚度的底面凸起(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脸盆,其特征在于:溢出缺口的开口深度(H1)与盆体高度(H2)的比值为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脸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缺口的开口深度(H1)为5~1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团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