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17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包括:壳体、电机、气缸、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烘干机构、第二烘干机构和收集箱,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通过此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即能提高梅菜整体的压榨脱水效果,也能同时对梅菜进行很好地烘干,且工作效率高,梅菜的干制时间短,制作出来的产品质量高,且能对梅菜进行很好地批量压榨脱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梅菜,是一道浙丽水、慈溪、余姚、绍兴地区常见的特色传统名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冬菜干、雪里蕻干之别,多系居家自制,使菜叶晾干、堆黄,然后加盐腌制,最后晒干装坛。传统梅菜的加工仍多为家庭作坊式的传统生产,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梅菜进行脱水处理,而目前常见的传统梅菜的脱水干燥多采用自然晾晒工艺,受气候条件制约,干制时间长,产品质量极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包括:壳体、电机、气缸、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烘干机构、第二烘干机构和收集箱;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内部具有第二空腔,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气缸与所述转动筒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一压板,所述转动筒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分别与所述转动筒的侧壁铰接,所述转动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若干通气孔和若干出水口,所述第一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进料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筒的两侧,且若干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转动筒靠近所述第一烘干机构或者所述第二烘干机构的侧壁上,且若干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通气孔的下方;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固定口,所述收集箱穿过所述固定口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收集箱设置于所述转动筒的下方;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对应开设。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机构为第一热风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烘干机构为第二热风机。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通气孔倾斜开设。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出水口倾斜开设,且每一所述出水口的倾斜方向与任一所述通气孔的倾斜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出水道和第二出水道,所述第一出水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出水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水管和第一集水箱,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水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水管和第二集水箱,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水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集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管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将梅菜传送至第二空腔内,当第二空腔内的梅菜堆积至靠近第一进料口或者第二进料口时,停止往第二空腔内输送梅菜,然后通过气缸驱动压板朝着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方向往下运动,与此同时,电机带动整个转动筒开始转动,值得一提的是,电机可以通过控制而进行正反转,当压板开始压榨梅菜时,打开第一烘干机构和第二烘干机构,此时,第一烘干机构和第二烘干机构所吹出的热风通过若干通气孔进入至第二空腔内,能对第二空腔内的梅菜起到很好的烘干作用,且通过压板的挤压,使得梅菜里面多余的水份能通过出水口流出第二空腔,进一步地,压榨完毕后,气缸驱动压板往回运动,此时第一烘干机构和第二烘干机构继续进行烘干,很好地保证了梅菜能充分的进行脱水。烘干结束后,通过控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向下转动,全部梅菜落至收集箱内,然后通过抽出收集箱,即可将压榨脱水完的梅菜取出。也就是说,通过此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即能提高梅菜整体的压榨脱水效果,也能同时对梅菜进行很好地烘干,且工作效率高,梅菜的干制时间短,制作出来的产品质量高,且能对梅菜进行很好地批量压榨脱水处理。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的一方向剖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的一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00、电机200、气缸300、第一传送带400、第二传送带500、第一烘干机构600、第二烘干机构700和收集箱800,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10和第二穿孔120,且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穿孔110和所述第二穿孔120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电机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外侧,且所述电机20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100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电机200的输出轴连接一转动筒210,所述转动筒210的内部具有第二空腔,所述气缸300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气缸300与所述转动筒21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气缸300的气杆驱动连接一压板310,所述转动筒210远离所述电机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底板220和第二底板230,所述第一底板220和所述第二底板230均分别与所述转动筒210的侧壁铰接,所述转动筒2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料口211、第二进料口、若干通气孔212和若干出水口213,所述第一传送带400穿过所述第一穿孔110与所述第一进料口21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500穿过所述第二穿孔120与所述第二进料口间隔设置。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传送带400和所述第二传送带500均通过一固定架对整体的位置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所述第一烘干机构600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70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烘干机构600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700设置于所述转动筒210的两侧,且若干所述通气孔212开设于所述转动筒210靠近所述第一烘干机构600或者所述第二烘干机构700的侧壁上,且若干所述出水口213位于所述通气孔212的下方,所述壳体100上还开设有固定口,所述收集箱800穿过所述固定口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收集箱800设置于所述转动筒210的下方,所述壳体100上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150和第二连通口160,所述第一连通口150和所述第二连通口160对应开设。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传送带400和第二传送带500将梅菜传送至第二空腔内,当第二空腔内的梅菜堆积至靠近第一进料口211或者第二进料口时,停止往第二空腔内输送梅菜,然后通过气缸300驱动压板310朝着第一底板220和第二底板230的方向往下运动,与此同时,电机200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气缸、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烘干机构、第二烘干机构和收集箱;/n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n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内部具有第二空腔,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气缸与所述转动筒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一压板,所述转动筒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分别与所述转动筒的侧壁铰接,所述转动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若干通气孔和若干出水口,所述第一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进料口间隔设置;/n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筒的两侧,且若干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转动筒靠近所述第一烘干机构或者所述第二烘干机构的侧壁上,且若干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通气孔的下方;/n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固定口,所述收集箱穿过所述固定口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收集箱设置于所述转动筒的下方;/n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对应开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梅菜压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气缸、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烘干机构、第二烘干机构和收集箱;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内部具有第二空腔,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气缸与所述转动筒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一压板,所述转动筒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分别与所述转动筒的侧壁铰接,所述转动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若干通气孔和若干出水口,所述第一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进料口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和所述第二烘干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筒的两侧,且若干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转动筒靠近所述第一烘干机构或者所述第二烘干机构的侧壁上,且若干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通气孔的下方;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固定口,所述收集箱穿过所述固定口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收集箱设置于所述转动筒的下方;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对应开设。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标黎美婷余书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谭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