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100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根横管以及至少三根立管,立管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立管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横管可拆卸连接,立管的中部设有至少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网状组件由横管以及与横管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构成,网状组件的横管通过卡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相邻立管的中部之间,立管和横管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构建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是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又能抵抗风浪、为鱼类和珊瑚提供庇护所的结构,同时更好的利用浅海区的光照,阳光直射或斜射时,在培育管上培育的珊瑚均可以采集到有效的光照,有利于珊瑚附着生长,有效增大珊瑚种植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珊瑚礁人工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提供鱼类生长繁殖的栖息地、保护海岸线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捞,海洋工程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近年来珊瑚礁面临着衰退的风险,即珊瑚覆盖率大幅下降,近海渔业资源减少、海岸线侵蚀严重。因此,对海洋珊瑚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刻不容缓。就目前而言,珊瑚移植是当前应用于珊瑚礁生态修复最为广泛的技术,以无性出芽为方式的珊瑚移植(珊瑚种植),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且可以快速增加珊瑚的数量。但现有的珊瑚种植技术缺乏合理的科学管理及科学安排,具体如种植装置结构不够优化、方法使用不当、采光不够全面等,都降低了珊瑚种植的繁殖率和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包括若干根横管以及至少三根立管,所述立管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立管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横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立管的中部设有至少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所述网状组件由横管以及与所述横管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构成,所述网状组件的横管通过卡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相邻所述立管的中部之间,所述立管和横管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优选地,所述构顶组件为一个多通连接件,所述多通连接件的通数与所述立管的数量一致;或者,所述构顶组件设置成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层,所述构顶组件由横管相接设置而成,所述构顶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立管顶部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网状组件为两层,其中一层网状组件的培育管上设有用于固定珊瑚的固定部。优选地,所述横管和/或立管采用铝镁合金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一个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连接件左右两端连接横管,所述三通连接件上端连接立管。优选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开口的环形卡头以及设置在环形卡头开口两边的半圆形固定头,所述立管夹紧在环形卡头中,两个半圆形固定头中间可穿插入横管的端部,两个半圆形固定头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紧固。优选地,所述立管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角度为45°~8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立管和横管组建成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的主架固定于海中。2)在主架上设置至少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3)将珊瑚固定在网状组件上进行培育。优选地,在步骤2)中,网状组件设置为三层,其中,块状珊瑚培育在上层,叶状珊瑚培育在中层,枝状珊瑚培育在下层。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横管和/或立管采用铝镁合金材料制成。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通过构建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实际上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又能抵抗风浪、为鱼类和珊瑚提供庇护所的结构,同时更好的利用浅海区的光照,阳光直射或斜射时,在培育管上培育的珊瑚均可以采集到有效的光照,有利于珊瑚附着生长,有效增大珊瑚种植面积。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且可以快速增加珊瑚的数量,同时可规模化开展珊瑚种苗培育,培养出大量移植个体,并可在移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珊瑚的组织损伤,有助于被移植的珊瑚适应新的环境和繁殖,提高修复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简图;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包括六根横管1以及三根立管2,立管2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因为立管2为三根,因此,构顶组件3为一个三通连接件,用于将三根立管2的顶部连接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点上。相邻的两根立管2的底部通过连接件4与横管1可拆卸连接,容易理解,三根立管2组成的主架底部需要三根横管1,连接件4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螺纹卡箍或者活动卡扣等等,立管2的中部设有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5,网状组件5由横管1以及与横管1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6构成,网状组件5的横管1通过卡接件7可拆卸连接在相邻两根立管2的中部之间,容易理解,这一层网状组件5页需要三根横管1构成,每一根横管1上都设置培育管6,培育管6上固定有珊瑚,卡接件7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螺纹卡箍或者活动卡扣等等,这里,将立管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角度设置为50°。立管2和横管1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本实施例中即为一个三棱锥形。通过构建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实际上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又能抵抗风浪、为鱼类和珊瑚提供庇护所的结构,同时更好的利用浅海区的光照,阳光直射或斜射时,在培育管6上培育的珊瑚均可以采集到有效的光照,有利于珊瑚附着生长,有效增大珊瑚种植面积。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且可以快速增加珊瑚的数量,同时可规模化开展珊瑚种苗培育,培养出大量移植个体,并可在移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珊瑚的组织损伤,有助于被移植的珊瑚适应新的环境和繁殖,提高修复的成功率。本技术适用于底质类型多为砂质、泥质的珊瑚礁区环境,同时还可以实现退化、贫瘠珊瑚礁区的空间修复,在实际使用中可把各个零部件运至目标海域之后再进行组装,节省空间和高昂的海上运费成本。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包括十二根横管1以及四根立管2,立管2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因为立管2为四根,因此,构顶组件3为一个四通连接件,用于将四根立管2的顶部连接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点上。相邻的两根立管2的底部通过连接件4与横管1可拆卸连接,容易理解,四根立管2组成的主架底部需要四根横管1,连接件4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螺纹卡箍或者活动卡扣等等,立管2的中部设有两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5,网状组件5由横管1以及与横管1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6构成,网状组件5的横管1通过卡接件7可拆卸连接在相邻两根立管2的中部之间,容易理解,一层网状组件5也需要四根横管1构成,两层则共需要八根横管,每一根横管1上都设置培育管6,培育管6上固定有珊瑚,为了有效固定珊瑚,其中一层网状组件的培育管6上设有用于固定珊瑚的固定部(图中未示出),固定部可以是绳索或者托台等,卡接件7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螺纹卡箍或者活动卡扣等等,这里,将立管2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角度设置为55°。立管2和横管1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这里即为一个四棱锥形。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包括十六根横管1以及四根立管2,立管2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构顶组件3设置成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层,构顶组件3由四根横管1相接设置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横管以及至少三根立管,所述立管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立管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横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立管的中部设有至少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所述网状组件由横管以及与所述横管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构成,所述网状组件的横管通过卡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相邻所述立管的中部之间,所述立管和横管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横管以及至少三根立管,所述立管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立管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横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立管的中部设有至少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所述网状组件由横管以及与所述横管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构成,所述网状组件的横管通过卡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相邻所述立管的中部之间,所述立管和横管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顶组件为一个多通连接件,所述多通连接件的通数与所述立管的数量一致;或者,所述构顶组件设置成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层,所述构顶组件由横管相接设置而成,所述构顶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立管顶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组件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晶晶张欣陈创坤李长青刘亚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