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士松专利>正文

双翻斗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09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翻斗流量计。它包括三角形盛水室、转轴、支架、永磁铁、开关、计量调节座和进水管,三角形盛水室为两个,上、下安装,下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小于上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上、下三角形盛水室通过涓流管、集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的盛水室下部再连通一个小盛水室,制作方便,结构简单;通过小盛水室进行二次计量,检测准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量计,适用于气象、水文、环保等领域对水量的监测。
技术介绍
在气象、水文、环保等领域对水量的监测时通常利用的是翻斗流量计,它具有工作原理简单,便于遥控等优点,但其缺点在于一次降雨结束后,盛水室一侧就剩有残留水,其重量不足以使盛水室再发生翻转,剩水也就不可能流出而进行计量,从而增加了计量误测,达不到检测实际水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计量准确的流量计。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双翻斗流量计包括三角形盛水室、转轴、支架、永磁铁、开关、计量调节座和进水管,三角形盛水室为两个,上、下安装,下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小于上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上、下三角形盛水室通过涓流管、集水管通连。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原有的盛水室下部再连通一个小盛水室,制作方便,结构简单;2、通过小盛水室进行二次计量,水流量的计量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检测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上面三角形盛水室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上、下三角形盛水室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双翻斗流量计的上部由上三角形盛水室1、转轴2、支架3、永磁铁4、开关5、计量调节座6和进水管7连接组成,上三角形盛水室1分为左右两室、中间用隔板隔开,进水管7的轴线与转轴2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三角形盛水室1的底部与转轴2活动连接。如图3所示,双翻斗流量计的下部连接下三角形盛水室1,下三角形盛水室1的体积小于上三角形盛水室1的体积,其安装方式与上三角形盛水室1相同,上、下三角形盛水室1通过涓洗管8、集水管9通连,涓洗管8为两根,分别与上三角形盛水室1的左、右室通连,两涓洗管8与集水管9通连,集水管9再与下三角形盛水室1通连。上三角形盛水室的底部活动安装转轴2上,为不稳定平衡结构,在未进水之前,上三角形盛水室1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底部一端靠在计量调节座6上,另一端悬空,当水流经进水管7注入上三角形盛水室悬空一侧后,水面逐渐上升,整个上三角形盛水室1的重心向悬空一方移动,当重心越过转轴2后,上三角形盛水室1就发生翻转,永磁铁4从开关5处擦过,于是开关5闭合一次,产生一个正脉冲信号,输入数据采集器或单片机,对上三角形盛水室完成一次计量过程。由于上三角形盛水室1与下三角形盛水室1通连,上三角形盛水室1中的残留水流入下三角形盛水室1中,下三角形盛水室1根据同样的原理对残留水进行计量,从而达到对整个水量进行精确测量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双翻斗流量计,包括三角形盛水室、转轴、支架、永磁铁、开关、计量调节座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盛水室为两个,上、下安装,下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小于上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上、下三角形盛水室通过涓流管、集水管通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翻斗流量计。它包括三角形盛水室、转轴、支架、永磁铁、开关、计量调节座和进水管,三角形盛水室为两个,上、下安装,下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小于上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上、下三角形盛水室通过涓流管、集水管连通。本技术在原有的盛水室下部再连通一个小盛水室,制作方便,结构简单;通过小盛水室进行二次计量,检测准确。文档编号G01F11/10GK2819179SQ200520033510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阮士松 申请人:阮士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翻斗流量计,包括三角形盛水室、转轴、支架、永磁铁、开关、计量调节座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盛水室为两个,上、下安装,下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小于上面的三角形盛水室的体积,上、下三角形盛水室通过涓流管、集水管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士松
申请(专利权)人:阮士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