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食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08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猪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食槽,包括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下底组成的槽体;第三侧壁与安装台连接;槽体和安装台上端设有盖体;第二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滑槽,第四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和滑槽;第一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上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上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一皮带轮;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横杆;横杆上设有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下端设有清洗刷;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驱动电机上设有第二皮带轮;两皮带轮由皮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食槽
本技术属于生猪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猪食槽。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作为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品,多年来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消费比重占肉类总消费量的60%以上。人们对猪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养猪业蓬勃发展。猪食槽是生猪养殖中所需的设备。现有的猪食槽清洗起来比较费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猪食槽,用以提高清洗的方便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猪食槽,包括槽体、安装台和盖体,所述槽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下底组成;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和安装台上;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一滑槽,所述第四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所述横杆的下端设置有清洗刷;所述第一链轮、第三链轮和第五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第四链轮和第六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猪食槽中,优选地,所述槽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在本技术提供的猪食槽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槽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上设置有固定孔。在本技术提供的猪食槽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分隔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槽体上设置了横杆,横杆的下端设了清洗刷,横杆通过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实现了自动对槽体进行清洗的目的,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方便性,降低了劳动强度。在盖体上设置了分隔杆,可以防止猪只横站入槽体内,对猪食造成污染,保证了猪只的健康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安装台,2-盖体,3-第一侧壁,4-第二侧壁,5-第三侧壁,6-第四侧壁,7-下底,8-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一滑槽,11-第三支撑块,12-第四支撑块,13-第二滑槽,14-第一旋转轴,15-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第二旋转轴,18-第三链轮,19-第四链轮,20-第一皮带轮,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槽,23-横杆,24-第五链轮,25-第六链轮,26-清洗刷,27-第一链条,28-第二链条,29-驱动电机,30-第二皮带轮,31-皮带,32-进水管,33-出水管,34-截止阀,35-固定脚,36-固定孔,37-分隔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猪食槽,如图1至4所示,包括槽体、安装台1和盖体2,槽体是由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第三侧壁5、第四侧壁6和下底7组成的;安装台1与第三侧壁5连接(如图1所示,安装台1设置在槽体的左侧);盖体2设置在槽体和安装台1上,是通过螺栓固定在槽体和安装台1上的;在第二侧壁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和第一滑槽10,在第四侧壁6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支撑块11、第四支撑块12和第二滑槽13;在第一支撑块8和第四支撑块12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4,在第一旋转轴14上设置有第一链轮15和第二链轮16;在第二支撑块9和第三支撑块11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7,在第二旋转轴17上设置有第三链轮18、第四链轮19和第一皮带轮20;在第一滑槽10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21,在第二滑槽13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22;在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上固定设置有横杆23,在横杆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链轮24和第六链轮25,在横杆23的下端设置有清洗刷26;清洗刷26用于刷洗槽体。第一链轮15、第三链轮18和第五链轮24通过第一链条27转动连接;第二链轮16、第四链轮19和第六链轮25通过第二链条28转动连接;在安装台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9,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30;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30通过皮带31转动连接。为了方便向槽体内加水和将清洗后的水从槽体内排出,在槽体上设置有进水管32和出水管33,在出水管33上设置有截止阀34。为了对猪食槽进行更好地固定,防止被猪拱翻,在槽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脚35,在固定脚35上设置有固定孔36。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36将猪食槽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防止猪横着站入槽体,将猪食弄脏,在盖体2上设置有分隔杆3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对槽体进行清洗的,通过进水管32向槽体内注入清洗水,启动驱动电机29,驱动电机29带动第二旋转轴17转动,第二旋转轴17带动第一链条27和第二链条28转动,从而牵引横杆23运动,清洗刷26对槽体内进行刷洗。驱动电机29交替正反转,可以使清洗刷26在槽体内来回运动,从而将槽体清洗干净。打开截止阀34后可以清洗的水进行排放。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食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安装台和盖体,所述槽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下底组成;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和安装台上;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一滑槽,所述第四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所述横杆的下端设置有清洗刷;所述第一链轮、第三链轮和第五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第四链轮和第六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食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安装台和盖体,所述槽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下底组成;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和安装台上;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一滑槽,所述第四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上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银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旺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