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亚娟专利>正文

一种小麦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05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麦滴灌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右侧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逆水阀,所述逆水阀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水表,所述水表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主控制阀,所述主控制阀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肥料添加装置,所述肥料添加装置右侧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右侧连接有多个滴灌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废料添加装置,可以将肥料通过加料口加入配料罐,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与观察块,根据水位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农药量,不会造成洒药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滴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箭、滴头、滴灌带或其他孔口式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现有的滴灌装置大多只用于农作物的滴灌,不能同时给农作物进行添加除草剂等农药,还需要人工去喷洒,费时费力,少部分可以添加农药的装置,往往由于滴灌装置对农药的喷洒不够均匀,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同时滴灌带由于开设有滴口,容易被泥土堵塞,导致滴口不通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麦滴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小麦滴灌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右侧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逆水阀,所述逆水阀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水表,所述水表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主控制阀,所述主控制阀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肥料添加装置,所述肥料添加装置右侧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右侧连接有多个滴灌带。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水箱、过滤板和配重环,所述水箱的上下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水箱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水箱的顶部与底部的横截面积,所述过滤板表面开设有孔径大小相同的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结构与所述水箱的截面结构相同,所述过滤板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水箱中部的截面面积且小于所述水箱顶部与底部的横截面积,所述配重环固定焊接于所述过滤板顶部表面中央,且所述过滤板为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肥料添加装置包括储水罐、配料罐、观察窗、观察块、加料口与加料阀,所述加压泵的右侧通过水管连接于所述储水罐,所述观察窗开设于所述储水罐下方表面,所述观察块位于所述储水罐顶部,且所述观察窗与所述观察块均为透明结构,所述配料罐连接于所述储水罐顶部中央位置,且所述观察块位于所述配料罐右侧,所述加料口位于所述配料罐顶部,且所述加料阀位于所述配料罐右侧表面。优选的,所述滴灌带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滴灌带均垂直活动连接于所述主水管,所述滴灌带表面开设有滴口,且所述滴口位于所述滴灌带内腔的一侧贴附有棉层,且所述滴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主水管与所述滴灌带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小麦滴灌装置,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有的废料添加装置,可以将肥料通过加料口加入配料罐,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后可以通过滴灌带进行滴灌,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与观察块,可以观察储水罐内的水位情况,根据水位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添加的农药量,不会造成洒药不均匀的情况,且观察方便、结构清晰,省时省力。2、本技术设有的滴灌带,通过主水管对滴灌带供水,滴灌带内腔位于滴口的位置设有棉层,不影响滴灌带对外滴灌,却可以防止泥土堵塞管道,省去了工作人员检查、清理堵塞管道的时间,给工作人员的滴灌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小麦滴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小麦滴灌装置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小麦滴灌装置的滴灌带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水泵;3、逆水阀;4、压力表;5、水表;6、主控制阀;7、加压泵;8、主水管;9、滴灌带;10、水箱;11、过滤板;12、配重环;13、储水罐;14、配料罐;15、观察窗;16、观察块;17、加料口;18、加料阀;19、滴口;20、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小麦滴灌装置,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右侧连接有水泵2,水泵2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逆水阀3,逆水阀3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压力表4,压力表4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水表5,水表5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主控制阀6,主控制阀6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7,加压泵7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肥料添加装置,肥料添加装置右侧连接有主水管8,主水管8右侧连接有多个滴灌带9。过滤装置包括水箱10、过滤板11和配重环12,水箱10的上下截面为圆形结构,水箱10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水箱10的顶部与底部的横截面积,过滤板11表面开设有孔径大小相同的多个过滤孔,过滤板11的结构与水箱10的截面结构相同,过滤板11的截面面积大于水箱10中部的截面面积且小于水箱10顶部与底部的横截面积,配重环12固定焊接于过滤板11顶部表面中央,且过滤板11为可拆卸结构;可以过滤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进入主水管8与滴灌带9,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同时,过滤板11上设有配重环12,使过滤板11不会浮起,且容易拿出清理上面的杂物。肥料添加装置包括储水罐13、配料罐14、观察窗15、观察块16、加料口17与加料阀18,加压泵7的右侧通过水管连接于储水罐13,观察窗15开设于储水罐13下方表面,观察块16位于储水罐13顶部,且观察窗15与观察块16均为透明结构,配料罐14连接于储水罐13顶部中央位置,且观察块16位于配料罐14右侧,加料口17位于配料罐14顶部,且加料阀18位于配料罐14右侧表面;可以将肥料通过加料口17加入配料罐14,与储水罐13内的水混合后可以通过滴灌带9进行滴灌,通过设置的观察窗15与观察块16,可以观察储水罐13内的水位情况,根据水位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添加的农药量,不会造成洒药不均匀的情况,且观察方便。滴灌带9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滴灌带9均垂直活动连接于主水管8,滴灌带9表面开设有滴口19,且滴口19位于滴灌带9内腔的一侧贴附有棉层20,且滴口19的数量为多个;滴灌带9内腔位于滴口19的位置设有棉层20,不影响滴灌带9对外滴灌,却可以防止泥土堵塞管道,省去了工作人员检查、清理堵塞管道的时间。主水管8与滴灌带9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以使管道密封性良好,不会造成漏水。具体使用时,将进水管1一端插入水源内,打开水泵2,水泵2吸水,通过压力表4与水表5可以观察水的压力与流量,水表5右侧连接的主控制阀6可以控制水的启动与停止,通过其右侧的过滤装置,可以过滤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进入主水管8与滴灌带9,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同时,过滤板11上设有配重环12,使过滤板11不会浮起,且容易拿出清理上面的杂物,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滴灌装置,包括进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右侧连接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逆水阀(3),所述逆水阀(3)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压力表(4),所述压力表(4)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水表(5),所述水表(5)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主控制阀(6),所述主控制阀(6)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7),所述加压泵(7)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肥料添加装置,所述肥料添加装置右侧连接有主水管(8),所述主水管(8)右侧连接有多个滴灌带(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滴灌装置,包括进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右侧连接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逆水阀(3),所述逆水阀(3)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压力表(4),所述压力表(4)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水表(5),所述水表(5)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主控制阀(6),所述主控制阀(6)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7),所述加压泵(7)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肥料添加装置,所述肥料添加装置右侧连接有主水管(8),所述主水管(8)右侧连接有多个滴灌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水箱(10)、过滤板(11)和配重环(12),所述水箱(10)的上下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水箱(10)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水箱(10)的顶部与底部的横截面积,所述过滤板(11)表面开设有孔径大小相同的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11)的结构与所述水箱(10)的截面结构相同,所述过滤板(11)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水箱(10)中部的截面面积且小于所述水箱(10)顶部与底部的横截面积,所述配重环(12)固定焊接于所述过滤板(11)顶部表面中央,且所述过滤板(1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刘亚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