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03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温室本体一侧向下挖墙体处的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地面通道蓄热层和预制顶部通风窗,所述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包括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空气流道和保温承重板,所述保温承重板固定于温室本体上,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三者依次间隔设置且间隙形成空气流道,黏土卵石板设于保温承重板上,铜合金相变材料板设于地面上,所述可推拉保温板可滑动的设于保温承重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能量时间转移应用,并调节温室内部环境温度,提升温室通风换气效果,排出室内多余热湿量,改善温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
本技术涉及温室控温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
技术介绍
温室,分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多种类型,是一种封闭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温室内形成区别于外界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的小气候环境,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对于作物的生长尤为重要。在夏热冬冷地区塑料大棚广泛存在,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滞后,单存依靠结构简易的大棚和设施未必能够满足作物周年种植的环境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基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天炎热、冬天较寒冷的自然气候特点,以营造热环境良好的薄膜温室为目标,为实现作物周年高效、高质生产,提供一种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实现能量时间转移应用,并调节温室内部环境温度,提升温室通风换气效果,排出室内多余热湿量,改善温室环境。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温室本体一侧向下挖墙体处的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地面通道蓄热层和预制顶部通风窗,所述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包括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空气流道和保温承重板,所述保温承重板固定于温室本体上,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三者依次间隔设置且间隙形成空气流道,黏土卵石板设于保温承重板上,铜合金相变材料板设于地面上,所述可推拉保温板可滑动的设于保温承重板上;所述保温承重板和黏土卵石板均与地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铜合金相变材料板与保温承重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地面通道蓄热层由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和卵石层组成。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可推拉保温板与温室外部水平地面之间的间隙为室外侧风口,高度为0.3m;所述黏土卵石板与温室内部地面之间的间隙为室内侧风口,高度为0.15m。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地面通道蓄热层铺设在温室本体中部人行通道中间,铜合金相变材料板敷设在下层,卵石层铺设在上层。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铜合金相变材料板由中空的箱体和填充于箱体内部的有机相变材料制成,所述箱体采用铜合金制成,有机相变材料为石蜡。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可推拉保温板的材料为聚氨酯泡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温室下挖,结构稳固,减少了温室受风雨面积,提高了温室的安全与稳定性;采用半地下形式,有效规避太阳长时间持续照射,避免热量在温室内部积聚,从结构上调控改善温室内部热环境;在温室内部应用潜热和显热蓄热材料,提升了温室的蓄热能力,避免温室热量流失,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组合式自然通风降温散热除湿效果明显,提升温室通风换气效果,排出室内多余热湿量,改善温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铜合金相变材料板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2.地面通道蓄热层,3.黏土卵石板,4.铜合金相变材料板,5.可推拉保温板,6.空气流道,7.保温承重板,8.卵石层,9.预制顶部通风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温室本体一侧向下挖墙体处的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1、地面通道蓄热层2和预制顶部通风窗9,所述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1包括黏土卵石板3、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可推拉保温板5、空气流道6和保温承重板7。保温承重板7固定于温室本体上,黏土卵石板3、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可推拉保温板5三者依次间隔设置且间隙形成空气流道6,黏土卵石板3设于保温承重板7上,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设于地面上,所述可推拉保温板5可滑动的设于保温承重板7上;所述保温承重板7和黏土卵石板3均与地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与保温承重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地面通道蓄热层2由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和卵石层8组成。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由中空的箱体和填充于箱体内部的有机相变材料制成,所述箱体采用铜合金制成,有机相变材料为石蜡。可推拉保温板5与温室外部水平地面之间的间隙为室外侧风口,高度为0.3m;所述黏土卵石板3与温室内部地面之间的间隙为室内侧风口,高度为0.15m。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1主要承担通风、蓄热及保温作用。夏秋季,天气炎热,自然环境温度高,温室由于温室作用和太阳照射内部温度较高。此时,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内的石蜡吸收贮存热量,以减少热量积聚,降低温室温度;空气流道6借助风压和热压作用为温室通风换气,排除室内多余热量,引入新空气,降低空气湿度,防止室温峰值过高。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与空气流道6共同发挥作用,营造温室夏季舒适生长环境。春冬季,天气较寒冷,室外温度低,温室不断遭受冷空气侵害,在这期间闭合可推拉保温板5,切断温室内外空气流通,避免温室热量散失;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发挥相变过程蓄放热特性,白天太阳升起光照大地,环境温度升高,吸收贮存热量;夜晚气温降低,石蜡液-固相变释放热量,维持温室热环境。黏土卵石板3四季功效相同,即发挥显热贮存、白天能量移峰、夜晚热量补给作用。地面通道蓄热层2铺设在温室本体中部人行通道中间,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敷设在下层,卵石层8铺设在上层。地面通道蓄热层2同为温室热储存装置,夏秋季集热降温,春冬季蓄热保温。上层卵石层8为显热蓄热层,除承重外,在夜晚室温降低时释放白天储存热量,当显热释放完全后发挥热过渡作用,即下层铜合金相变材料板4释放潜热,卵石层8暂时储存为显热,稍后释放,避免潜热释放速度过快,使热量均匀缓慢释放。可推拉保温板5的材料为聚氨酯泡沫。预制顶部通风窗9用于温室通风降温除湿,夏秋季节常开,同空气流道6组成室内外空气风压和热压循环环路,形成室内外空气环流,源源不断带走室内多余热量和湿气;春冬季常闭,以避免冷空气侵入,但在室内空气质量不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时,可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温室本体一侧向下挖墙体处的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地面通道蓄热层和预制顶部通风窗,所述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包括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空气流道和保温承重板,所述保温承重板固定于温室本体上,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三者依次间隔设置且间隙形成空气流道,黏土卵石板设于保温承重板上,铜合金相变材料板设于地面上,所述可推拉保温板可滑动的设于保温承重板上;所述保温承重板和黏土卵石板均与地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铜合金相变材料板与保温承重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地面通道蓄热层由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和卵石层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温室本体一侧向下挖墙体处的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地面通道蓄热层和预制顶部通风窗,所述下挖组合墙体功能风道包括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空气流道和保温承重板,所述保温承重板固定于温室本体上,黏土卵石板、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可推拉保温板三者依次间隔设置且间隙形成空气流道,黏土卵石板设于保温承重板上,铜合金相变材料板设于地面上,所述可推拉保温板可滑动的设于保温承重板上;所述保温承重板和黏土卵石板均与地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铜合金相变材料板与保温承重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地面通道蓄热层由铜合金相变材料板和卵石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下挖式相变防过热控温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坤王柏超李栋吴声东邓赟李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华赣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