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7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顶部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警示牌,支架包括横向板、竖向杆和螺杆,螺杆顶部和竖向杆底部转动连接,螺杆穿过并和横向板螺纹配合;横向板端部开设水平的滑槽且滑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动杆,警示板两端分别和滑动杆以及竖向杆端部铰接;支撑柱包括顶部和柱一和底部的柱二,柱一顶部和支架连接,柱二设置在底座中;柱二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活动槽,柱一通过活动槽和柱二滑动相连,活动槽两侧开设有和外部连通的一形孔,柱一两侧安装有紧固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进行警示牌高度和倾斜角度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
本技术涉及交通道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公路项目的延伸,很多公路已进入到自然气候、交通情况和地质地形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地区车辆如果发生故障,如果不进行合适的处理,很容易引起车祸甚至连环车祸的发生,当车辆在公路上发生故障时,最好离开车道并寻求帮助,要求车辆必须开启警示灯,并在车辆的后方100米处放置交通警示标志,以警示经过后方的车辆,防止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2690222Y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的一种车用道路交通标志,由标志面、支撑柱和固定装置组成,标志面为三角形,支撑柱的一端与标志面顶角固定连接,另一端以及标志面的另外两个角上分别设有固定装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常用的交通警示标志为可放置在地面上的三角警示牌,普遍存在着高度不够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后方的车辆忽略掉三角警示牌,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三角警示牌的倾斜角度无法进行调节,即使人为将三角警示牌放到高处,也无法保证三角警示牌能够合理的反射光线,发挥三角警示牌的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警示标志,具有便于进行高度和倾斜角度调节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顶部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警示牌,支架包括横向板、竖向杆和螺杆,螺杆顶部和竖向杆底部转动连接,螺杆穿过并和横向板螺纹配合;横向板端部开设水平的滑槽且滑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动杆,警示板两端分别和滑动杆以及竖向杆端部铰接;支撑柱包括顶部和柱一和底部的柱二,柱一顶部和支架连接,柱二设置在底座中;柱二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活动槽,柱一通过活动槽和柱二滑动相连,活动槽两侧开设有和外部连通的一形孔,柱一两侧安装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穿过一形孔和柱一螺纹配合,紧固螺钉的螺帽和柱二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支架的结构进行警示牌的安装,在需要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时候,转动横向板上的螺杆,螺杆会相对横向板发生竖直移动,螺杆顶部和竖向杆进行转动连接,在螺纹杆转动时会带动竖向杆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竖向杆顶部和警示牌进行转动连接,竖向杆移动时会带动警示牌发生角度改变,同时警示牌带动滑动杆进行滑动,实现了警示牌的角度改变,将支撑柱的结构设置为杆一和杆二相互配合,旋松紧固螺钉,可以沿着一形孔进行柱一的高度调节,柱一的高度调节之后,会带动支架和警示牌的高度改变,实现了对警示牌的高度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滑槽侧面设置有弹簧槽,弹簧槽中滑动安装有弹簧块,弹簧槽中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弹簧块和弹簧槽的槽底,弹簧块端部延伸至弹簧槽外部并和滑动杆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弹簧槽和弹簧块的结构,弹簧块可以在弹簧槽中移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弹簧块的端部延伸至弹簧槽外并和滑动杆的端部抵接,实现了对滑动杆的定位效果,实现了警示牌角度的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弹簧块端部设置为半球形,弹簧块端部设置为半球形,弹簧槽顶部开设有和外部连通的条形孔,弹簧块顶部设置有拉杆,拉杆延伸至条形孔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块设置为半球状的结构,在将滑动杆送入到滑槽中时,滑动杆会挤压弹簧块的端部,使得弹簧块进入到弹簧槽中,便于将滑动杆安装进滑槽中;增加了条形孔和拉杆的结构,在进行倾斜角度调节时,可以通过拉动拉杆的方式带动弹簧块移动,便于进行滑动杆的滑动以及倾斜角度的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柱二底部设置有转盘,底座中开设有容纳转盘的容纳槽,柱二通过转盘和底座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柱二底部的转盘结构,通过转盘可以和底座进行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转动支撑柱的方式进行支撑柱和支架的转动,实现支架和警示牌的角度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底座上设置有两处定位螺钉,定位螺钉和底座螺纹配合并延伸至容纳槽中和转盘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两处定位螺钉的结构,在将支撑柱旋转到合适的角度之后,通过将定位螺钉旋紧,可以进行转盘以及支撑柱的位置固定,完成警示牌的角度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警示牌内部空心设置并安装有LED灯,警示牌远离支架的侧面为透明塑料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LED灯的结构,使得警示牌除了反射光线外,还具有自主发光的效果,提升了警示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底座四角处设置有凸块,凸块竖直向下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贯穿底座,通孔处活动安装有地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底座上的凸块和地钉的结构,当底座放置的地方土质较为松软时,可以将地钉插入到地面下,便于进行底座的位置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使用了支架的结构进行警示牌的安装,进行支架上螺杆的转动可以进行警示牌倾斜角度的调节,将支撑柱设置为柱一和柱二配合的结构,便于进行支撑柱的高度调节,从而实现对警示牌的高度调节;增加了柱二底部的转盘结构,用于和底座进行转动连接,可以进行支撑柱以及警示牌的角度调节,同时增加了底座上的定位螺钉用于进行角度调节后支撑柱的位置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横向板结构断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地钉;12、太阳能电板;2、支撑柱;21、柱一;22、柱二;23、一形孔;24、紧固螺钉;25、活动槽;26、转盘;27、定位螺钉;3、横向板;31、螺杆;32、竖向杆;33、滑槽;34、弹簧槽;35、弹簧块;36、复位弹簧;37、条形孔;38、拉杆;4、警示牌;41、LED灯;5、滑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包括底座1、连接在底座1上的支撑柱2、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顶部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警示牌4,支架包括横向板3、竖向杆32和螺杆31,螺杆31顶部和竖向杆32底部转动连接,螺杆31穿过横向板3并和横向板3螺纹配合。参照图1、图2,在底座1四角处成型有凸块,凸块竖直向下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贯穿底座1,通孔处活动安装有竖直的地钉11,当底座1放置的地方土质较为松软时,可以将地钉11插入到地面下,便于进行底座1的位置固定。参照图1、图2,横向板3端部开设水平的滑槽33且滑槽33中滑动安装有滑动杆5,警示板两端分别和滑动杆5以及竖向杆32端部铰接,警示牌4两端的铰接处转动中心线均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支撑柱2包括顶部和柱一21和底部的柱二22,柱一21顶部和横向板3固定连接,柱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柱(2)、设置在支撑柱(2)顶部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警示牌(4),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横向板(3)、竖向杆(32)和螺杆(31),螺杆(31)顶部和竖向杆(32)底部转动连接,螺杆(31)穿过横向板(3)并和横向板(3)螺纹配合;横向板(3)端部开设水平的滑槽(33)且滑槽(33)中滑动安装有滑动杆(5),警示板两端分别和滑动杆(5)以及竖向杆(32)端部铰接;支撑柱(2)包括顶部和柱一(21)和底部的柱二(22),柱一(21)顶部和支架连接,柱二(22)设置在底座(1)中;柱二(22)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活动槽(25),柱一(21)通过活动槽(25)和柱二(22)滑动相连,活动槽(25)两侧开设有和外部连通的一形孔(23),柱一(21)两侧安装有紧固螺钉(24),紧固螺钉(24)穿过一形孔(23)和柱一(21)螺纹配合,紧固螺钉(24)的螺帽和柱二(22)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柱(2)、设置在支撑柱(2)顶部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警示牌(4),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横向板(3)、竖向杆(32)和螺杆(31),螺杆(31)顶部和竖向杆(32)底部转动连接,螺杆(31)穿过横向板(3)并和横向板(3)螺纹配合;横向板(3)端部开设水平的滑槽(33)且滑槽(33)中滑动安装有滑动杆(5),警示板两端分别和滑动杆(5)以及竖向杆(32)端部铰接;支撑柱(2)包括顶部和柱一(21)和底部的柱二(22),柱一(21)顶部和支架连接,柱二(22)设置在底座(1)中;柱二(22)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活动槽(25),柱一(21)通过活动槽(25)和柱二(22)滑动相连,活动槽(25)两侧开设有和外部连通的一形孔(23),柱一(21)两侧安装有紧固螺钉(24),紧固螺钉(24)穿过一形孔(23)和柱一(21)螺纹配合,紧固螺钉(24)的螺帽和柱二(2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自发光交通示警标志,其特征在于:滑槽(33)侧面设置有弹簧槽(34),弹簧槽(34)中滑动安装有弹簧块(35),弹簧槽(34)中设置有复位弹簧(36),复位弹簧(36)两端分别连接弹簧块(35)和弹簧槽(34)的槽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德育曹艳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路桥方舟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