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两段传送带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的相机;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相机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上,所述相机通过水平移动座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本申请通过调整相机和反光镜之间的水平距离,配合反光镜的俯仰角度的调整,从传送带的缝隙得到最佳的包裹底面信息的扫读效果,解决了包裹条码常常在包裹的底面而难以被扫描识别的问题。整个扫码过程不需要人工翻转包裹和人工扫描,避免二次扫码或遗漏扫码,提高了扫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物流领域为了对包裹进行跟踪和管理,需要对每件包裹扫码。在使用过程中,包裹条码常常在包裹的底面而难以被识别,快递分拣员必须手动将包裹的面单翻正,以使底部的条码被手持式扫描器或自动扫码设备识别。快递站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包裹,每个包裹都需要扫描记录,仅靠快递分拣员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容易出现扫码遗漏或信息扫描不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能够实现对包裹底面的自动扫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两段传送带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的相机;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相机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上,所述相机通过水平移动座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优选地,所述相机能通过所述反光镜的反射来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信息。优选地,所述缝隙远小于包裹的长度或宽度。优选地,所述相机的镜头的中轴线经所述反光镜反射后穿过所述缝隙。优选地,两段所述传送带呈“一”字排列,且两段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优选地,两段所述传送带均为低速传送,每个传送带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传动。优选地,所述反光镜通过调节轴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上。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座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固定相机的横梁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的一端,反光镜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的另一端;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朝向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穿过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啮合。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座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固定相机的横梁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的一端,反光镜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的另一端;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固定连接一竖直移动杆,所述竖直移动杆的底端设有朝向驱动电机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设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与螺纹孔啮合,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更优选地,两根滑动轨道上开设有U形滑槽,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U形滑块,U形滑块与滑动轨道的U形滑槽配合滑动。更优选地,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传送带、所述相机、所述水平移动座的驱动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外部触发单元,所述外部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由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来调整其发光角度和发光亮度。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还设有多个能对包裹拍照并能调节角度的相机。更优选地,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设置在一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横跨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更优选地,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呈角度地设置在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的垂直面上,和/或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呈角度地设置在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的水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通过设置水平移动座来调整相机和反光镜之间的水平距离,配合反光镜的俯仰角度的调整,从两段传送带的缝隙可以得到最佳的包裹底面信息的扫读效果,解决了包裹条码常常在包裹的底面而难以被扫描识别的问题;通过反光镜成像原理采集图像,可以增加相机的拍摄角度,避免拍摄死角的产生。整个扫码过程不需要人工翻转包裹和人工扫描,避免二次扫码或遗漏扫码,提高了扫码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的水平移动座的俯视图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的示意图。图例说明: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缝隙;4、相机;5、反光镜;6、水平移动座;601、滑动轨道;602、竖直移动杆;603、螺杆;604、驱动电机;605、横梁。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分别位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呈“一”字排列,且两段传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两段传送带均为低速传送,每个传送带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传动。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之间设有缝隙3,所述缝隙3远小于包裹的长度或宽度,以避免包裹运动至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的相邻边缘时发生掉落。所述缝隙3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5,所述反光镜5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5的相机4,所述相机4能通过所述反光镜5的反射来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信息。所述相机4的镜头的中轴线经所述反光镜5反射后穿过所述缝隙3。所述反光镜5和所述相机4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6上,所述相机4通过水平移动座6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5。所述反光镜5通过调节轴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上6。通过设置水平移动座6来调整相机4和反光镜5之间的水平距离,配合反光镜5的俯仰角度的调整,从两段传送带的缝隙3可以得到最佳的包裹底面信息的扫读效果;通过反光镜5成像原理采集图像,可以增加相机4的拍摄角度,避免拍摄死角的产生。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动座6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601;固定相机4的横梁605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601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601的一端,反光镜5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601的另一端。所述横梁605的中部的下方固定连接一竖直移动杆602,所述竖直移动杆602的底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设有一螺杆603,所述螺杆603的螺纹与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两段传送带之间设有缝隙;/n所述缝隙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的相机;/n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相机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上,所述相机通过水平移动座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两段传送带之间设有缝隙;
所述缝隙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的相机;
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相机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上,所述相机通过水平移动座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远小于包裹的长度或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传送带均为低速传送,每个传送带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通过调节轴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座包括:
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
固定相机的横梁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的一端,反光镜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朝向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连接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穿过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琦,沈古文,宋长元,
申请(专利权)人: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