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及电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664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及电缆,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缆芯由动力线芯、地线芯、半导电垫芯和填充绞合而成,缆芯外是外护套,所述动力线芯为三根,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以及非金属屏蔽层,绝缘层挤包在动力线芯导体外层,非金属屏蔽层绕包在绝缘层外,所述地线芯为一根,地线芯包括地线芯导体,所述地线芯导体外挤包半导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抗撕裂性能强、线芯之间抗冲击和挤压能力强,绝缘强度高,不易发生短路故障等缺陷,漏电易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及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具体是指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及电缆。
技术介绍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加速了煤炭采掘业的发展,显示了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因此,加快煤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行业对各种煤矿用电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保障采煤安全,对煤矿用电缆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是煤炭工业不可缺少的配套产品,现有的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抗撕裂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使用寿命短,而且线芯之间抗机械冲击和挤压性能差,绝缘强度低,易发生短路故障,漏电不易检测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抗撕裂性能强、线芯之间抗冲击和挤压能力强,绝缘强度高,不易发生短路故障等缺陷,漏电易检测的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以及漏电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源和保护电阻,所述检测电源的正极连接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不动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输入端钢针和输入端线夹,所述输入端线夹夹在被测电缆的线芯导体上,所述输入端钢针插入到被测电缆的半导电垫层内,所述线芯导体一端连接输入端线夹,另一端连接输出端线夹,所述半导电垫层一端连接输入端钢针,另一端连接输出端钢针,所述输出端钢针连接到第一电流表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端线夹连接到第二电流表的输入端,第一电流表和第二电流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不动端上,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连接保护电阻的一端,保护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检测电源的负极。所述线芯导体为被测电缆的动力线芯导体或地线芯导体,所述半导电垫层为被测电缆的半导电垫芯。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缆芯由动力线芯、地线芯、半导电垫芯和填充绞合而成,缆芯外是外护套,所述动力线芯为三根,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以及非金属屏蔽层,绝缘层挤包在动力线芯导体外层,非金属屏蔽层绕包在绝缘层外,所述地线芯为一根,地线芯包括地线芯导体,所述地线芯导体外挤包半导电层。所述动力线芯导体采用退火裸软铜导体,退火裸软铜导体单丝直径0.30~0.50mm,采用同向绞合制作而成。所述非金属屏蔽层采用0.09~0.29mm的半导电带绕包制成,其搭盖率为21~24%。所述地线芯的直径为动力线芯直径的0.75~1倍。所述半导电层由氯化聚乙烯橡胶和导电炭黑等配合剂共混改性而成,20℃时体积电阻率为60~100Ω•cm。所述半导电垫芯在20℃时体积电阻率为60~100Ω•cm,半导电垫芯外径为动力线芯直径的0.466~0.523倍。所述的绝缘层采用两种及以上的乙丙橡胶共混改性得到的材料,经电子加速器辐照,辐照剂量为11.1~15.5MRa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动力线芯的导体及地线芯的导体由多根较细的退火裸铜单线同向绞合而成,从而增强了动力线芯的导体及地线芯的导体的柔软性、耐弯曲性。2、本技术的动力线芯的绝缘采用两种及以上的乙丙橡胶共混改性得到的材料,经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提高了乙丙橡胶材料的交联密度,抗撕裂性能强、线芯之间抗冲击和挤压能力强,绝缘强度高,不易发生短路故障。动力线芯非金属屏蔽层为半导电带绕包结构,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3、本技术地线芯的直径为动力线芯直径的0.75~1倍,可避免因地线芯截面偏小而在使用过程中受力不均的缺陷。4、本技术的地线芯及垫芯采用了高导电率的半导电材料,提高了漏电检测灵敏度,电缆的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5、本技术的漏电检测装置,通过单刀双掷开关的操作能够根据电流表的数据变化快速的进行漏电检测的判断,提高漏电检测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800,所述缆芯由动力线芯、地线芯、半导电垫芯200和填充400绞合而成,缆芯外是外护套800,所述动力线芯为三根,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100、绝缘层300以及非金属屏蔽层500,绝缘层300挤包在动力线芯导体100外层,非金属屏蔽层500绕包在绝缘层300外,所述地线芯为一根,地线芯包括地线芯导体700,所述地线芯导体700外挤包半导电层600。所述动力线芯导体100采用退火裸软铜导体,退火裸软铜导体单丝直径0.30~0.50mm,采用同向绞合制作而成。所述非金属屏蔽层500采用0.09~0.29mm的半导电带绕包制成,其搭盖率为21~24%。所述地线芯的直径为动力线芯直径的0.75~1倍。所述半导电层600由氯化聚乙烯橡胶和导电炭黑等配合剂共混改性而成,20℃时体积电阻率为60~100Ω•cm。所述的半导电垫芯200是由氯化聚乙烯橡胶和导电炭黑等配合剂共混改性后挤出制成,所述半导电垫芯200在20℃时体积电阻率为60~100Ω•cm,半导电垫芯200外径为动力线芯直径的0.466~0.523倍。本技术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环境温度下限为-25℃。如图2所示,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源1和保护电阻2,所述检测电源1的正极连接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3的动端,第一单刀双掷开关3的两个不动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输入端钢针4和输入端线夹5,所述输入端线夹5夹在被测电缆6的线芯导体7上,所述输入端钢针4插入到被测电缆6的半导电垫层8内,所述线芯导体7一端连接输入端线夹5,另一端连接输出端线夹10,所述半导电垫层8一端连接输入端钢针4,另一端连接输出端钢针9,所述输出端钢针9连接到第一电流表11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端线夹10连接到第二电流表12的输入端,第一电流表11和第二电流表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13的两个不动端上,第二单刀双掷开关13的动端连接保护电阻2的一端,保护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到检测电源1的负极。所述线芯导体7为被测电缆6的动力线芯导体100或地线芯导体700,所述半导电垫层8为被测电缆6的半导电垫芯200。本技术的动力线芯的导体及地线芯的导体由多根较细的退火裸铜单线同向绞合而成,从而增强了动力线芯的导体及地线芯的导体的柔软性、耐弯曲性。动力线芯的绝缘采用两种及以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源(1)和保护电阻(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源(1)的正极连接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3)的动端,第一单刀双掷开关(3)的两个不动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输入端钢针(4)和输入端线夹(5),所述输入端线夹(5)夹在被测电缆(6)的线芯导体(7)上,所述输入端钢针(4)插入到被测电缆(6)的半导电垫层(8)内,所述线芯导体(7)一端连接输入端线夹(5),另一端连接输出端线夹(10),所述半导电垫层(8)一端连接输入端钢针(4),另一端连接输出端钢针(9),所述输出端钢针(9)连接到第一电流表(11)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端线夹(10)连接到第二电流表(12)的输入端,第一电流表(11)和第二电流表(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13)的两个不动端上,第二单刀双掷开关(13)的动端连接保护电阻(2)的一端,保护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到检测电源(1)的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源(1)和保护电阻(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源(1)的正极连接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3)的动端,第一单刀双掷开关(3)的两个不动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输入端钢针(4)和输入端线夹(5),所述输入端线夹(5)夹在被测电缆(6)的线芯导体(7)上,所述输入端钢针(4)插入到被测电缆(6)的半导电垫层(8)内,所述线芯导体(7)一端连接输入端线夹(5),另一端连接输出端线夹(10),所述半导电垫层(8)一端连接输入端钢针(4),另一端连接输出端钢针(9),所述输出端钢针(9)连接到第一电流表(11)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端线夹(10)连接到第二电流表(12)的输入端,第一电流表(11)和第二电流表(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13)的两个不动端上,第二单刀双掷开关(13)的动端连接保护电阻(2)的一端,保护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到检测电源(1)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导体(7)为被测电缆(6)的动力线芯导体(100)或地线芯导体(700),所述半导电垫层(8)为被测电缆(6)的半导电垫芯(200)。


3.一种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义何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瑞奇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