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602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半密闭爆发器,涉及发射包覆药中止燃烧破孔率的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半密闭爆发器本体,泄压塞体、控压螺栓以及控压组件,半密闭爆发器本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室,半密闭爆发器本体上同时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容置腔室的爆破孔;控压螺栓沿着泄压塞体的轴向部分旋拧进入泄压塞体的内部,控压组件包覆于控压螺栓的端部,且同时位于泄压塞体的内部;泄压塞体通过半密闭爆发器本体的开口端部分旋拧入半密闭爆发器本体,泄压塞体上设置第一容置孔,第一容置孔位于容置腔室的内部且与容置腔室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速燃药除了能够放置于容置腔室内,还能置于第一容置孔内,增加了半密闭爆发器的包覆药粒的装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半密闭爆发器
本技术涉及发射药包覆药中止燃烧破孔率的测试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半密闭爆发器。
技术介绍
目前,检测破孔率的试验装置是中止燃烧测定装置,即半密闭爆发器。半密闭爆发器为定容、耐高压的容器,主要由半密闭爆发器本体、点火螺栓塞体、专用螺栓塞体以及附件组成。其方法原理为:在半密闭爆发器本体的一端设有泄压孔,泄压孔中放有一定厚度的控压挡片,当爆发器的压力达到该控压挡片承受压力极限时,控压挡片破裂使爆发器瞬间泄压。在半密闭爆发器试验中,利用速燃药燃烧产生的燃气作用于被测包覆药表面;同时,在包覆药和速燃药高温气体作用下,控压挡片受到瞬时剪切力瞬间被破坏,本体内燃烧着的包覆药随同高压气体一起喷出;由于迅速降压,部分包覆药表面显露出来(破孔)后中止燃烧。回收中止燃烧的药粒以观察燃烧的中间状态及界面粘接强度,统计破孔率来评价包覆药包覆层质量。目前存在以下问题:试验过程时装填密度过大,包覆药共装了15粒,速燃药共装了20g,由于装满了药室,导致点火塞体装配时出现包覆药药包破损现象,进而影响了点火可靠性,且本体仅装15粒包覆药,样品破孔率采集数据较少。因此如何通过对泄压塞体结构改进,增加其装填密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半密闭爆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半密闭爆发器的泄压结构装填密度有限,导致样品破孔采集数据较少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包括半密闭爆发器本体,泄压塞体、控压螺栓以及控压组件,其中: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室,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上同时设置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容置腔室的爆破孔;所述控压螺栓沿着所述泄压塞体的轴向部分旋拧进入所述泄压塞体的内部,所述控压组件包覆于所述控压螺栓的端部,且同时位于所述泄压塞体的内部;所述泄压塞体通过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的开口端部分旋拧入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所述泄压塞体上设置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容置孔位于所述容置腔室的内部且与所述容置腔室贯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孔设置为锥形孔。优选地,所述锥形孔的大半径端远离所述控压螺栓。优选地,所述控压螺栓上设置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容置孔沿着所述控压螺栓的轴向设置,且从所述控压螺栓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端。优选地,所述第二容置孔设置为锥形孔。优选地,所述锥形孔的大半径端远离所述泄压塞体。优选地,所述控压组件包括剪切环和控压挡片,所述剪切环套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孔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控压螺栓的端部,所述控压挡片固定于所述剪切环上,且覆盖所述剪切环。优选地,所述控压挡片的直径与所述剪切环的外径相等。优选地,所述控压挡片设置为45#钢片。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该种新型半密闭爆发器主要由半密闭爆发器本体、泄压塞体、控压螺栓以及控压组件构成,同传统的半密闭爆发器相比,本技术在泄压塞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孔,第一容置孔位于容置腔室的内部,并且与容置腔室贯通,即速燃药除了能够放置于容置腔室内,还能够放置于第一容置孔内,增加了半密闭爆发器包覆药粒的装填量,例如,由原来的15颗包覆药增加到20颗包覆药,爆破孔相应的也增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新型半密闭爆发器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泄压塞体和控压螺栓结合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泄压塞体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控压螺栓的剖视图。其中,图1-图4:100、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1、容置腔室;102、爆破孔;200、泄压塞体;201、第一容置孔;300、控压螺栓;301、第二容置孔;302、控压组件;3021、控压挡片;3022、剪切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新型半密闭爆发器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泄压塞体和控压螺栓结合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泄压塞体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控压螺栓的剖视图。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泄压塞体200、控压螺栓300以及控压组件302。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是一种定容、耐高压的容器,用于盛放速燃药和包覆药。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泄压塞体200、控压螺栓300以及控压组件302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室101,容置腔室101沿着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的轴向设置,容置腔室101从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的端部延伸至内部,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上同时设置有连通外界与容置腔室101的爆破孔10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上爆破孔102的数量大于传统的半密闭爆发器的爆破孔的数量,例如爆破孔由570孔增加到760孔。控压螺栓300沿着泄压塞体200的轴向部分旋拧进入泄压塞体200的内部,如图1和图2所示,控压组件302包覆于控压螺栓300的端部,且同时位于泄压塞体200的内部,控压组件302在速燃药高温气体作用下,控压组件302受到瞬间剪切力,瞬间被破坏,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内燃烧着的包覆药随同高压气体一起喷出。泄压塞体200通过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的开口端部分旋拧入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如图1所示,泄压塞体200部分置于容置腔室101内,如图3所示,泄压塞体200上设置第一容置孔201,第一容置孔201位于容置腔室101的内部且与容置腔室101贯通。具体地,为了增大速燃药的塞入量,第一容置孔201设置为锥形孔,如图1和图2所示,锥形孔的大半径端远离控压螺栓300。本技术第一容置孔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泄压塞体(200)、控压螺栓(300)以及控压组件(302),其中:/n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室(101),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上同时设置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容置腔室(101)的爆破孔(102);/n所述控压螺栓(300)沿着所述泄压塞体(200)的轴向部分旋拧进入所述泄压塞体(200)的内部,所述控压组件(302)包覆于所述控压螺栓(300)的端部,且同时位于所述泄压塞体(200)的内部;/n所述泄压塞体(200)通过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的开口端部分旋拧入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所述泄压塞体(200)上设置第一容置孔(201),所述第一容置孔(201)位于所述容置腔室(101)的内部且与所述容置腔室(101)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泄压塞体(200)、控压螺栓(300)以及控压组件(302),其中:
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室(101),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上同时设置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容置腔室(101)的爆破孔(102);
所述控压螺栓(300)沿着所述泄压塞体(200)的轴向部分旋拧进入所述泄压塞体(200)的内部,所述控压组件(302)包覆于所述控压螺栓(300)的端部,且同时位于所述泄压塞体(200)的内部;
所述泄压塞体(200)通过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的开口端部分旋拧入所述半密闭爆发器本体(100),所述泄压塞体(200)上设置第一容置孔(201),所述第一容置孔(201)位于所述容置腔室(101)的内部且与所述容置腔室(101)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孔(201)设置为锥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半密闭爆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的大半径端远离所述控压螺栓(300)。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川频李幼临李纯志毛长勇杨晓瑜万兵郭任飞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