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46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辉石焙料混酸料焙烧装置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钢带窑,包括钢制输送带、焙烧炉和上料组件。焙烧炉内部的内壁设置有电热丝。焙烧炉两端各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输送带穿设于焙烧炉。上料组件设置于进料口外部并位于输送带上方。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斗和下料控制板。上料斗底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控制板设置有过料孔。下料控制板可滑动的设置于上料斗的下方。下料控制板还设置有驱动过料孔连通下料口的弹性件。下料控制板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有铺料板。铺料板较低的一端向进料口处延伸并靠近输送带上表面。铺料板能够将锂辉石焙料混酸料铺平于输送带表面,并通过铺料板控制下料口开放的大小,进而控制混酸料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窑
本技术涉及锂辉石焙料混酸料焙烧装置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带窑。
技术介绍
锂辉石是生产碳酸锂等产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锂辉石焙料进行酸化焙烧。现有技术中,锂辉石需经过回转窑焙烧,得到焙料,焙料细磨后与硫酸混合,得到混酸料,混酸料在钢带窑中进行焙烧。使用时,将锂辉石焙料混酸料均匀放置于钢制输送带并跟随输送带进入焙烧炉焙烧。现有技术的钢带窑向输送带放置锂辉石焙料混酸料时无法保证混酸料均匀的铺设于输送带,影响焙烧均匀性,焙烧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带窑,其能够将锂辉石焙料混酸料均匀的平铺于输送带表面,使得焙烧更加均匀。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带窑,包括钢制输送带、焙烧炉和上料组件;所述焙烧炉内部为焙烧室;所述焙烧室内壁设置有若干电热丝;所述焙烧炉两端各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送带穿设于所述焙烧炉;所述输送带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外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外部;所述上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外部并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其特征是: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斗和下料控制板;所述上料斗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控制板设置有过料孔;所述下料控制板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上料斗的下方,以使所述下料控制板可滑动至遮挡所述下料口或通过所述过料孔连通所述下料口;所述下料控制板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料孔连通所述下料口的弹性件;所述下料控制板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有铺料板;所述铺料板较低的一端向所述进料口处延伸并靠近所述输送带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设置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焙烧室顶壁和侧壁均设置有电热丝。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电热丝分为若干组,每组所述电热丝各设置有一个温控调节器。进一步地,焙烧室内壁为不锈钢板。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斗下方设置有控制板容置腔;所述下料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控制板容置腔内部;所述控制板容置腔相对的两侧壁均配合所述下料控制板设置有一个滑槽,以使所述下料控制板的两侧各容置于一个滑槽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焙烧室顶部设置有排风道;所述焙烧室的顶壁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排风道的排风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锂辉石焙料混酸料放置于上料斗内部。上料斗内部的混酸料经下料口掉落至输送带表面,随后,混酸料跟随输送带进入焙烧室进行焙烧。当混酸料跟随输送带移动时,铺料板将混酸料抹平于输送带表面。当输送带表面的混酸料累积过多时,混酸料给铺料板较大的阻力,进而推动下料控制板使得下料控制板移动至下料口下方而封堵下料口。当铺料板下方的锂辉石焙料混酸料较少时,混酸料给铺料板的阻力减小,使得下料控制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返回,进而打开下料口,使得混酸料快速下落至输送带表面。这就使得下料控制板能够根据输送带的速度自动调整下料量,进而使得锂辉石焙料混酸料均匀的铺设于输送带的表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钢带炉的示意图;图2为下料控制板与控制板容置腔配合的示意图。图标:1-输送带,2-焙烧炉,21-焙烧室,211-排风孔,212-排风道,22-电热丝,23-进料口,24-出料口,3-上料组件,31-上料斗,311-下料口,32-下料控制板,321-过料孔,322-拉伸弹簧,323-铺料板,33-控制板容置腔,33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带窑,包括钢制输送带1、焙烧炉2和上料组件3。焙烧炉2内部为焙烧室21。焙烧室21内壁设置有若干电热丝22。焙烧炉2两端各设置有进料口23和出料口24。输送带1穿设于焙烧炉2。输送带1一端设置于进料口23外部,另一端设置于出料口24外部。输送带1经过焙烧室21。上料组件3设置于进料口23外部并位于输送带1上方。上料组件3包括上料斗31和下料控制板32。上料斗31底部设置有下料口311,下料控制板32设置有过料孔321。下料控制板32可滑动的设置于上料斗31的下方实际中,上料斗31下方设置有控制板容置腔33。下料控制板32设置于控制板容置腔33内部。控制板容置腔33相对的两侧壁均配合下料控制板32设置有一个滑槽331,以使下料控制板32的两侧各容置于一个滑槽331并能够沿滑槽331滑动。下料控制板32可滑动至遮挡下料口311或者滑动至过料孔321连通下料口311。下料控制板32靠近进料口23的一端设置有铺料板323。铺料板323倾斜向下设置,铺料板323较低的一端向进料口23处延伸并靠近输送带1上表面。铺料板323的较低的一端距离输送带1表面的距离即为锂辉石焙料混酸料平铺的厚度。下料控制板32还设置有驱动过料孔321连通下料口311的弹性件。实际中,弹性件为拉伸弹簧322。拉伸弹簧322的一端连接下料控制板32远离铺料板32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容置腔33的内壁。本实施例的钢带窑使用时,锂辉石焙料混酸料放置于上料斗31内部。上料斗3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带窑,包括钢制输送带(1)、焙烧炉(2)和上料组件(3);所述焙烧炉(2)内部为焙烧室(21);所述焙烧室(21)内壁设置有若干电热丝(22);所述焙烧炉(2)两端各设置有进料口(23)和出料口(24);所述输送带(1)穿设于所述焙烧炉(2);所述输送带(1)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料口(23)外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出料口(24)外部;所述上料组件(3)设置于所述进料口(23)外部并位于所述输送带(1)上方;其特征是:所述上料组件(3)包括上料斗(31)和下料控制板(32);所述上料斗(31)底部设置有下料口(311),所述下料控制板(32)设置有过料孔(321);所述下料控制板(32)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上料斗(31)的下方,以使所述下料控制板(32)可滑动至遮挡所述下料口(311)或通过所述过料孔(321)连通所述下料口(311);所述下料控制板(32)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料孔(321)连通所述下料口(311)的弹性件;/n所述下料控制板(32)靠近所述进料口(23)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有铺料板(323);所述铺料板(323)较低的一端向所述进料口(23)处延伸并靠近所述输送带(1)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窑,包括钢制输送带(1)、焙烧炉(2)和上料组件(3);所述焙烧炉(2)内部为焙烧室(21);所述焙烧室(21)内壁设置有若干电热丝(22);所述焙烧炉(2)两端各设置有进料口(23)和出料口(24);所述输送带(1)穿设于所述焙烧炉(2);所述输送带(1)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料口(23)外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出料口(24)外部;所述上料组件(3)设置于所述进料口(23)外部并位于所述输送带(1)上方;其特征是:所述上料组件(3)包括上料斗(31)和下料控制板(32);所述上料斗(31)底部设置有下料口(311),所述下料控制板(32)设置有过料孔(321);所述下料控制板(32)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上料斗(31)的下方,以使所述下料控制板(32)可滑动至遮挡所述下料口(311)或通过所述过料孔(321)连通所述下料口(311);所述下料控制板(32)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料孔(321)连通所述下料口(311)的弹性件;
所述下料控制板(32)靠近所述进料口(23)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有铺料板(323);所述铺料板(323)较低的一端向所述进料口(23)处延伸并靠近所述输送带(1)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开林霍立明袁亮米永强黄民忠任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致远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