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46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烘干机,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风道结构导致烘干机换热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风道结构包括加热风道和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整体呈环形沿所述加热风道截面的圆周分布,环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翅片能够对通过所述加热风道的气流进行360度全方位加热,提高了换热能力,避免了现有结构换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烘干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烘干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烘干机的制造技术越来越完备,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现有的烘干机内部换热器普遍采用一排翅片或L型翅片结构与风机相对进行换热,但是上述一排翅片或L型翅片结构与风机相对,在气流通路中翅片会阻挡气流,导致风速场不均匀使换热性能变差,且一排翅片或L型翅片结构只能通过平面结构的翅片对空气进行加热,不能够360度加热空气,降低了换热能力;同时该种结构使静压损失比较大,导致主电机功耗比较大,从而加剧整机能耗;同时当前烘干机还存在低负荷需求,而机组换热能力不足导致正常运行时低压偏低,很容易出现低压等故障,无法实现低负荷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烘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风道结构导致烘干机换热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加热风道和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整体呈环形沿所述加热风道截面的圆周分布,环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翅片能够对通过所述加热风道的气流进行360度全方位加热。一种烘干机,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其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具有以上所述的风道结构。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内设置有送风风机。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回风挡板,所述回风挡板与所述壳体形成与回风系统相连通的回风空间。可选地,所述回风挡板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回风挡板能够在所述壳体内沿所述风道结构长度方向滑动。可选地,烘干机还包括新风腔体,所述新风腔体设置于所述换热器进口端。可选地,所述新风腔体侧壁安装有新风风机提供新风。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换热器的开启数量,能够实现烘干机的多级输出。可选地,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控制组件为至少一个二通阀,用来控制四个所述换热器的启停。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和第三二通阀,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通管路串联形成的第一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通管路串联形成的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制冷剂流通管路并联,其中,所述第一二通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流通管路中,所述第二二通阀安装于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流通管路中,所述第三二通阀安装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并联制冷剂流通管路的支路中。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加热风道和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整体呈环形沿所述加热风道截面的圆周分布,环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翅片能够对通过所述加热风道的气流进行360度全方位加热,提高了换热能力,避免了现有结构换热能力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烘干机内机的第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烘干机内机的第一角度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烘干机内机的第二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烘干机内机的第二角度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换热器进气端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道结构;2、出风组件;3、送风风机;4、回风挡板;5、壳体;6、回风空间;7、新风腔体;8、新风风机;9、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1、第三换热器;12、第四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1,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加热风道和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整体呈环形沿所述加热风道截面的圆周分布,环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翅片能够对通过所述加热风道的气流进行360度全方位加热。上述的风道结构1能够使通过加热风道的气流在其圆形截面内360度全方位加热,提高了换热能力,避免了现有结构换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本技术中的风道结构1与风机相对,在气流通路中翅片不会阻挡气流,不会使风速场不均匀而导致换热性能变差,也不会使系统内存在较大的静压损失而导致主电机功耗比较大,不会加剧整机能耗。一种烘干机,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包括壳体5及设置于其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具有以上所述的风道结构1。上述烘干机的换热器中具备截面为圆形的风道结构1,空气经过风道结构1加热并通过出风组件2排放到室内进行烘干工作,其中风道结构1能够使流通于风道结构1内的空气在一定长度的风道导程内360度全方位加热,提高了烘干机的换热能力,也没有翅片阻挡气流,不会使风速场不均匀而导致换热性能变差,同时也不会使系统内存在较大的静压损失而导致主电机功耗较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风道结构1内设置有送风风机3。本技术所述风道结构1内设置有送风风机3,当风道结构1为多个时能够保证空气均匀流通于风道结构1,使风道结构1能够充分发挥换热性能。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回风挡板4,所述回风挡板4与所述壳体5形成与回风系统相连通的回风空间6。本技术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回风挡板4,所述回风挡板4与所述壳体5形成与回风系统相连通的回风空间6,回风空间6位于风道结构1的外壁外侧,风道结构1内用于加热从室外吸入的气流,回风空间6用于加热从回风系统吸入的室内已经加热的气流并通过风道结构1的外壁加热,降低整机能耗。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回风挡板4与所述壳体5滑动连接,所述回风挡板4能够在所述壳体5内沿所述风道结构1长度方向滑动,用来改变回风空间6的大小以及回风空间6所占用的风道结构1的外壁面积,当回风空间6较小时,所占用的风道结构1外壁的面积较小,对回风空间6内通过的空气加热程度较小,而当回风空间6较大时,占用的风道结构1的外壁面积较大,对回风空间6内通过的空气加热程度较大,可分别真对不同的加热需求。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烘干机还包括新风腔体7,所述新风腔体7设置于所述换热器进口端。本技术烘干机还包括新风腔体7,所述新风腔体7设置于所述换热器进口端,通过新风腔体7和回风空间6能够保证进风全程通过加热区域,实现进风均匀加热。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新风腔体7侧壁安装有新风风机8提供新风。本技术所述新风腔体7侧壁安装有新风风机8提供新风,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风道和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整体呈环形沿所述加热风道截面的圆周分布,环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翅片能够对通过所述加热风道的气流进行360度全方位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风道和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整体呈环形沿所述加热风道截面的圆周分布,环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翅片能够对通过所述加热风道的气流进行360度全方位加热。


2.一种烘干机,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其内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内设置有送风风机。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回风挡板,所述回风挡板与所述壳体形成与回风系统相连通的回风空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挡板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回风挡板能够在所述壳体内沿所述风道结构长度方向滑动。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烘干机还包括新风腔体,所述新风腔体设置于所述换热器进口端。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南庆陈必奎胡乾龙何建发钟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