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排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640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排烟系统,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安装于建筑物的若干油烟管道,油烟管道远离建筑物的一端连通有排烟管,排烟管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器,过滤器位于顶层的油烟管道的上方,过滤器包括固定连接于排烟管内部的过滤筒,过滤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筒内填充有滤料,过滤筒的上端开设有通孔;通过排烟管以及过滤器的设置,使得室内的油烟通过油烟管道时能够由排烟管进行收集,并经过过滤器之后进行排放,有利于更好地减少油烟在排放时其含有的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不易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排烟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排烟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居民居住场所的油烟管道都是直接连通到外界,长期以来,建筑居民区的油烟都是无组织排放,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通常未经任何处理后就排放到大气中,不仅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污染,而且油烟中所含的大量碳氢化合物排放到大气后极易与其他尘埃混合形成可吸入颗粒物,破坏大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排烟系统,具有更好地使油烟排放于大气时其含有的有害物质含量减少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排烟系统,包括安装于建筑物的若干油烟管道,所述油烟管道远离建筑物的一端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顶层的所述油烟管道的上方,所述过滤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烟管内部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筒内填充有滤料,所述过滤筒的上端开设有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油烟通过油烟管道排出时,由于油烟管道与排烟管相连通,使得油烟集中收集于排烟管内,由于排烟管内设置有过滤器,且过滤器内填充有滤料,使得油烟在排出排烟管时能够经过过滤网,从而在滤料中进行过滤,进而使得滤料对油烟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有利于更好地使油烟从排烟管排出后其含有的有害物质降低;通过排烟管以及过滤器的设置,使得在从室内排放出的油烟能够由排烟管进行集中收集,进而由过滤器进行过滤,有利于提高对室内油烟排放时进行处理的效率,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筒沿平行于所述排烟管轴向的截面为锥形结构设置,所述排烟管的内壁沿周向固定连接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有收集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筒沿平行于排烟管轴向的截面设置为锥形结构,使得在油烟进行过滤之后,部分油烟冷凝后形成油滴,从而沿过滤筒的内侧壁掉落于导油槽内,由于导油槽开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连通有收集装置,使得油滴从导油槽内通过出油口由收集装置进行收集,从而使得排烟管内能够减少油烟的凝结,有利于排烟管的长期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槽的底面朝向所述出油口倾斜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油槽的底面朝向出油口倾斜设置,使得油滴掉落于导油槽内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油滴集中流向出油口,从而使得油滴不易凝结于导油槽内,有利于更好地对油滴进行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固定连接有通断阀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滴从出油口出来时,经过出油管后集中由收集箱进行收集,由于收集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且出油管上设置有通断阀门,使得在收集箱对油滴收集至一定量时,通过打开通断阀门,从而将收集箱内的油进行排出处理,有利于收集箱对油滴的多次收集,且便于对收集的油进行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的顶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沿竖直方向上贯通有若干第一气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收集箱的顶端铰接有盖板,使得在收集箱内的油排出之后,能够定期将盖板打开,从而对收集箱内进行清洗,进而使得收集箱内的油滴不易堆积于收集箱的内壁;同时,由于第一气孔的设置,使得收集箱能够与大气进行连通,从而能够保持收集箱内空气的流通,使得收集箱在存放油滴不易产生难闻气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烟管的出口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排烟管靠近底端的侧壁沿周向贯通有第二气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烟管的出口设置负压风机,并在排烟管的底端贯通有第二气孔,使得排烟管的内部能够保持空气的流通,且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排烟管的内部形成负压区,有利于从油烟管道排出的油烟能够更快地进行过滤排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烟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排烟管进行清洁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位于所述过滤筒的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洗装置的设置,使得在排烟管使用一定时间之后,能够通过清洗装置对排烟管的内部进行清洗,从而使得堆积于排烟管内壁的部分油滴进行清理,有利于保持排烟管内壁的清洁,防止油滴的堆积量逐渐增加,影响排烟管对油烟的收集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建筑物顶端的水箱以及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排烟管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建筑的底端设置水箱,使得水箱能够盛放特定的清洗液,通过水泵以及喷头的设置,使得在水泵开机之后,喷头能够在清洗时对排烟管的内壁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对排烟管内壁的清洁更加干净,同时对排烟管的清洗也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烟管道朝向所述排烟管向下倾斜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油烟管道朝向排烟管倾斜设置,使得在对排烟管进行清洗时,清洗液不易流入油烟管道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排烟管以及过滤器的设置,使得室内的油烟通过油烟管道时能够由排烟管进行收集,并经过过滤器之后进行排放,有利于更好地减少油烟在排放时其含有的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不易对空气造成污染;2.通过导油槽以及收集装置的设置,使得沿过滤筒内壁流下的油滴能够掉落于导油槽内,从而由出油口流向收集装置内进行收集,有利于更好地对油滴进行收集;3.通过负压风机以及第二气孔的设置,使得在负压风机启动后,排烟管内部形成负压区,外界空气经过第二气孔流向排气管内部,同时排烟管内部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油烟处理的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突出排烟管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建筑物;11、油烟管道;2、排烟管;21、导管;22、负压风机;23、第二气孔;24、排水管;25、控制阀门;3、过滤器;31、过滤筒;32、过滤网;33、滤料;34、通孔;4、导油槽;41、出油口;5、收集装置;51、排油管;52、收集箱;53、盖板;54、第一气孔;55、出油管;56、通断阀门;6、清洗装置;61、水箱;62、水泵;63、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建筑排烟系统,结合图1和图3,包括安装于建筑物1的若干油烟管道11,油烟管道11远离建筑物1的一端连通有排烟管2,油烟管道11朝向排烟管2向下倾斜设置,排烟管2远离地面的一端垂直连通有导管21,导管21的管口朝向建筑物1,导管21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22,排烟管2靠近地面的端部的侧壁沿周向贯通有第二气孔23;排烟管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器3,过滤器3位于顶层油烟管道11的上方。在负压风机22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排烟系统,包括安装于建筑物(1)的若干油烟管道(11),其特征是:所述油烟管道(11)远离建筑物(1)的一端连通有排烟管(2),所述排烟管(2)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烟管(2)内部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筒(31),所述过滤筒(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2),所述过滤筒(31)内填充有滤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烟系统,包括安装于建筑物(1)的若干油烟管道(11),其特征是:所述油烟管道(11)远离建筑物(1)的一端连通有排烟管(2),所述排烟管(2)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排烟管(2)内部用于对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筒(31),所述过滤筒(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2),所述过滤筒(31)内填充有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筒(31)沿平行于排烟管(2)轴向的截面为锥形结构设置,所述排烟管(2)的内壁沿周向固定连接有导油槽(4),所述导油槽(4)远离建筑物(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41),所述出油口(41)连通有收集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排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油槽(4)的底面朝向所述出油口(41)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排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收集装置(5)包括一端与所述出油口(41)连通的排油管(51),所述排油管(51)的另一端连通有收集箱(52),所述收集箱(52)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冬妮叶汉吴蓉琨毕雪梅赵凌燕叶超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