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26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减震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与减震平台配合能有效对运输过程中的车载仪器进行减震,结构紧凑体积小,不会占用过多车内空间,保证车载仪器平稳运输。上述减震器包括减震上架、减震下架以及连接所述减震上架和所述减震下架的减震连杆,所述减震下架与车厢底面固定,所述减震上架与车载仪器一体连动,所述减震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上架、所述减震下架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连接,所述减震连杆与所述减震上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减震上架的水平晃动减震的减震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减震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车载减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VOC检测仪是用于检测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专用精密仪器,设备自重在300kg左右,高度在1.5m左右。在运输VOC检测仪的路途中,难以避免的会发生车辆刹车、转弯、颠簸等情况,此时检测仪会产生较大惯性和震动,很容易造成损伤,直接影响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减震器是一种为加速车架、车身及车载物震动的衰减,以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的装置。现有的减震器大多针对汽车车体减震而设计,结构复杂,不能直接用于车载仪器的减震。因此,如何恰当的配置减震装置、提高车载精密仪器的稳定性、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引起的震动,成为了精密仪器车辆运输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减震固定架,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889643U中公开了一种专用车载仪器减震固定架,涉及减震设备与设施,包括墙体,墙体上设有固定块且两者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块与支撑块A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角块固定,支撑块A与支撑块B连接,支撑块B上连接有防震装置,防震装置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内部固定有仪器机体,所述的支撑块A与减震器一端连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减震器另一端与墙体相接触。这种减震固定架体积大,占用车内空间多,使用时需要与车体进行复杂安装,而且通过固定座夹持固定仪器设备的方式不牢靠,容易发生仪器设备脱落的意外,可靠性差。此外,这种减震固定架采用的减震器是弹簧式减震器,虽然当车体颠簸震动时,弹簧能吸收一部分震动,但由于弹簧自身的往复运动,对仪器设备的平稳性恢复并无太大帮助,因此这减震器对车载仪器的减震效果是比较差的,不能保证车载仪器的平稳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车载仪器减震器减震效果差,而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能够确保车载仪器平稳运输的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上架、减震下架以及连接所述减震上架和所述减震下架的减震连杆,所述减震下架与车厢底面固定,所述减震上架与车载仪器一体连动,所述减震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上架、所述减震下架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连接,所述减震连杆与所述减震上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减震上架的水平晃动减震的减震组件。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为吊胶,所述吊胶包括吊胶外环、吊胶内环和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填充于所述吊胶外环和所述吊胶内环之间,所述吊胶内环与所述减震上架在水平面内一体连动,所述吊胶外环与所述减震连杆、所述减震下架在水平面内一体固定。优选地,所述吊胶外环和所述吊胶内环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缓冲部采用弹性材质。优选地,所述缓冲部的材质为橡胶。优选地,所述减震连杆的两端分别为上架连接部和下架连接部,所述上架连接部成型有上架装配孔,所述吊胶设置于所述上架装配孔内。优选地,所述吊胶在所述上架装配孔内轴向限位。优选地,所述减震上架通过减震平台的平台顶板与车载仪器一体连动;所述减震上架具有与所述平台顶板连接的上架固定板以及两块垂直于平台底座并且朝向所述平台底座伸出的上架连接板,两块所述上架连接板相互平行,并且两块所述上架连接板的对应位置成型有上架通孔。优选地,所述吊胶内环的中心部位具有吊胶装配孔,所述吊胶装配孔与两个所述上架通孔通过上架连接丝杠连接在一起,所述吊胶连同所述减震连杆能绕所述上架连接丝杠转动。优选地,所述减震下架通过所述减震平台的平台底座与车厢底面固定;所述减震下架具有与所述平台底座连接的下架固定板以及两块垂直于所述平台底座并且朝向所述平台顶板伸出的下架连接板,两块所述下架连接板相互平行,并且两块所述下架连接板的对应位置成型有下架通孔。优选地,所述下架连接部成型有下架装配孔,所述下架装配孔与两个所述下架通孔通过下架连接丝杠连接在一起,使所述减震连杆能绕所述下架连接丝杠转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能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配合,有效对运输过程中的车载仪器进行减震,而且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不会占用过多车内空间,保证车载仪器的平稳运输,(2)本技术涉及的车载仪器减震平台,在平台底座上设置若干竖直减震装置和若干水平减震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竖直减震装置用于缓冲和限制车载仪器在竖直(上下)方向的运动,水平减震装置用于缓冲和限制车载仪器在水平(前后、左右)方向的运动,本技术的减震平台体积小巧、设计结构合理巧妙,可固定于车厢底面,使用时直接将仪器放置在平台顶板上即可,安装方便、牢固可靠,能保证车载仪器的平稳运输。(3)本技术涉及的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相邻竖直减震装置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水平减震装置,将竖直减震装置和水平减震装置间隔布置,有利于及时和均衡地对车载仪器可能发生的震动、晃动进行缓冲减震,确保车载仪器的平稳运输。(4)本技术涉及的车载仪器减震平台,还设置有底部悬空的防护框体,能够防止杂物或人手卡入竖直减震装置或水平减震装置中,保证人员安全和减震平台的长期正常使用,而且悬空的设计使得防护框体不会影响竖直减震装置和水平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5)本技术涉及的车载仪器减震平台,平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车载仪器底面形态匹配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车载仪器底面插接配合,一方面有利于车载仪器能迅速地与减震平台对接到位,另一方面连接组件与车载仪器底面的插接位置也能对运输中的车载仪器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作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载仪器减震平台中竖直减震装置和水平减震装置的布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载仪器减震平台中减震器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载仪器减震平台中减震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减震器中减震上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减震器中减震下架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减震器中减震连杆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减震器中吊胶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平台底座;2-平台顶板;3-减震器,301-减震上架,302-减震下架,303-减震连杆,304-上架固定板,305-上架连接板,306-上架通孔,307-下架固定板,308-下架连接板,309-下架通孔,310-上架连接部,311-下架连接部,312-下架装配孔,313-下架连接丝杠,314-上架装配孔,315-吊胶,316-压片,317-吊胶外环,318-吊胶内环,319-缓冲部,320-吊胶装配孔,321-上架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上架(301)、减震下架(302)以及连接所述减震上架(301)和所述减震下架(302)的减震连杆(303),所述减震下架(302)与车厢底面固定,所述减震上架(301)与车载仪器一体连动,所述减震连杆(3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上架(301)、所述减震下架(302)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连接,所述减震连杆(303)与所述减震上架(30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减震上架(301)的水平晃动减震的减震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上架(301)、减震下架(302)以及连接所述减震上架(301)和所述减震下架(302)的减震连杆(303),所述减震下架(302)与车厢底面固定,所述减震上架(301)与车载仪器一体连动,所述减震连杆(3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上架(301)、所述减震下架(302)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连接,所述减震连杆(303)与所述减震上架(30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减震上架(301)的水平晃动减震的减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为吊胶(315),所述吊胶(315)包括吊胶外环(317)、吊胶内环(318)和缓冲部(319),所述缓冲部(319)填充于所述吊胶外环(317)和所述吊胶内环(318)之间,所述吊胶内环(318)与所述减震上架(301)在水平面内一体连动,所述吊胶外环(317)与所述减震连杆(303)、所述减震下架(302)在水平面内一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胶外环(317)和所述吊胶内环(318)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缓冲部(319)采用弹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19)的材质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用于车载仪器减震平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连杆(303)的两端分别为上架连接部(310)和下架连接部(311),所述上架连接部(310)成型有上架装配孔(314),所述吊胶(315)设置于所述上架装配孔(3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载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录华王澎蛟罗潇廖益斌张春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鹏宇昌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