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守义专利>正文

可横向延伸的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18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横向延伸的梯子,其为利用至少三直杆横向排列并在相邻二直杆之间设有多支踏板由上往下等间距水平排列以构成至少二梯架,其中各踏板的横向两端更设一第一枢轴并分别枢设在各直杆上一对应位置,使各踏板在相邻二直杆之间能同步枢转以折叠收合或横向展开,以提升梯子的使用效率;其中当各踏板形成一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时,所述相邻二直杆能向中间靠近以减少各梯架的横向宽度及范围,可避免相邻二直杆之间的踏板宽度受限或过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横向延伸的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梯子,尤指一种包含至少二梯架且各梯架的各踏板能在相邻二直杆之间同步枢转以折叠收合或展开的可横向延伸的梯子。
技术介绍
梯子为日常生活常见的辅助工具,其运用范围相当广泛,其主要目的在于供使用者可在超过个人身高的高处进行各种作业,如屋顶装璜、油漆粉刷、更换照明设备、收纳物品等。目前梯子的种类除了一般梯子(斜靠型梯子)或A字型梯(由前后二梯子的顶部连结组成而所述二梯子的底部可张开支地)外,更有设计兼具折叠收合功能或向上伸缩功能的梯子。然而,目前使用的梯子只具有单一梯架(即脚踏板宽度),只能供一人攀爬,故使用者每一次爬上梯子后的作业范围(或宽度)相对受限,当高处的作业范围(如横向距离)较大时,用户每一次作业须先安置好梯子的支地位置再爬上去作业其中一局部范围,因此整个作业范围常须分成多次作业才能完成,即用户须不断地爬下来移动梯子再爬上去作业,如此不但增加作业时间,且用户必须上下攀爬梯子而耗费体力;此外,现有梯子只能供一人攀爬,当有两人或以上要同时爬梯子到同一高处作业时,(如两人同步抬一物品),则两人须分别使用一梯子并平行排置才能完成;以上情形不但造成使用者的麻烦及困扰,更影响梯子的使用效率;再者,梯子的相邻二直杆之间的踏板宽度必须有一适当宽度(如常见的45-50cm但不限制),因为踏板宽度若受限于结构设计而不够宽大,则相对会限缩使用者双脚踩踏时的面积而容易导致使用者站立不稳及不易于上下各踏板间上下爬登的问题(一般上下二踏板间的高度约30cm但不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横向延伸的梯子,其为利用至少三直杆横向排列并在相邻二直杆之间设有多支踏板由上往下等间距水平排列以构成至少二梯架,其中各踏板的横向两端更设一第一枢轴并分别枢设在各直杆上一对应位置,使各踏板在相邻二直杆之间能同步枢转以折叠收合或横向展开,以有效解决现有梯子在使用时只能供一人攀爬且其横向作业范围相对受限的问题,并提升梯子的使用效率,且避免相邻二直杆之间的踏板宽度受限或过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横向延伸的梯子,其包含有至少二梯架,所述至少二梯架具有至少三直杆,所述至少三直杆包括二外侧直杆及至少一中间直杆设在所述二外侧直杆之间,其中在相邻二直杆之间设有多支踏板由上往下等间距水平排列,使所述相邻二直杆与其间所设的多支踏板构成一梯架,其中各踏板的横向两端各设有一第一枢轴及一斜度枢轴座,各第一枢轴及各斜度枢轴座为倾斜一角度地固设在各直杆上一对应位置,使各踏板能凭借各斜度枢轴座连结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而同步枢转;其中各梯架的各踏板能凭借其横向两端的所述第一枢轴以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枢转收合并以折叠形成一第一折叠收合状态;其中当各梯架的各踏板形成所述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时,所述相邻二直杆能向中间靠近以减少各梯架的横向宽度及范围;其中当相邻二直杆从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横向展开时,各梯架的各踏板能凭借其横向两端的所述第一枢轴以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枢转展开并以展开形成一展开使用状态;其中所述至少二梯架能选择同步展开以形成一具有至少二梯架的横向延伸宽度及范围的展开使用状态,或选择其中各梯架个别展开以形成一具有单一梯架的横向宽度及范围的展开使用状态;其中各梯架所设的各踏板为凭借各第一枢轴及各斜度枢轴座以形成一斜度踏板,所述斜度踏板是具有一向前倾斜角度的斜面供作为脚踏面;其中当各梯架的各直杆垂直地立于地面上时,各斜度踏板的斜面是与地面形成一向前倾斜角度的倾斜状态,其中当各梯架的各直杆倾斜地立于地面上使用时,各斜度踏板的斜面是与地面形成水平状态供方便于脚踏使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梯架的各踏板的中间部位还设有一第二枢轴,以使各踏板能凭借所述第一枢轴及所述第二枢轴的枢转以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枢转收合并以还折叠形成一第二折叠收合状态。凭借上述结构,本技术的梯子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梯子具有至少二梯架,可随使用者需要而选择所述至少二梯架同步展开或只选择其中任一或以上梯架展开,足以提升用户的作业效率。2、本技术的梯子具有至少二梯架,可供两位或以上的使用者同时或同步攀爬,足以提升梯子的使用效率。3、当本技术的各梯架的各踏板形成所述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时,所述相邻二直杆能向中间靠近以减少各梯架的横向宽度及范围,可避免相邻二直杆之间的踏板宽度受限或过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斜靠在墙面上使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在半折收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图3在完全折收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至图6中踏板的侧视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7中直杆变成倾斜支地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斜靠在墙面上使用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的正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10在半折收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在完全折收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侧视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侧视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梯子;10梯架;20直杆;21外侧直杆;22中间直杆;30踏板;30a斜度踏板;31端;32斜面;33脚踏面;40第一枢轴;50第二枢轴;60斜度枢轴座.具体实施方式配合图标,将本技术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其中各图示只用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关为及相关功能,因此各组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设置且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现有常见的梯子包含一般梯子(斜靠用梯子)、A字型梯等,但梯子种类并非本技术的诉求重点,故在此仅针对梯子所具有可横向延伸的技术特征来作说明。参考图1至图14,本技术为一种可横向延伸的梯子1,所述梯子1包含有至少二梯架10,所述至少二梯架10具有至少三直杆20,所述至少三直杆20包括二外侧直杆21及至少一中间直杆22设在所述二外侧直杆21之间,其中在相邻二直杆20之间设有多支踏板30由上往下等间距水平排列,使所述相邻二直杆20与其间所设的多支踏板30构成一梯架10,其中各踏板30的横向两端31各设有一第一枢轴40及一斜度枢轴座60,各第一枢轴40及各斜度枢轴座60为倾斜一角度(如设计成与水平相差约15度但不限制)而固设在各直杆20上一对应位置,使各踏板30能凭借各斜度枢轴座60连结在所述相邻二直杆20之间而同步枢转。各梯架10的各踏板30能凭借其横向两端31的所述第一枢轴40以在所述相邻二直杆20之间枢转收合并以折叠形成一第一折叠收合状态如图4至图6及图12至图14所示,其中各踏板30在折叠收合时,会因各第一枢轴40及各斜度枢轴座60的倾斜一角度的结构关为而向各直杆20的前方斜向延伸凸出并形成相邻二踏板30呈现上下错位排列状态如图5至图6及图13至图14所示。当各梯架10的各踏板30形成所述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时,所述相邻二直杆20能向中间靠近以减少各梯架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横向延伸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包含:/n至少二梯架,其具有至少三直杆,所述至少三直杆包括二外侧直杆及设在所述二外侧直杆之间的至少一中间直杆,其中在相邻二直杆之间设有由上往下等间距水平排列的多支踏板,使所述相邻二直杆与其间所设的多支踏板构成一梯架,其中各踏板的横向两端各设有一第一枢轴及一斜度枢轴座,各第一枢轴及各斜度枢轴座为倾斜一角度地固设在各直杆上一对应位置,使各踏板能凭借各斜度枢轴座连结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而同步枢转;/n其中各梯架的各踏板能凭借其横向两端的所述第一枢轴以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枢转收合并以折叠形成一第一折叠收合状态;/n其中当各梯架的各踏板形成所述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时,所述相邻二直杆能向中间靠近以减少各梯架的横向宽度及范围;/n其中当相邻二直杆从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横向展开时,各梯架的各踏板能凭借其横向两端的所述第一枢轴以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枢转展开并以展开形成一展开使用状态;/n其中所述至少二梯架能选择同步展开以形成一具有至少二梯架的横向延伸宽度及范围的展开使用状态,或选择其中各梯架个别展开以形成一具有单一梯架的横向宽度及范围的展开使用状态;/n其中各梯架所设的各踏板凭借各第一枢轴及各斜度枢轴座以形成一斜度踏板,所述斜度踏板是具有一向前倾斜角度的斜面供作为脚踏面;其中当各梯架的各直杆垂直地立于地面上时,各斜度踏板的斜面是与地面形成一向前倾斜角度的倾斜状态,其中当各梯架的各直杆倾斜地立于地面上使用时,各斜度踏板的斜面是与地面形成水平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横向延伸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二梯架,其具有至少三直杆,所述至少三直杆包括二外侧直杆及设在所述二外侧直杆之间的至少一中间直杆,其中在相邻二直杆之间设有由上往下等间距水平排列的多支踏板,使所述相邻二直杆与其间所设的多支踏板构成一梯架,其中各踏板的横向两端各设有一第一枢轴及一斜度枢轴座,各第一枢轴及各斜度枢轴座为倾斜一角度地固设在各直杆上一对应位置,使各踏板能凭借各斜度枢轴座连结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而同步枢转;
其中各梯架的各踏板能凭借其横向两端的所述第一枢轴以在所述相邻二直杆之间枢转收合并以折叠形成一第一折叠收合状态;
其中当各梯架的各踏板形成所述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时,所述相邻二直杆能向中间靠近以减少各梯架的横向宽度及范围;
其中当相邻二直杆从第一折叠收合状态横向展开时,各梯架的各踏板能凭借其横向两端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义
申请(专利权)人:孙守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