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桁架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06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桁架连接件,包括轴向连接组件、径向连接组件和定位组件,若干个所述径向连接组件沿轴向连接组件圆周滑动,用于将径向连接组件与轴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位于轴向连接组件两端,所述轴向连接组件包括中轴和外套管,外套管圆周侧壁上轴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径向连接组件包括内滑板、外滑板和连接杆,内滑板和外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套和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桁架连接件强度低、无法调节、无法模块化工厂加工而且还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桁架连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桁架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桁架连接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大跨度场馆、顶棚、平台结构的快速发展,钢管桁架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相贯节点桁架,由于节点主管的径向刚度远远小于支管的轴向刚度,加上焊趾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及复杂的残余应力,相贯部位的主管是破坏最易出现的位置,遵循“强节点弱杆件”原则,一般需要对桁架节点的主支管相贯部位进行加固来改善管节点的承载性能。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内置加劲环加固、内置插板加固、局部加厚加固、垫板加固、环口板加固及外加劲肋板加固等。这些加固法施工相对困难,对主管有切口或者焊缝损伤,并且影响结构美观。此外,传统的桁架结构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目前桁架结构中连接节点常用焊接及高强螺栓连接方式。焊接会导致金相组织发生变化,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不可避免,坡口加工精度不够导致连接不能密贴,影响制作与安装精度;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构造复杂,螺栓数量大,施工中常出现超拧或少拧现象,影响结构安全性能。2)一般钢管桁架拼接采用相贯节点,现场需组拼焊接,变截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桁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连接组件、径向连接组件和定位组件,若干个所述径向连接组件沿轴向连接组件圆周滑动,用于将径向连接组件与轴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位于轴向连接组件两端;/n所述轴向连接组件包括中轴(1)和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同轴固定套合在中轴(1)中部,所述外套管(2)呈圆管状,外套管(2)圆周侧壁上轴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呈有缺口的圆环状;/n所述径向连接组件包括内滑板(3)、外滑板(4)和连接杆(5),所述内滑板(3)和外滑板(4)的截面均呈圆弧形,内滑板(3)和外滑板(4)分别滑动套合在外套管(2)的内侧和外侧,内滑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桁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连接组件、径向连接组件和定位组件,若干个所述径向连接组件沿轴向连接组件圆周滑动,用于将径向连接组件与轴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位于轴向连接组件两端;
所述轴向连接组件包括中轴(1)和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同轴固定套合在中轴(1)中部,所述外套管(2)呈圆管状,外套管(2)圆周侧壁上轴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呈有缺口的圆环状;
所述径向连接组件包括内滑板(3)、外滑板(4)和连接杆(5),所述内滑板(3)和外滑板(4)的截面均呈圆弧形,内滑板(3)和外滑板(4)分别滑动套合在外套管(2)的内侧和外侧,内滑板(3)和外滑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6),所述连接螺栓(6)头端依次穿过外滑板(4)和滑槽并与内滑板(3)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5)竖直设置在外滑板(4)外侧中心处;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套(7)和挡板(8),所述定位套(7)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段(701)和导向段(702),所述定位段(701)和导向段(702)均呈圆管状,所述导向段(702)轴向滑动套合在外套管(2)外侧,定位段(701)靠近连接杆(5)的端面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杆(5)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挡板(8)螺纹套合在中轴(1)上,挡板(8)内侧抵至定位套(7)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大玮赵一坤李勇赵梓轩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隆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