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05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插块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固接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的外壁插接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和第二竖板的右侧均安装有稳定构件,所述稳定构件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构件。该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通过第一横杆、第一定块、插杆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将第二横杆快速的拼接固定在稳定构件的向下两侧,同时可以做到快速拆卸的目的,通过螺纹管、套管和转块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将多个建筑结构进行快速安装拼接,拼接后进行快速浇筑,通过第三横杆和第二支块配合,达到了可以将连接构件进行快速固定,防止连接构件损坏,可以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水泥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尽管这一材料的使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在材料性能上,还是在施工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过去,混凝土施工常常被人们看成是一种很粗笨的工作,甚至认为一份水泥三份砂子七份石子加些水拌一拌便是混凝土,没有什么技术可谈,然而,由于现代技术对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提高,混凝土组分增加所带来的复杂性,以及施工技术的现代化,使得它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技术,近几十年来,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这门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的混凝土建筑结构,虽然做到了增加强度但是无法做到快速拼装,同时无法做到多个进行安装固定,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凝土建筑结构,虽然做到了增加强度但是无法做到快速拼装,同时无法做到多个进行安装固定,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插块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固接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的外壁插接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和第二竖板的右侧均安装有稳定构件,所述稳定构件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之间安装有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外壁固接有第二定块,所述支撑构件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构件。优选的,所述稳定构件包括第一横杆、第一定块、插杆、第二插块、扣板和螺栓,所述第一横杆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定块,所述第一定块的向下两侧内部均插接有插杆,所述第一定块和插杆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的右侧固接有扣板,所述扣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定块螺纹相连,所述第一横杆的内侧分别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稳定构件为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二横杆、第一凸块、凹块、第一支块、撑杆和支杆,所述第二横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外壁插接有凹块,所述凹块的内侧固接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杆,所述第一支块之间固接有撑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块、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横杆与插杆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支撑构件为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螺纹管、套管、转块、定杆、第二凸块和螺杆,所述螺纹管的底端固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固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外壁插接有定杆,所述定杆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套管间隙配合,所述定杆的底端固接有螺杆,所述定杆的外壁与第三横杆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通过第一横杆、第一定块、插杆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将第二横杆快速的拼接固定在稳定构件的向下两侧,同时可以做到快速拆卸的目的,可以增加强度防止墙体损坏,通过螺纹管、套管和转块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可以将多个建筑结构进行快速安装拼接,拼接后进行快速浇筑,通过第三横杆和第二支块配合,达到了可以将连接构件进行快速固定,防止连接构件损坏,可以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连接构件仰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一定块、插杆和第二插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凸块、凹块和第一支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竖板,2、第一插块,3、第二竖板,4、稳定构件,401、第一横杆,402、第一定块,403、插杆,404、第二插块,405、扣板,406、螺栓,5、支撑构件,501、第二横杆,502、第一凸块,503、凹块,504、第一支块,505、撑杆,506、支杆,6、第二定块,7、第三横杆,8、第二支块,9、连接构件,901、螺纹管,902、套管,903、转块,904、定杆,905、第二凸块,906、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包括第一竖板1、第一插块2和第二竖板3,第一竖板1的左侧固接有第一插块2,第一插块2的外壁插接有第二竖板3,第一插块2可以从第二竖板3的内部插入拔出,第一竖板1的左侧和第二竖板3的右侧均安装有稳定构件4,稳定构件4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构件5,支撑构件5之间安装有第三横杆7,第三横杆7的外壁固接有第二定块6,第二定块6可以将第三横杆7进行固定,支撑构件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第二支块8,第二支块8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构件9,稳定构件4包括第一横杆401、第一定块402、插杆403、第二插块404、扣板405和螺栓406,第一横杆401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定块402,第一横杆401可以将第一定块402进行固定,第一定块402的向下两侧内部均插接有插杆403,插杆403可以从第一定块402的内部插入拔出,第一定块402和插杆403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二插块404,第二插块404可以将插杆403和第一定块402进行插接固定,第二插块404的右侧固接有扣板405,扣板405通过螺栓406与第一定块402螺纹相连,转动螺栓406可以将扣板405螺纹固定在第一定块402的外壁,第一横杆401的内侧分别与第一竖板1和第二竖板3固定相连,稳定构件4为对称设置,支撑构件5包括第二横杆501、第一凸块502、凹块503、第一支块504、撑杆505和支杆506,第二横杆5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凸块502,第二横杆501可以将第一凸块502进行固定,第一凸块502的外壁插接有凹块503,第一凸块502可以从凹块503的内部差入拔出,凹块503的内侧固接有第一支块504,第一支块504可以将凹块503进行固定,第一支块504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杆506,第一支块504可以将支杆506进行固定,第一支块504之间固接有撑杆505,撑杆505可以将第一支块504进行固定,支杆50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块402、第一竖板1和第二竖板3固定相连,第二横杆501与插杆403固定相连,支撑构件5为对称设置,连接构件9包括螺纹管901、套管902、转块903、定杆904、第二凸块905和螺杆906,螺纹管901的底端固接有套管902,螺纹管901可以加工套管902进行固定,套管902的底端固接有转块903,转块903的外壁插接有定杆904,转块903可以在定杆904的内部转动,定杆904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凸块905,第二凸块905与套管902间隙配合,套管902可以在第二凸块905的外壁转动,定杆904的底端固接有螺杆906,安装时螺杆906可以与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板(1)、第一插块(2)和第二竖板(3),所述第一竖板(1)的左侧固接有第一插块(2),所述第一插块(2)的外壁插接有第二竖板(3),所述第一竖板(1)的左侧和第二竖板(3)的右侧均安装有稳定构件(4),所述稳定构件(4)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构件(5),所述支撑构件(5)之间安装有第三横杆(7),所述第三横杆(7)的外壁固接有第二定块(6),所述支撑构件(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第二支块(8),所述第二支块(8)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构件(9) 。/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板(1)、第一插块(2)和第二竖板(3),所述第一竖板(1)的左侧固接有第一插块(2),所述第一插块(2)的外壁插接有第二竖板(3),所述第一竖板(1)的左侧和第二竖板(3)的右侧均安装有稳定构件(4),所述稳定构件(4)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构件(5),所述支撑构件(5)之间安装有第三横杆(7),所述第三横杆(7)的外壁固接有第二定块(6),所述支撑构件(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第二支块(8),所述第二支块(8)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构件(4)包括第一横杆(401)、第一定块(402)、插杆(403)、第二插块(404)、扣板(405)和螺栓(406),所述第一横杆(401)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定块(402),所述第一定块(402)的向下两侧内部均插接有插杆(403,)所述第一定块(402)和插杆(403)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二插块(404),所述第二插块(404)的右侧固接有扣板(405),所述扣板(405)通过螺栓(406)与第一定块(402)螺纹相连,所述第一横杆(401)的内侧分别与第一竖板(1)和第二竖板(3)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构件(4)为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佳南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