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检测装置和其所采用的导体电极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90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面检测装置,其具有较强的性能变差抵抗性的接点部,或导体电极,该液面检测装置1包括活动件,该活动件由随燃料箱2内部的液面而动作的浮子9和臂10构成;接点部7,其设置于随该活动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滑动体8上;绝缘主板6,其上形成导体电极4,接点部7在该导体电极4上实现滑动,上述接点部7由不包含Ag(银)的合金形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车辆中的燃料箱内的液量的,特别是涉及设置于滑动体上的接点部或设置于绝缘主板上的导体电极的改进。在过去,下述液面检测装置是公知的,该液面检测装置包括活动件,其活动件由随着燃料箱内的液面而上下移动的浮子形成;接点部,其设置于随该活动件移动而产生滑动的滑动体上;绝缘主板,其上形成导体电极,该导体电极具有对应该接点部滑动轨道的规定的排列布线图案形状;液面的上下移动通过活动件传递给滑动件,由此,滑动体的接点部在导体电极上滑动的同时,与该导体电极相接触,所接触的导体电极中的电阻值随位置发生变化,由此,可检测燃料箱内的液量。在这样的液面检测装置中,接点部的材料一般采用AgPd(银钯)合金,AgCu(银铜)合金,AgNi(银镍)合金等。另外,人们知道,如日本技术公告第1682/1992号文献所公开的那样,上述导体电极4由AgPd(银钯)粉末与玻璃的混合体形成,由这样的混合体构成的导体电极是这样形成的,即将Ag(银)粉末,钯(Pd)粉末与玻璃粉末混合,形成膏状体,将该膏状体涂敷于绝缘主板上,在干燥后对其进行焙烧。Ag(银)的电阻值较小,其导电性优良,但是在于燃料中的使用中,上述性能会因为例如燃料中的硫磺成份,水份,酒精成份等而变差,或产生腐蚀,造成导通不良,这样在接点部中,便采取添加Pd(钯),Cu(铜),Ni(镍)等抵抗性能变差,耐腐蚀性物质,形成合金的措施,另外在导体电极中,采取添加由Pd(钯)形成的,并具有性能变差抵抗性,耐腐蚀性的物质,形成混合体,对付性能变差和腐蚀性的措施。但是,在接点部或导体电极中,这样的抵抗性能变差,耐腐蚀的措施是不够的,比如当燃料是汽油时,由于其硫磺成份,可将Ag(银)成份硫化,从而形成造成接触不良的原因。为此,人们希望提供硫化等的性能变差抵抗性较强的接点部或导体电极。另外,在此方面,为了防止包含Ag(银)的合金的性能变差,则在比如,上述日本技术公告第1682/1992号文献或日本技术公开第40821/1994号文献中提出了下述方案,即在由Ag(银)合金形成的导体电极上覆盖具有性能变差抵抗性的防护用导电性保护膜,但是添加保护膜便产生下述缺点,即无法避免成本的增加或工序次数的上升。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硫化等性能变差抵抗性较强的接点部或导体电极的液面检测装置,或提供一种该液面检测装置所采用的导体电极的制造方法,另外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抑制成本的增加或工序次数的上升的同时,使其具有性能变差抵抗性或耐腐蚀较强的接点部或导体电极的液面检测装置,或提供一种该液面检测装置所采用的导体电极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液面检测装置包括活动件,其随着燃料箱内的液面而动作;接点部,其设置于随该活动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滑动体上;绝缘主板,其上形成导体电极,在该导体电极上,上述接点部实现滑动,上述接点部由不包含Ag(银)的合金形成,由此很难产生因硫化等造成的接点部的性能变差的情况,从而提高接点部的耐久性。作为不包含Ag的合金,如果具有在燃料中的性能变差抵抗性,则可包括所有的合金,但是作为这种合金,以CuNi(铜镍)作为主要成份的合金,或以CuNiZn(铜镍锌)作为主要成份的合金,或者包含它们的合金的成本是较低的,同时性能变差抵抗性也较高,从而最好采用这些合金。另外,特别是采用以CuNiZn(铜镍锌)作为主要成份的合金因下述原因而具有多项优点,该原因指可通过Zn(锌)抑制氧化,并且同时具有对燃料中的酒精成份,水分均优良的抵抗性。此时,由于将导体电极一侧覆盖具有耐腐蚀性的导电性保护膜,则不仅可使接点部一侧,而且使导体电极一侧的性能变差抵抗性提高,作为这样的导电性保护膜,如果可保护导体电极,则可包括所有的导电性保护膜,但是该导电性保护膜可通过比如,镀Ni(镍)的方式形成。再有,本专利技术的液面检测装置所采用的导体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涂敷步骤,即将包含AgPd(银钯)合金的粉末的粉体与玻璃粉体混合形成的膏状体涂敷于绝缘主板上;焙烧步骤,即对涂敷于上述绝缘主板上的上述膏状体进行焙烧,由此可获得性能变差抵抗性较高的导体电极,此外也不必象过去那样,添加导电性保护膜,从而可抑制成本的增加,或工序次数的上升。还有,本专利技术的液面检测装置包括活动件,其随燃料箱内部的液面而动作;接点部,其设置于随该活动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滑动体上;绝缘主板,其上形成导体电极,上述接点部在该导体电极上实现滑动,上述导体电极由AgPd(银钯)合金粉末与玻璃的混合体形成,由此难于产生硫化等的性能变差情况,从而可提高导体电极的耐久性,另外也不必象过去那样,添加导电性保护膜,从而可抑制成本的增加,或工序次数的上升。虽然AgPd(银钯)合金粉末也可仅仅为AgPd(银钯)合金,但是,还可在以该合金为主要成份的粉体中,追加或添加其它物质的粉末成份。另外,上述AgPd(银钯)为主要成份的合金中的Pd(钯)的重量百分比,约大于40%,则与Pd(钯)的重量百分比约小于40%的合金相比较,可保持优良的性能变差抵抗性。此时,如果上述接点部一侧由以铜和镍为主要成份的合金,或以铜,镍和锌为主要成份的合金形成,则还可使导体电极一侧的性能变差抵抗性提高,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还有,本专利技术通过使上述接点部的硬度小于上述导体电极,可抑制膜厚较薄的导体电极的磨耗,耐久性优良。另外,在此场合,由于使接点部形成于单独安装在滑动体的接点部件上,所以与象过去那样的,使其本身形成滑动体的导电板的规定位置局部发生变形,而形成接点部的场合相比较,接点部的厚度不依赖于滑动体的厚度,由此,可增加接点部的厚度,从而形成可抵抗因相对导体电极,硬度较小而造成的磨耗的接点部。再有,本专利技术包括活动件,其随燃料箱内部的液面而动作;接点部,其设置于随该活动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滑动体上;绝缘主板,其上形成导体电极,在该导体电极上,上述接点部可实现滑动,上述接点部由银以外的第一导电物质,以及下述Pd(钯)以外的第二导电物质的合金形成,该第二导电物质具有在燃料中的性能变差抵抗性,或耐腐蚀性,由此可获得成本较低,同时可使性能变差抵抗性,耐腐蚀性提高。还有,作为第一导电物质,最好采用Cu(铜),其电阻值较小,导电性优良,另外可降低成本。此外,作为第二导电物质,最好采用Ni(镍),其性能变差抵抗性,耐腐蚀性较高,此外可实现低成本。另外,通过使上述接点部包含锌,则可提高耐氧化性,并且可保持对燃料中的酒精成份,水分均优良的抵抗性。附图说明图1~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液面检测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2为将该主要部分放大的正面图,图3为沿图2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图2中的滑动体背面的正面图,图5为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液面检测装置用作液面检测传感器的液量显示系统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图6和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6为表示导体电极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导体电极的制造步骤的方框图。在图1中,液面检测装置1收纳于燃料箱2内部,其设置于安装在燃料箱2的开口部的安装板3上。在安装板3的下侧,安装有检测部,该检测部由通过陶瓷形成的绝缘主板6和滑动体8形成,该绝缘主板6通过涂敷方式形成导体电极4和电阻体5,该滑动体8包括在导体电极4上滑动的接点部7。如图2所示,导体电极4由在绝缘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面检测装置,其包括活动件,该活动件随燃料箱内部的液面而动作;接点部,其设置于随该活动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滑动体上;绝缘主板,其上形成导体电极,接点部在该导体电极上可实现滑动,上述接点部由不包含银的合金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浩一佐藤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