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90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包括外壳、进料管、粪渣排放管、污水排放管和驱动设备,外壳包括过滤区和挤压区,过滤区位于挤压区上方且过滤区内设有过滤筛网,挤压区内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设于外壳外侧的驱动设备连接,进料管穿设于外壳并与过滤区上部连通,污水排放管穿设于外壳底部并与挤压区连通,粪渣排放管床设于外壳底部侧面并与挤压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过滤筛网将养殖污水粪便中的大颗粒过滤分离,然后由螺旋叶片进行挤压过滤脱水,从而使得粪渣和污水可分别从粪渣排放管和污水排放管排出,所述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分离迅速、效果佳且可持续工作,具有低污染和低耗能高产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因此,养殖业也成为了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近年来,一些养殖场污水粪便问题,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源头。在养殖场建沼气池和生化池处理粪尿,但是进沼气池的粪类物料都未经固液分离,实际使用证明这样直接的沼气培养效果不甚理想。因为,未经处理的粪尿水进入沼气池,粪便干湿分离器存在问题,大大增加了沼气池单位容积的有机负荷量,因此沼气池的容积要增加很多。发酵后留下大量残渣,使沼气池堵塞,容量减小而造成沼气池不能使用,而清洗池即耗力又效果不佳,同时增加开支费用。为了解决该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干湿分离机。经过干湿分离机处理过的粪便,能够不再污染环境。而且将其转化为固态和液态两种有机肥,使用起来施肥效果更好。鉴于此,设计一种能够对养殖场中畜禽粪便进行分离处理且不再污染环境的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是本
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干湿分离装置首先通过过滤筛网将养殖污水粪便中的大颗粒过滤分离,然后通过螺旋叶片进行挤压过滤脱水,从而使得粪渣和污水可分别从粪渣排放管和污水排放管排出,所述固液干湿分离装置的分离过程迅速并可持续工作,分离的粪渣干燥蓬松无臭且易储存运输,具有结构简单、低污染和低耗能高产出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包括外壳、进料管、粪渣排放管、污水排放管和驱动设备,所述外壳包括过滤区和挤压区,过滤区位于挤压区上方且过滤区内设有过滤筛网,挤压区内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设于外壳外侧的驱动设备连接,进料管穿设于外壳并与过滤区上部连通,污水排放管穿设于外壳底部并与挤压区连通,粪渣排放管穿设于外壳底部侧面并与挤压区连通。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为双螺旋结构,包括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位于外壳内的底部左侧,第二螺旋叶片位于外壳内的底部右侧。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均为不锈钢螺旋叶片。优选地,所述污水排放管位于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优选地,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与第一螺旋叶片连接的第一驱动设备和与第二螺旋叶片连接的第二驱动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设备和第二驱动设备均为电机。优选地,所述粪渣排放管包括与挤压区左侧连通的第一粪渣排放管和与挤压区右侧连通的第二粪渣排放管。优选地,所述过滤筛网为不锈钢过滤筛网。优选地,所述进料管穿设于外壳并与过滤筛网的上部连通。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首先通过过滤筛网将养殖污水粪便中的大颗粒过滤分离,然后由螺旋叶片进行挤压过滤脱水,从而使得粪渣和污水可分别从粪渣排放管和污水排放管排出,所述固液干湿分离装置的分离过程迅速并可持续工作,分离的粪渣干燥蓬松无臭且易储存运输,具有结构简单、低污染和低耗能高产出的特点;(2)本技术中采用双螺旋结构的螺旋叶片对过滤筛网分离出的粪渣进行二次挤压过滤,有效减少粪渣的含水量,提高了挤压效率;(3)本技术中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好,有效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外壳,11.过滤区,12.挤压区,2.进料管,31.第一粪渣排放管,32.第二粪渣排放管,4.污水排放管,51.第一驱动设备,52.第二驱动设备,6.过滤筛网,71.第一螺旋叶片,72.第二螺旋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包括外壳1、进料管2、粪渣排放管、污水排放管4和驱动设备,所述外壳1包括过滤区11和挤压区12,过滤区11位于挤压区12上方且过滤区11内设有过滤筛网6,挤压区12内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设于外壳1外侧的驱动设备连接,进料管2穿设于外壳1并与过滤区11上部连通,污水排放管4穿设于外壳1底部并与挤压区12连通,粪渣排放管穿设于外壳1底部侧面并与挤压区12连通。本实施例中,首先由水泵将养殖污水粪便从进料管2输入至固液干湿分离装置中过滤区11上部的过滤筛网6上,并通过所述过滤筛网6将养殖污水粪便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过滤分离,然后过滤分离后的粪渣进入挤压区12中并在驱动设备驱动作用下带动螺旋叶片对粪渣进行二次挤压过滤脱水,进而挤压后的粪渣从设置于外壳1底部侧面的粪渣排放管中排出,液态污水在前段工序所形成压力层作用下通过污水排放管4排出,由于螺旋叶片的挤压过滤作用以及污水排放管4的设置,使得所述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对污水粪便的分离效果较之现有技术中的分离装置更好且能够持续工作,分离后的固态粪渣含水量低并易于运输储存,故具有结构简单、低污染和低耗能高产出的特点。本实施例中,粪渣排放管所排出的粪渣含水率低于30%。如图1、图2所示,所述螺旋叶片为双螺旋结构,包括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1位于外壳1内的底部左侧,第二螺旋叶片72位于外壳1内的底部右侧。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均为不锈钢螺旋叶片。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采用特殊加固和防磨损设计的不锈钢螺旋叶片,设于外壳1内底部的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均采用双螺旋结构,通过双螺旋结构的螺旋叶片对分离后的粪渣进行二次挤压过滤,使得挤压过滤后的粪渣含水率低,且挤压过滤效率高。如图1、图2所示,所述污水排放管4位于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污水排放管4设于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之间,使得通过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挤压过滤的污水均通过污水排放管4排出,有效提高了污水的排放效率。如图1、图2所示,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与第一螺旋叶片71连接的第一驱动设备51和与第二螺旋叶片72连接的第二驱动设备52。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设备51和第二驱动设备52均为电机。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设备51驱动第一螺旋叶片71以及第二驱动设备52驱动第二螺旋叶片72来实现对粪渣的二次挤压过滤脱水,其脱水效果佳,质量高。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设备且电机,而电机选用东元电机。如图1、图2所示,所述粪渣排放管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进料管(2)、粪渣排放管、污水排放管(4)和驱动设备,所述外壳(1)包括过滤区(11)和挤压区(12),过滤区(11)位于挤压区(12)上方且过滤区(11)内设有过滤筛网(6),挤压区(12)内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设于外壳(1)外侧的驱动设备连接,进料管(2)穿设于外壳(1)并与过滤区(11)上部连通,污水排放管(4)穿设于外壳(1)底部并与挤压区(12)连通,粪渣排放管穿设于外壳(1)底部侧面并与挤压区(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进料管(2)、粪渣排放管、污水排放管(4)和驱动设备,所述外壳(1)包括过滤区(11)和挤压区(12),过滤区(11)位于挤压区(12)上方且过滤区(11)内设有过滤筛网(6),挤压区(12)内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设于外壳(1)外侧的驱动设备连接,进料管(2)穿设于外壳(1)并与过滤区(11)上部连通,污水排放管(4)穿设于外壳(1)底部并与挤压区(12)连通,粪渣排放管穿设于外壳(1)底部侧面并与挤压区(1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为双螺旋结构,包括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1)位于外壳(1)内的底部左侧,第二螺旋叶片(72)位于外壳(1)内的底部右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畜禽养殖粪便面源污染治理固液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71)和第二螺旋叶片(72)均为不锈钢螺旋叶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畜禽养殖粪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雪玲杨家清王业深邓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厚霖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