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90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脱水箱、脱水组件、冷凝器和收集槽,污泥脱水箱底部固定有支架,脱水组件包括滑移在污泥脱水箱两侧的挤压板,相对应污泥脱水箱上开设有有挤压板滑动的滑槽,两个挤压板可进行上下调节,挤压板靠近污泥脱水箱内部固定有加热板,两个挤压板之间固定有污泥盛装箱,两个挤压板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挤压板远离污泥脱水箱端固定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下端固定有第二驱动件;通过脱水组件采用挤压方式进行脱水,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在挤压过程中通过加热方式进一步提高脱水程度,同时设置冷凝器回收水蒸气,回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进程的加快,城镇、企业等的污水及其污泥的数量快速增加。由于现有的污泥处理设备价格高、运行成本较高,因此许多污水处理厂往往只处理污水而将污泥填埋,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含水率一般为百分之九十七到百分之九十九,在处理污泥之前,往往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降低污泥的含水量,可最大化利用资源。现有的污泥脱水包括下列方法:1、自然干化法:主要依靠蒸发,数周后可降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污泥干化场的脱水效果,受当地降雨量、蒸发量、气温、湿度等的影响。一般适宜于在干燥、少雨、沙质土壤地区采用;2、造粒脱水法:水中造粒脱水机是发展的一种新设备。其主体是钢板制成的卧式筒状物,分为造粒部、脱水部和压密部,绕水平轴缓慢转动。加高分子混凝剂后的污泥,先进入造粒部,在污泥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絮凝压缩,分层滚成泥丸,接着泥丸和水进入脱水部,水从环向泄水斜缝中排出。最后进入压密部,泥丸在自重下进一步压缩脱水,形成粒大密实的泥丸,推出筒体。造粒机构造简单,不易磨损,电耗少,维修容易。泥丸的含水率一般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在污水厂的污泥脱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滤液,除干化床的滤液污染物含量较少外,其他都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质。因此这些滤液必须处理,一般是与入流废水一起处理;3、机械脱水法:通常污泥先进行预处理,改善脱水性能后再脱水。最通用的预处理方法是投加无机盐或高分子混凝剂。此外,还有淘洗法和热处理法。机械脱水法有过滤和离心法。过滤是将湿污泥用滤层(多孔性材料如滤布、金属丝网)过滤,使水分(滤液)渗过滤层,脱水污泥(滤饼)则被截留在滤层上。离心法是借污泥中固、液比重差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倾向达到泥水分离。过滤法用的设备有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和带式过滤机。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机械脱水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脱水效率较低,采用生物分解、热处理等方法进行机械脱水预处理运行成本较高,投资大,消耗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脱水箱、污泥脱水箱内部的脱水组件、污泥脱水箱底部的冷凝器和污泥脱水箱底端的收集槽,所述污泥脱水箱底部固定有支架,所述脱水组件包括滑移在污泥脱水箱两侧的挤压板,相对应污泥脱水箱上开设有有挤压板滑动的滑槽,两个所述挤压板可进行上下调节,所述挤压板靠近污泥脱水箱内部固定有加热板,两个所述挤压板之间固定有污泥盛装箱,两个所述挤压板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挤压板远离污泥脱水箱端固定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下端固定有第二驱动件。作为本技术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脱水箱底端固定有倒梯形的导出口,所述导出口下端放置所述收集槽。采用上述方案;导出口设置为倒梯形状态,便于水的收集,防止水在流入收集槽时四处撒溅。作为本技术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挤压板远离污泥脱水箱侧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外壁上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驱动杆远离污泥脱水箱端固定有第一气缸。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气缸驱动驱动杆进行移动,进而调节两个挤压板之间的距离,在间距不断的减少时,污泥内部的水量不断被挤压出污泥,挤压完全。作为本技术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污泥脱水箱底部的扩展边,所述扩展边上端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端固定至套筒。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套筒进行升降,进而驱动整个第一驱动件进行升,便于更换污泥盛装箱内部的污泥。作为本技术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内壁上固定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位于驱动杆两侧。采用上述方案;在滑槽两端设置密封胶层,在驱动杆上下移动时,防止滑槽中空隙过大,降低内部冷凝器的冷凝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盛装箱包括上下的横板与左右两侧的竖板,两个竖板滑移连接在两个横板之间,所述竖板与挤压板固定,靠近污泥脱水箱上端横板上设有进入口,进入口处卡接有盖板。采用上述方案;污泥盛装箱有横板与竖板滑移连接,便于挤压过程中的竖板之间的距离调节,通过设置进入口,便于放入初始的污泥。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通过脱水组件采用挤压方式进行脱水,通过气缸驱动挤压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污泥挤压过程中受力程度,随着污泥水分的减少不断减少挤压板之间距离,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在挤压过程中通过加热方式进一步提高脱水程度,同时设置冷凝器回收水蒸气,回收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沿图2中A-A线剖视示意图;图中:1、污泥脱水箱;2、脱水组件;21、挤压板;22、加热板;23、污泥盛装箱;231、横板;232、竖板;24、第一驱动件;241、驱动杆;242、套筒;243、第一气缸;25、第二驱动件;251、扩展边;252、第二气缸;3、冷凝器;4、收集槽;5、支架;6、滑槽;7、导出口;8、密封胶层;9、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脱水箱1、污泥脱水箱1内部的脱水组件2、污泥脱水箱1底部的冷凝器3和污泥脱水箱1底端的收集槽4,所述污泥脱水箱1底部固定有支架5,所述脱水组件2包括滑移在污泥脱水箱1两侧的挤压板21,相对应污泥脱水箱1上开设有有挤压板21滑动的滑槽6,两个所述挤压板21可进行上下调节,所述挤压板21靠近污泥脱水箱1内部固定有加热板22,两个所述挤压板21之间固定有污泥盛装箱23,两个所述挤压板21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挤压板21远离污泥脱水箱1端固定有第一驱动件24,所述第一驱动件24下端固定有第二驱动件25。污泥脱水箱1底端固定有倒梯形的导出口7,所述导出口7下端放置所述收集槽4。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件24包括转动连接在挤压板21远离污泥脱水箱1侧的驱动杆241,所述驱动杆241外壁上滑动连接有套筒242,所述驱动杆241远离污泥脱水箱1端固定有第一气缸243。进一步,第二驱动件25包括固定在污泥脱水箱1底部的扩展边251,所述扩展边251上端固定有第二气缸252,所述第二气缸252活塞端固定至套筒。进一步,滑槽6内壁上固定有密封胶层8,所述密封胶层8位于驱动杆241两侧。进一步,污泥盛装箱23包括上下的横板231与左右两侧的竖杆232,两个竖板232滑移连接在两个横板231之间,所述竖板232与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脱水箱(1)、污泥脱水箱(1)内部的脱水组件(2)、污泥脱水箱(1)底部的冷凝器(3)和污泥脱水箱(1)底端的收集槽(4),所述污泥脱水箱(1)底部固定有支架(5),所述脱水组件(2)包括滑移在污泥脱水箱(1)两侧的挤压板(21),相对应污泥脱水箱(1)上开设有有挤压板(21)滑动的滑槽(6),两个所述挤压板(21)可进行上下调节,所述挤压板(21)靠近污泥脱水箱(1)内部固定有加热板(22),两个所述挤压板(21)之间固定有污泥盛装箱(23),两个所述挤压板(21)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挤压板(21)远离污泥脱水箱(1)端固定有第一驱动件(24),所述第一驱动件(24)下端固定有第二驱动件(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脱水箱(1)、污泥脱水箱(1)内部的脱水组件(2)、污泥脱水箱(1)底部的冷凝器(3)和污泥脱水箱(1)底端的收集槽(4),所述污泥脱水箱(1)底部固定有支架(5),所述脱水组件(2)包括滑移在污泥脱水箱(1)两侧的挤压板(21),相对应污泥脱水箱(1)上开设有有挤压板(21)滑动的滑槽(6),两个所述挤压板(21)可进行上下调节,所述挤压板(21)靠近污泥脱水箱(1)内部固定有加热板(22),两个所述挤压板(21)之间固定有污泥盛装箱(23),两个所述挤压板(21)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挤压板(21)远离污泥脱水箱(1)端固定有第一驱动件(24),所述第一驱动件(24)下端固定有第二驱动件(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箱(1)底端固定有倒梯形的导出口(7),所述导出口(7)下端放置所述收集槽(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雄胜柳勇孟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