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线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756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6
为了解决金属防漏料的网的单层结构,螺距相对较大,网目宽大,在输送比较小的物料时,容易使金属掉落损坏,且由于现在的金属的质量较大,使金属网承载的压力过大,导致金属网由于压力过大直接变形,降低了输送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螺线网带,其包括:若干交替组装的左螺线和右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左螺线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左螺线和第二左螺线,所述每排右螺线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右螺线和第二右螺线,相邻的左螺线与右螺线通过一力骨穿插连接,力骨为弯曲状,左螺线和右螺线的波峰卡在力骨的波谷曹里,左螺线和右螺线的波谷卡在力骨的波峰曹里,有效的增加了金属网带的张力和强度,网目细小,能够输送较小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线网带
本技术涉及金属网装置
,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双螺线网带。
技术介绍
网带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存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线作业运输线,所以金属网带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是各行业自动装置和现代自动化流水线中比不可少的重要配件。不同的环境实用的网带材质也有所不同,比如碳钢、镀锌铁丝,弹簧钢等,应用工作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材质的选择,现在用于金属防漏料的网大部分都只是单层结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螺距相对较大,造成网目宽大,在输送比较小的物料时,很容易使金属掉落损坏,且由于现在的金属的质量较大,使得金属网承载的压力过大,容易导致金属网由于压力过大直接变形,降低了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金属防漏料的网的单层结构,螺距相对较大,网目宽大,在输送比较小的物料时,容易使金属掉落损坏,且由于现在的金属的质量较大,使金属网承载的压力过大,导致金属网由于压力过大直接变形,降低了输送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螺线网带,通过增加一股螺线,有效的增加了金属网带的张力和强度,能够运输重物,减少了网带的延伸,由于网目细小,又能够输送较小物料。一种双螺线网带,其包括:若干交替组装的左螺线1和右螺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左螺线1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所述每排右螺线2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相邻的左螺线1与右螺线2通过一力骨3穿插连接,力骨3为弯曲状,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峰卡在力骨3的波谷曹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谷卡在力骨3的波峰曹里。进一步的,力骨3为波浪形实心力骨,力骨3的波峰和波谷的弯曲程度均相同,力骨3的波峰和波谷的之间的间距均相同。进一步的,力骨距的范围在8~35mm,力骨距为相邻的两个力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力骨3的材料为不锈钢力骨3,不锈钢耐腐蚀或耐高温,耐酸性介质,耐热性能的,抗高温氧化,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力骨3的直径为0.4~5.0mm。进一步的,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线径与力骨3的直径相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材质与力骨3的材质相同。进一步的,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峰和波谷的弯曲程度均相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缠绕的图形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且每个三角形大小均相同。进一步的,左螺线1的螺距范围在5~30mm,右螺线2的螺距范围在5~30mm,螺距为左螺线1或者右螺线2相邻的两个波峰顶点的距离。进一步的,同向的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的螺线头互为缠绕,螺线尾通过焊接头4与靠近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的螺线尾的力骨3的一端固定连接,同向的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的螺线头互为缠绕,螺线尾通过焊接头4与靠近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的螺线尾的力骨3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螺线圈数的计算公式为:网带的宽度除以螺距。进一步的,螺线的根数的计算公式为:螺线的长度除以力骨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增加一股螺线,有效的增加了金属网带的张力和强度,能够运输重物,减少了网带的延伸,由于网目细小,又能够输送较小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螺线网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螺线网带的力骨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左螺线1第一左螺线11第二左螺线12右螺线2第一右螺线21第二右螺线22力骨3焊接头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双螺线网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双螺线网带的力骨结构示意图。一种双螺线网带,其包括:若干交替组装的左螺线1和右螺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左螺线1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所述每排右螺线2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相邻的左螺线1与右螺线2通过一力骨3穿插连接,力骨3为弯曲状,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峰卡在力骨3的波谷曹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谷卡在力骨3的波峰曹里。所述力骨3为波浪形实心力骨,力骨3的波峰和波谷的弯曲程度均相同,力骨3的波峰和波谷的之间的间距均相同。所述力骨距的范围在8~35mm,力骨距为相邻的两个力骨之间的距离。所述力骨3的材料为不锈钢力骨3,不锈钢耐腐蚀或耐高温,耐酸性介质,耐热性能的,抗高温氧化,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力骨3的直径为0.4~5.0mm。所述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线径与力骨3的直径相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材质与力骨3的材质相同。所述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峰和波谷的弯曲程度均相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缠绕的图形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且每个三角形大小均相同。所述左螺线1的螺距范围在5~30mm,右螺线2的螺距范围在5~30mm,螺距为左螺线1或者右螺线2相邻的两个波峰顶点的距离。所述同向的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的螺线头互为缠绕,螺线尾通过焊接头4与靠近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的螺线尾的力骨3的一端固定连接,同向的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的螺线头互为缠绕,螺线尾通过焊接头4与靠近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的螺线尾的力骨3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所述螺线圈数的计算公式为:网带的宽度除以螺距。所述螺线的根数的计算公式为:螺线的长度除以力骨距。工作原理:同向的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的螺线头互为缠绕,同向的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的螺线头互为缠绕,然后从螺线头开始缠绕力骨3,相邻的左螺线1与右螺线2通过一力骨3穿插连接,力骨3为弯曲状,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峰卡在力骨3的波谷曹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谷卡在力骨3的波峰曹里,缠绕结束后,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的螺线尾通过焊接头4与靠近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的螺线尾的力骨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的螺线尾通过焊接头4与靠近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的螺线尾的力骨3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线网带,其包括:若干交替组装的左螺线(1)和右螺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左螺线(1)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所述每排右螺线(2)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相邻的左螺线(1)与右螺线(2)通过一力骨(3)穿插连接,力骨(3)为弯曲状,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峰卡在力骨(3)的波谷曹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谷卡在力骨(3)的波峰曹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线网带,其包括:若干交替组装的左螺线(1)和右螺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左螺线(1)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左螺线(11)和第二左螺线(12),所述每排右螺线(2)包括两根相同的第一右螺线(21)和第二右螺线(22),相邻的左螺线(1)与右螺线(2)通过一力骨(3)穿插连接,力骨(3)为弯曲状,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峰卡在力骨(3)的波谷曹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波谷卡在力骨(3)的波峰曹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线网带,其特征在于:力骨(3)为波浪形实心力骨,力骨(3)的波峰和波谷的弯曲程度均相同,力骨(3)的波峰和波谷的之间的间距均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线网带,其特征在于:力骨距的范围在8~3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线网带,其特征在于:力骨(3)的材料为不锈钢力骨(3),力骨(3)的直径为0.4~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线网带,其特征在于: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线径与力骨(3)的直径相同,左螺线(1)和右螺线(2)的材质与力骨(3)的材质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萧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金属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