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740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类垃圾的分类桶,还包括L形垃圾回收箱,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横向箱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分拣垃圾的条形分拣槽,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后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冲洗所述条形分拣槽的喷淋头,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前表面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右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水槽的出水口相配合的出水腔,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右侧面下端设置与所述出水腔连接的排水口,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底面为向外倾斜设置,以利于废水能够流入出水槽内;所述分类桶设置于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竖向箱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用户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收集
,特别是一种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现在的垃圾分类都是用户直接将垃圾丢到垃圾桶内,之后由垃圾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拣分类到各个垃圾种类中,影响分类效率,增加了垃圾站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现有技术中用户都是将垃圾放在垃圾袋内或倒在地面,然后进行分类,这样垃圾袋内如果有水,就会导致地面脏乱不堪,增加了保洁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装置。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类垃圾的分类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垃圾回收箱,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横向箱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分拣垃圾的条形分拣槽,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后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冲洗所述条形分拣槽的喷淋头,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前表面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右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水槽的出水口相配合的出水腔,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右侧面下端设置与所述出水腔连接的排水口,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底面为向外倾斜设置,以利于废水能够流入出水槽内;所述分类桶设置于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竖向箱体内,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类桶对应的分类投放口,所述分类投放口上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分类投放口的复位门。进一步的,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横向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分类桶相对应的伸缩气缸,所述分类桶下方四周均设置有行驶轮,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内底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轨槽,所述行驶轮嵌入所述第一导轨槽内,以利于伸缩气缸经第一导轨槽的作用将分类桶推出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进一步的,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背面为敞开,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背面铰接设置有可开合门,所述可开合门上左右两端均铰接设置有挂杆,所述挂杆末端设置有弯部,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内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弯部相配合的圆环。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前后面上端均开设有第二导轨槽,所述条形分拣槽内设置有用于清扫所述条形分拣槽的清扫板,所述清扫板前后两面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导轨槽内的滑块,所述清扫板下表面设置有毛刷,所述清扫板上表面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竖向箱体正面上贴设有与所述分类投放口一一对应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种类标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装置中加入了条形分拣槽,使得能够在用户进行垃圾分拣时,为用户提供垃圾分拣分类的一个平台,方便了用户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用户在倒垃圾时污水乱流;本技术在装置中加入了分类桶和分类投放口,便于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有效减少后续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类垃圾的分类桶1,还包括L形垃圾回收箱2,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的横向箱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分拣垃圾的条形分拣槽21,所述条形分拣槽21内后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冲洗所述条形分拣槽21的喷淋头22,所述条形分拣槽21内前表面开设有出水槽23,所述出水槽23右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水槽23的出水口相配合的出水腔24,使得出水槽23内的水能够进入出水腔24内进行排出,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右侧面下端设置与所述出水腔24连接的排水口25,将水排出L形垃圾回收箱2外,所述条形分拣槽21内底面为向外倾斜设置,以利于废水能够流入出水槽23内;所述分类桶1设置于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的竖向箱体内,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类桶1对应的分类投放口26,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所述分类投放口26上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分类投放口26的复位门27,使得用户经重力作用开启复位门27将垃圾投放至分类投放口26后,复位门27经重力作用会自动复位闭合分类投放口26。本技术中的条形分拣槽21内底面向右倾斜设置,以利于出水槽23内的废水能够流入出水腔24内。本技术中的复位门和喷淋头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详细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中的复位门可以是弹簧复位门,但不仅限于此。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的横向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分类桶1相对应的伸缩气缸28,所述分类桶1下方四周均设置有行驶轮29,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内底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轨槽3,所述行驶轮29嵌入所述第一导轨槽3内,以利于伸缩气缸28经第一导轨槽3的作用将分类桶1推出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使得伸缩气缸28能够推动分类桶1经行驶轮29在第一导轨槽3内向后移动,将分类桶1推出L形垃圾回收箱2外,然后工作人员将分类桶1内的垃圾倒入垃圾车进行处理。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背面为敞开,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背面铰接设置有可开合门4,所述可开合门4上左右两端均铰接设置有挂杆41,所述挂杆41末端设置有弯部42,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内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弯部41相配合的圆环43。使得可开合门4开启时,弯部42能够挂设在圆环43上,将可开合门4进行固定,这样可开合门4能够保持在开启状态,然后将分类桶1经可开合门4推出;拿下挂杆41,可开合门4能够闭合。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分拣槽21内前后面上端均开设有第二导轨槽5,所述条形分拣槽21内设置有用于清扫所述条形分拣槽21的清扫板6,所述清扫板6前后两面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导轨槽5内的滑块(未图示),所述清扫板6下表面设置有毛刷61,所述清扫板6上表面设置有把手62。使得用户可通过手握把手62,带动清扫板6进行左右移动,清扫板6上的毛刷61能够对条形分拣槽21进行清扫作用,使得清扫板6能够在喷淋头22进行冲洗时,对条形分拣槽21更好的进行清洗。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2的竖向箱体正面上贴设有与所述分类投放口26一一对应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种类标识7。使得用户能够将分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类垃圾的分类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垃圾回收箱,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横向箱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分拣垃圾的条形分拣槽,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后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冲洗所述条形分拣槽的喷淋头,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前表面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右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水槽的出水口相配合的出水腔,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右侧面下端设置与所述出水腔连接的排水口,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底面为向外倾斜设置,以利于废水能够流入出水槽内;所述分类桶设置于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竖向箱体内,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类桶对应的分类投放口,所述分类投放口上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分类投放口的复位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类垃圾的分类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垃圾回收箱,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横向箱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分拣垃圾的条形分拣槽,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后表面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用于冲洗所述条形分拣槽的喷淋头,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前表面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右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水槽的出水口相配合的出水腔,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右侧面下端设置与所述出水腔连接的排水口,所述条形分拣槽内底面为向外倾斜设置,以利于废水能够流入出水槽内;所述分类桶设置于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竖向箱体内,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类桶对应的分类投放口,所述分类投放口上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分类投放口的复位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的横向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分类桶相对应的伸缩气缸,所述分类桶下方四周均设置有行驶轮,所述L形垃圾回收箱内底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轨槽,所述行驶轮嵌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洁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