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50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下端设有注塑结构,所述行位设置在所述前模芯与所述后模芯之间,所述前模镶件嵌装在所述前模芯内,所述油管固定方铁连接在所述B板一侧且与所述油缸相连接,所述顶针板弹簧设置在所述B板与所述顶针面板之间且设置在左侧,所述定位环套装在所述面板内,所述顶针穿插在所述顶针面板内,所述后模镶件嵌装在所述后模芯内,所述后模盲镶嵌装在所述后模芯内,所述顶中托司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顶针面板以及所述顶针底板顶在所述B板上,所述回针弹簧设置在所述B板与所述顶针面板之间且设置在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打水口转潜伏进胶,用油缸控制行位开闭时机,使产品凹槽处可以走行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
技术介绍
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称为模架,模架有预成型装置、定位装置及顶出装置,通常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一般配置为面板、A板(静模板)、B板(动模板)、C板(方铁)、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以及导柱、回针等零配件,模架是模具之半制成品,由不同的材质钢板配合零件组成,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模架款式多元化,而且送货时间较短,甚至可即买即用,为模具制造商提供更高的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日用品、电器通讯、医疗产品设备等领域。目前现有的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在加工过程中进胶口处不易进胶,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下端设有注塑结构,所述注塑结构包括A板、B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包括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下端设有注塑结构,所述注塑结构包括A板(2)、B板(3)、方铁(4)、底板(5)、顶针底板(6)、顶针面板(7)、前模芯(8)、后模芯(9)、行位(10)、前模镶件(11)、油缸(12)、油管固定方铁(13)、顶针板弹簧(14)、定位环(15)、顶针(16)、后模镶件(17)、后模盲镶(18)、中托司(19)以及回针弹簧(20),所述A板(2)连接在所述面板(1)下表面,所述B板(3)设置在所述A板(2)下端,所述方铁(4)设置在所述B板(3)下端,所述底板(5)设置在所述方铁(4)下端,所述顶针底板(6)设置在所述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汽车中控底座的模具,包括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下端设有注塑结构,所述注塑结构包括A板(2)、B板(3)、方铁(4)、底板(5)、顶针底板(6)、顶针面板(7)、前模芯(8)、后模芯(9)、行位(10)、前模镶件(11)、油缸(12)、油管固定方铁(13)、顶针板弹簧(14)、定位环(15)、顶针(16)、后模镶件(17)、后模盲镶(18)、中托司(19)以及回针弹簧(20),所述A板(2)连接在所述面板(1)下表面,所述B板(3)设置在所述A板(2)下端,所述方铁(4)设置在所述B板(3)下端,所述底板(5)设置在所述方铁(4)下端,所述顶针底板(6)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端,所述顶针面板(7)设置在所述顶针底板(6)上端,所述前模芯(8)设置在所述A板(2)内侧,所述后模芯(9)设置在所述前模芯(8)下端,所述行位(10)设置在所述前模芯(8)与所述后模芯(9)之间,所述前模镶件(11)嵌装在所述前模芯(8)内,所述油缸(12)设置在所述A板(2)一侧,所述油管固定方铁(13)连接在所述B板(3)一侧且与所述油缸(12)相连接,所述顶针板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天广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