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389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整流驱动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包括预充电路、可控硅电路、整流电路、电解电容和可控硅触发电路;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为单相交流;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与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端之间串联预充电路,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零线连接整流电路,在高压直流正极和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端之间分别并联可控硅电路、整流电路和电解电容,可控硅触发电路连接可控硅电路;预充电路用于对电解电容进行充电,可控硅触发电路用于触发可控硅电路,可控硅电路用于对电解电容进行充电,可控硅电路和整流电路用于对单相交流输入进行整流。本申请实施例能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器件的性能限制,有效实现了交流输入侧的预充及整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整流驱动电路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整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车载充电机是为车载动力电池充电的设备,对车载动力电池进行预充电通常分为交流预充电和直流预充电两种方式。若采用交流预充电,车载充电机的功率部分分为交流输入侧和高压直流输出侧。针对车载充电机的单相交流输入侧的整流驱动电路,通常要具备预充功能和整流功能。如图1所示,是市面常见的交流输入侧的预充及整流电路,电路上电后,继电器K1处于断开状态,单相交流输入通过限流电阻对电解电容进行预充,当电解电容预充后的电压达到一定阈值后,关闭继电器,从而将限流电阻短路,通过继电器直接对电解电容进行预充电。然而,由于继电器为机械器件,继电器存在寿命限制,需要定期对其检查,继电器失灵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损害。此外,随着功率规格的增大,对继电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申请内容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流驱动电路,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器件的性能限制问题,有效实现了单相交流输入侧的预充及整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流驱动电路,该整流驱动电路包括预充电路、可控硅电路、整流电路、电解电容和可控硅触发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为单相交流;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零线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以及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以及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三端;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二端,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所述预充电路用于对所述电解电容进行充电,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用于当所述电解电容的电压达到第一阈值后,触发所述可控硅电路,所述可控硅电路用于对所述电解电容进行充电,所述可控硅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进行整流。可选的,所述预充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和第一整流二极管;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热敏电阻用于对输入电流进行限流,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用于对输入电流进行整流。可选的,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阴极、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以及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四端。可选的,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和第三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零线,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可选的,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变压器、场效应管、第四整流二极管和第五整流二极管;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为电压幅值为第一电压的直流输入,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为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阳极,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一端是同名端。可选的,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容和第六整流二极管;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六整流二极管构成所述变压器的保护电路,所述变压器的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变压器进行放电。可选的,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间串联所述第二电阻,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间串联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用于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进行滤波,所述第三电阻用于对所述场效应管进行放电。可选的,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四电容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所述第五电阻为负载电阻;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阳极;所述第五电容、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六电容用于对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所述第七电阻为负载电阻。可选的,所述整流驱动电路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保险丝、第七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连接所述保险丝的第一端,所述保险丝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零线,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线圈的第一端是同名端。可选的,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所述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所述脉冲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包括:预充电路、可控硅电路、整流电路、电解电容和可控硅触发电路;/n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为单相交流;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零线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以及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以及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三端;/n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二端,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n所述预充电路用于对所述电解电容进行充电,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用于当所述电解电容的电压达到第一阈值后,触发所述可控硅电路,所述可控硅电路用于对所述电解电容进行充电,所述可控硅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进行整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整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包括:预充电路、可控硅电路、整流电路、电解电容和可控硅触发电路;
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为单相交流;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零线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以及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以及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三端;
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二端,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
所述预充电路用于对所述电解电容进行充电,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用于当所述电解电容的电压达到第一阈值后,触发所述可控硅电路,所述可控硅电路用于对所述电解电容进行充电,所述可控硅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进行整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和第一整流二极管;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热敏电阻用于对输入电流进行限流,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用于对输入电流进行整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阴极、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火线以及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四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和第三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零线,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变压器、场效应管、第四整流二极管和第五整流二极管;
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为电压幅值为第一电压的直流输入,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阳极,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佩甲赵德琦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