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3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1
在车辆用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小于启动用电压的下限值时,通过从外部向非接触受电部供给的电力来对蓄电部充电,将充电到蓄电部的电力经由放电部向控制部供给,由此控制部能够启动。在控制部启动后,蓄电池继电器部使用从蓄电部经由放电部供给的电力并通过控制部被控制为连接状态。通过由高电压蓄电池向车辆用蓄电池供给电力,车辆用蓄电池能够以下限值以上的电压进行输出,从而多个继电器部变为能够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电源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各种车辆的车载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以往的车载电源装置。图5是示出以往的车载电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车载电源装置1具有高电压蓄电池2、车辆用蓄电池3、电气连接箱4、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5、6。在车载电源装置1中,蓄积于高电压蓄电池2的电力经由电气连接箱4和DCDC转换器5向负载7供给,且经由电气连接箱4和DCDC转换器6向负载8供给。为了确保搭载了高电压蓄电池2的车辆9、搭乘者的安全,在车辆9未启动时,通过电气连接箱4来切断高电压蓄电池2与负载7和负载8的电连接。然后,当车辆9启动时,通过车辆用蓄电池3来解除电气连接箱4中的切断状态。并且在车辆9启动期间,通过电气连接箱4将高电压蓄电池2与负载7和负载8电连接。通过从车辆用蓄电池3向电气连接箱4供给的电力来进行通过上述的电气连接箱4进行的从高电压蓄电池2向负载7和负载8的电连接和切断的动作。此外,作为与本申请的公开相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78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车载电源装置具备: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其输出低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电压的启动用电压;电气连接箱,其具有多个继电器部和控制部,所述多个继电器部使用所述启动用电压进行连接或者切断,由此来分配并输出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受电得到的电力、或者切断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受电得到的电力,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启动用电压来控制所述多个继电器部的连接或者切断,在启动时使所述多个继电器部连接,在启动停止时使所述多个继电器部切断;以及备用电源部,其具有蓄电部、非接触受电部及放电部,该备用电源部向作为所述多个继电器部之一的蓄电池继电器部供给驱动电力,并向所述控制部供给驱动电力,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蓄电部的充电路径连接,能够通过非接触方式来进行受电,所述放电部与所述蓄电部的放电路径连接,所述蓄电池继电器部用于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向所述第二蓄电池供给充电电力,其中,在从所述第一蓄电池输出的所述启动用电压小于规定的下限值时,通过从外部向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供给的电力来对所述蓄电部充电,将充电到所述蓄电部的电力经由所述放电部向所述控制部供给,由此所述控制部变得能够启动,在所述控制部启动后,所述蓄电池继电器部使用从所述蓄电部经由所述放电部供给的电力并通过所述控制部被控制为连接状态,通过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向所述第二蓄电池供给电力,所述第二蓄电池变得能够以所述下限值以上的电压进行输出,所述多个继电器部变得能够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框图。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搭载了车载电源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第二电路框图。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搭载了车载电源装置的车辆的动作的第一流程图。图4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搭载了车载电源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第三电路框图。图5是以往的车辆电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参照图5说明的以往的车载电源装置1中,在由于车辆用蓄电池3的劣化而产生了蓄电池用尽的情况下,尽管高电压蓄电池2中蓄积有电力,也不能进行电气连接箱4的切断状态的解除。其结果,具有以下问题:车辆9不能启动,为了启动车辆9需要立刻更换车辆用蓄电池3。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车载电源装置10的结构]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车载电源装置。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载电源装置10的结构的电路框图。车载电源装置10具有高电压蓄电池11、车辆用蓄电池12、电气连接箱13以及备用电源部(BU电极部)14。电气连接箱13具有多个继电器部15和控制部16。多个继电器部15使用从车辆用蓄电池12输出的启动用电压Vb来作为驱动电力从而进行连接或者切断的动作。此外,在图1和后述的图2、图4中,由于附图变得繁杂,因此有时未图示从车辆用蓄电池12向多个继电器部15供给电力的供给线。另外,控制部16使用从车辆用蓄电池12输出的启动用电压Vb来作为驱动电力,从而针对多个继电器部15进行连接或者切断的控制。当电气连接箱13启动时,多个继电器部15变为连接状态。而且,在电气连接箱13停止时,多个继电器部15变为切断状态。此外,在图1和图2中,由于附图变得繁杂,因此也未图示控制部16的控制线。备用电源部14具有蓄电部17、非接触受电部18以及放电部19。非接触受电部18能够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受电,与蓄电部17的充电路径连接。放电部19与蓄电部17的放电路径连接。高电压蓄电池11经由多个继电器部15中的蓄电池继电器部15A向车辆用蓄电池12供给电力。放电部19供给控制部16的驱动电力和蓄电池继电器部15A的驱动电力。在此,在车辆用蓄电池12的端子电压小于启动用电压Vb的下限值时,通过从外部向非接触受电部18供给的电力来对蓄电部17充电。然后,将充电到蓄电部17的电力经由放电部19向控制部16供给,从而控制部16能够启动。然后,在控制部16启动后,通过控制部16将蓄电池继电器部15A控制为连接状态。然后进一步,通过从高电压蓄电池11向车辆用蓄电池12供给电力,使车辆用蓄电池12能够以启动用电压Vb的下限值以上的电压进行输出,从而多个继电器部15变得能够连接。根据以上的结构和动作,即使在由于车辆用蓄电池12中产生了由蓄电池用尽而引起的电压不足从而导致电气连接箱13无法启动的情况(换句话说,车辆20无法启动(参照图2)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动作,车辆20也变得能够启动。这是由于通过非接触供电向备用电源部14暂时供给电力,由此电气连接箱13变得能够启动,从而车辆变得能够启动。在此,首先,为了成为能够从高电压蓄电池11向车辆用蓄电池12供给电力的状态,备用电源部14使电气连接箱13的一部分启动。在此,使作为多个继电器部15之一的蓄电池继电器部15A启动,来使车辆用蓄电池12充电。由于仅启动了多个继电器部15中的一个继电器部(蓄电池继电器部15A),因此能够以较少的电力来进行启动。由此,车辆用蓄电池12能够至少暂时启动电气连接箱13整体。换句话说,车辆20(参照图2)变为能够启动的状态。即,在车辆用蓄电池12中产生了蓄电池用尽时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车辆20的启动。[车辆20的结构]接着,参照图2和图3来说明搭载了车载电源装置10的车辆20的结构及其动作。此外,对于与参照图1说明了的车载电源装置10的结构同样的结构,有时赋予同一附图标记来省略说明。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搭载了车载电源装置10的车辆20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搭载了车载电源装置10的车辆20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搭载了车载电源装置10的车辆20的结构如下。车辆20具有车身21,在车身21搭载有车载电源装置10。车载电源装置10具有高电压蓄电池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电源装置,具备:/n第一蓄电池;/n第二蓄电池,其输出低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电压的启动用电压;/n电气连接箱,其具有多个继电器部和控制部,所述多个继电器部使用所述启动用电压进行连接或者切断,由此来分配并输出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受电得到的电力、或者切断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受电得到的电力,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启动用电压来控制所述多个继电器部的连接或者切断,在启动时使所述多个继电器部连接,在启动停止时使所述多个继电器部切断;以及/n备用电源部,其具有蓄电部、非接触受电部及放电部,该备用电源部向作为所述多个继电器部之一的蓄电池继电器部供给驱动电力,并向所述控制部供给驱动电力,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蓄电部的充电路径连接,能够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受电,所述放电部与所述蓄电部的放电路径连接,所述蓄电池继电器部用于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向所述第二蓄电池供给充电电力,/n其中,在从所述第一蓄电池输出的所述启动用电压小于规定的下限值时,通过从所述车载电源装置的外部向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供给的电力来对所述蓄电部充电,/n将充电到所述蓄电部的电力经由所述放电部向所述控制部供给,由此所述控制部变得能够启动,/n在所述控制部启动后,所述蓄电池继电器部使用从所述蓄电部经由所述放电部供给的电力并通过所述控制部被控制为连接状态,/n通过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向所述第二蓄电池供给电力,所述第二蓄电池能够以所述下限值以上的电压进行输出,所述多个继电器部变得能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1 JP 2017-2365751.一种车载电源装置,具备:
第一蓄电池;
第二蓄电池,其输出低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电压的启动用电压;
电气连接箱,其具有多个继电器部和控制部,所述多个继电器部使用所述启动用电压进行连接或者切断,由此来分配并输出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受电得到的电力、或者切断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受电得到的电力,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启动用电压来控制所述多个继电器部的连接或者切断,在启动时使所述多个继电器部连接,在启动停止时使所述多个继电器部切断;以及
备用电源部,其具有蓄电部、非接触受电部及放电部,该备用电源部向作为所述多个继电器部之一的蓄电池继电器部供给驱动电力,并向所述控制部供给驱动电力,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蓄电部的充电路径连接,能够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受电,所述放电部与所述蓄电部的放电路径连接,所述蓄电池继电器部用于从所述第一蓄电池向所述第二蓄电池供给充电电力,
其中,在从所述第一蓄电池输出的所述启动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影山洋一东出贵司爱宕克则竹中一雄平城久雄薛侑吾西中大贵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