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37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包括摄像头、壳体、送进机构、挡条、插板、隔离套、透光板、限位套、脱板机构,将插板从挡条内抽出,再将透光板依次插入壳体内侧;当最上层的透光板受污需要更换时,脱板机构动作,电机带动滚筒转动,设置在滚筒上的插钉带动与其接触的透光板经出板口传送至壳体外侧,随后,弹簧推动与导杆固连的托盘带动下层透光板上移与脱板机构接触,重复上述动作,可以完成透光板的连续更换。该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避免摄像头污染,提高搜救机器人的搜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车,作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智能设备,在救灾救援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智能车往往搭载人体探测器和摄像头作为环境感知和人体感知,利用人体探测仪对废墟下的伤员进行搜索探测并且将被困人员的被困地址定位发送给指挥部,利用车载摄像头对周围环境进行侦查判断,让指挥部制定合理的营救方案。在火灾救援中,由于污染物经常粘附在摄像头表面,救援人员不得不将智能车召回去除污染物,造成搜救效率的降低。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该装置能有效避免摄像头污染,提高搜救机器人的搜救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包括摄像头、壳体、送进机构、挡条、插板、隔离套、透光板、限位套、脱板机构,所述的壳体位于摄像头外侧,所述的壳体与摄像头卡扣相连,所述的送进机构数量为两件,沿壳体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挡条数量为2件,沿壳体上下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插板插装在两件对称布置的挡条内侧,所述的隔离套位于壳体内侧下端且位于摄像头上的,所述的隔离套与壳体粘接相连,所述的透光板数量不少于2件,依次叠放在隔离套和送进机构上端,所述的限位套位于壳体内侧上端且位于透光板上端,所述的限位套与壳体粘接相连,所述的脱板机构数量为2件,沿壳体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还设有出板口,所述的出板口位于壳体的侧面,所述的出板口贯穿壳体主体。进一步的,所述的送进机构还包括导杆、托盘、弹簧,所述的导杆贯穿壳体,所述的导杆与壳体间隙配合相连,所述的托盘位于导杆上端,所述的托盘与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导杆外侧且位于托盘和壳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透光板包括透光部和非透光部,所述的非透光部数量为2件,沿透光部左右方向对称布置,隔离套与透光部组成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同时设置非透光部,有效避免光线的干涉导致成像不佳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板机构还包括电机、滚筒、插钉,所述的电机位于壳体外侧下端,所述的电机与壳体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滚筒位于电机上端且贯穿壳体,所述的滚筒与电机键相连且与壳体转动相连,所述的插钉位于滚筒外侧,所述的插钉与滚筒螺纹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为步进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安装时,将插板从挡条内抽出,再将透光板依次插入壳体内侧;当最上层的透光板受污需要更换时,脱板机构动作,电机带动滚筒转动,设置在滚筒上的插钉带动与其接触的透光板经出板口传送至壳体外侧,随后,弹簧推动与导杆固连的托盘带动下层透光板上移与脱板机构接触,重复上述动作,可以完成透光板的连续更换。该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避免摄像头污染,提高搜救机器人的搜救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主视图图2示出本技术送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透光板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脱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摄像头1、壳体2、送进机构3、挡条4、插板5、隔离套6、透光板7、限位套8、脱板机构9、出板口201、导杆301、托盘302、弹簧303、透光部701、非透光部702、电机901、滚筒902、插钉90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包括摄像头1、壳体2、送进机构3、挡条4、插板5、隔离套6、透光板7、限位套8、脱板机构9,所述的壳体2位于摄像头1外侧,所述的壳体2与摄像头1卡扣相连,所述的送进机构3数量为两件,沿壳体2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挡条4数量为2件,沿壳体2上下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插板5插装在两件对称布置的挡条4内侧,所述的隔离套6位于壳体2内侧下端且位于摄像头1上的,所述的隔离套6与壳体2粘接相连,所述的透光板7数量不少于2件,依次叠放在隔离套6和送进机构3上端,所述的限位套8位于壳体2内侧上端且位于透光板7上端,所述的限位套8与壳体2粘接相连,所述的脱板机构9数量为2件,沿壳体2左右方向对称布置,限位套8用于透光板7的限位,使其能与托盘机构9接触良好,所述的壳体2还设有出板口201,所述的出板口201位于壳体2的侧面,所述的出板口201贯穿壳体2主体,所述的送进机构3还包括导杆301、托盘302、弹簧303,所述的导杆301贯穿壳体2,所述的导杆301与壳体2间隙配合相连,所述的托盘302位于导杆301上端,所述的托盘302与导杆301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303位于导杆301外侧且位于托盘302和壳体2之间,所述的透光板7包括透光部701和非透光部702,所述的非透光部702数量为2件,沿透光部701左右方向对称布置,隔离套6与透光部701组成摄像头1的取景范围,同时设置非透光部702,有效避免光线的干涉导致成像不佳的情况,所述的脱板机构9还包括电机901、滚筒902、插钉903,所述的电机901位于壳体2外侧下端,所述的电机901与壳体2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滚筒902位于电机901上端且贯穿壳体2,所述的滚筒902与电机901键相连且与壳体2转动相连,所述的插钉903位于滚筒902外侧,所述的插钉903与滚筒902螺纹相连,该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安装时,将插板5从挡条4内抽出,再将透光板7依次插入壳体2内侧;当最上层的透光板7受污需要更换时,脱板机构9动作,电机901带动滚筒902转动,设置在滚筒902上的插钉903带动与其接触的透光板7经出板口201传送至壳体2外侧,随后,弹簧303推动与导杆301固连的托盘302带动下层透光板7上移与脱板机构9接触,重复上述动作,可以完成透光板7的连续更换。该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避免摄像头污染,提高搜救机器人的搜救效率。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包括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送进机构、挡条、插板、隔离套、透光板、限位套、脱板机构,所述的壳体位于摄像头外侧,所述的壳体与摄像头卡扣相连,所述的送进机构数量为两件,沿壳体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挡条数量为2件,沿壳体上下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插板插装在两件对称布置的挡条内侧,所述的隔离套位于壳体内侧下端且位于摄像头上的,所述的隔离套与壳体粘接相连,所述的透光板数量不少于2件,依次叠放在隔离套和送进机构上端,所述的限位套位于壳体内侧上端且位于透光板上端,所述的限位套与壳体粘接相连,所述的脱板机构数量为2件,沿壳体左右方向对称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包括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送进机构、挡条、插板、隔离套、透光板、限位套、脱板机构,所述的壳体位于摄像头外侧,所述的壳体与摄像头卡扣相连,所述的送进机构数量为两件,沿壳体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挡条数量为2件,沿壳体上下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插板插装在两件对称布置的挡条内侧,所述的隔离套位于壳体内侧下端且位于摄像头上的,所述的隔离套与壳体粘接相连,所述的透光板数量不少于2件,依次叠放在隔离套和送进机构上端,所述的限位套位于壳体内侧上端且位于透光板上端,所述的限位套与壳体粘接相连,所述的脱板机构数量为2件,沿壳体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搜救机器人的摄像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还设有出板口,所述的出板口位于壳体的侧面,所述的出板口贯穿壳体主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搜救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贤才孟文号陈啸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