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25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包括气缸,气缸包括连接体、多个缸体、密封盖和多个活塞,连接体、多个缸体和密封盖前后依次串联连接成一体,气缸具有多个前后依次分布的滑动腔,活塞安装于对应的滑动腔内,活塞的前侧中心均设置有活塞杆,最前面活塞杆伸出连接体外并用于向前顶出主轴的拉杆,其余活塞杆均伸入相邻的前一个滑动腔内,其余活塞杆内均开设有连通相邻两个滑动腔的通气道,连接体上开设有拉刀进气孔,连接体内开设有拉刀进气道,拉刀进气道的进气端与拉刀进气孔相连通,拉刀进气道的出气口与最前面滑动腔相连通,密封盖上开设有松刀进气孔,松刀进气孔与最后面滑动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工作可靠且换刀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
本技术属于主轴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
技术介绍
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它与直线电机技术、高速刀具技术一起,将会把高速加工推向一个新时代。目前,气动换刀主轴的普通气缸是由一个缸体、一个缸盖、一个活塞和一个活塞杆组成,换刀时普通气缸的活塞杆推力比较弱,导致气动换刀主轴换刀速度慢且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芯轴和气缸,所述芯轴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芯轴的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滑动穿设有拉杆,所述轴向通孔的后部内安装有使拉杆向后复位的碟形弹簧,所述拉杆的前端安装有拉爪,所述气缸的最前面活塞杆位于拉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包括连接体、多个缸体、密封盖和多个活塞,所述连接体、多个缸体和密封盖前后依次串联连接成一体,所述气缸具有多个前后依次分布的滑动腔,所述活塞安装于对应的滑动腔内,所述活塞的前侧中心均设置有活塞杆,最前面活塞杆伸出连接体外并用于向前顶出主轴的拉杆,其余活塞杆均伸入相邻的前一个滑动腔内,其余活塞杆内均开设有连通相邻两个滑动腔的通气道,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拉刀进气孔,所述连接体内开设有拉刀进气道,所述拉刀进气道的进气端与拉刀进气孔相连通,所述拉刀进气道的出气口与最前面滑动腔相连通,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松刀进气孔,所述松刀进气孔与最后面滑动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上还开设有主轴中心进气孔,所述连接体内开设有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所述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的进气端与主轴中心进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的出气口位于连接体的中心通孔内侧壁上,最前面活塞杆内开设有第二主轴中心进气道,所述第二主轴中心进气道的出气口位于最前面活塞杆的前端面,最前面活塞杆的周侧面上开设有进气环槽,所述第二主轴中心进气道的进气口与进气环槽相贯通,所述进气环槽在最前面活塞杆完全伸出时与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的出气口相对准。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的前端内侧壁安装有用于感应拉杆伸出的前传感器和用于感应拉杆缩回的后传感器;所述连接体的前端内侧壁还安装有用于感应拉杆伸缩运动以产生自动换刀信号的接近开关。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后端面中心均开设有导气凹槽,所述导气凹槽的尺寸大于活塞杆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外周侧均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内均嵌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与活塞杆为一体成型的。进一步地,还包括内卡环、外卡环、油封盖、气封环和前螺母,所述芯轴的前部外周通过前轴承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内卡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前端内边缘并顶住前轴承的外圈前端面,所述外卡环固定安装在芯轴的前部并顶住前轴承的内圈前端面,所述油封盖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前端面上,所述气封环固定安装在油封盖的前侧凹槽内,所述前螺母固定锁紧于芯轴的前部外螺纹上并顶住外卡环前端面,所述外卡环分别与内卡环、油封盖间隙配合,所述前螺母分别与油封盖、气封环间隙配合。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座、钢球保持架、轴承座、平衡环、后螺母和后端盖,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后端面上,所述连接座的后端与气缸的连接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穿设于连接座内,所述钢球保持架设置于轴承座的前部外周与连接座的前部内周之间,所述连接座的前部后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簧座孔,所述弹簧座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住轴承座的后部外凸缘前侧;所述芯轴的后部外周通过后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平衡环套设在芯轴的后部并顶住后轴承的内圈前端面,所述后螺母固定锁紧于芯轴的后部外螺纹上以顶住后轴承的内圈后端面,所述后端盖固定安装在轴承座的后端面上,所述后端盖罩住后轴承和后螺母。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编码器,所述环形编码器的转动件固定安装在芯轴的后端,所述环形编码器的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后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的后侧面设置有缓冲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气动自动换刀主轴的结构设计新颖、工作可靠,换刀时往松刀进气孔通入一定的气压,这时气压从后往前经过多个活塞和缸体,后一个活塞杆顶前一个活塞,使最前面活塞杆工作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推进力量,最前面活塞杆顶出撞向拉杆,使得拉爪向前伸出,原刀具被松开脱落;当拉爪抓取到新刀具时,往拉刀进气孔通入一定的气压,这时气压从前往后经过多个活塞和缸体,使活塞杆快速回位,通过蝶形弹簧推动拉杆及其上的拉爪向后回位,达到上下快速换刀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缸结构剖视图。图中标记:1、壳体;2、芯轴;3、拉杆;4、碟形弹簧;5、拉爪;6、转子;7、定子;8、内卡环;9、外卡环;10、油封盖;11、气封环;12、前螺母;13、前轴承;14、前隔垫环;15、轴向气道;16、过渡气道;17、径向气道;18、连接座;19、钢球保持架;20、轴承座;21、平衡环;22、后螺母;23、后密封盖;24、弹簧;25、后轴承;26、后隔垫环;27、环形编码器;28、缓冲垫;100、气缸;110、连接体;111、拉刀进气孔;112、拉刀进气道;113、主轴中心进气孔;114、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120、缸体;130、密封盖;131、松刀进气孔;140、活塞;141、活塞杆;142、通气道;143、第二主轴中心进气道;144、进气环槽;145、导气凹槽;150、进气接头;161、前传感器;162、后传感器;170、接近开关;180、密封圈;190、卡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4所示,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包括壳体1、芯轴2和气缸100,所述芯轴2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芯轴2的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滑动穿设有拉杆3,所述轴向通孔的后部内安装有使拉杆3向后复位的碟形弹簧4,所述拉杆3的前端安装有拉爪5,所述气缸100的最前面活塞杆141位于拉杆3的正后方;所述气缸100包括连接体110、多个缸体120、密封盖130和多个活塞140,所述连接体110、多个缸体120和密封盖130前后依次串联连接成一体,所述气缸100具有多个前后依次分布的滑动腔,所述活塞140安装于对应的滑动腔内,所述活塞140的前侧中心均设置有活塞杆141,最前面活塞杆141伸出连接体110外并用于向前顶出主轴的拉杆,其余活塞杆141均伸入相邻的前一个滑动腔内,其余活塞杆141内均开设有连通相邻两个滑动腔的通气道142,所述连接体110上开设有拉刀进气孔111,所述连接体110内开设有拉刀进气道112,所述拉刀进气道112的进气端与拉刀进气孔111相连通,所述拉刀进气道112的出气口与最前面滑动腔相连通,所述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芯轴和气缸,所述芯轴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芯轴的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滑动穿设有拉杆,所述轴向通孔的后部内安装有使拉杆向后复位的碟形弹簧,所述拉杆的前端安装有拉爪,所述气缸的最前面活塞杆位于拉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包括连接体、多个缸体、密封盖和多个活塞,所述连接体、多个缸体和密封盖前后依次串联连接成一体,所述气缸具有多个前后依次分布的滑动腔,所述活塞安装于对应的滑动腔内,所述活塞的前侧中心均设置有活塞杆,最前面活塞杆伸出连接体外并用于向前顶出主轴的拉杆,其余活塞杆均伸入相邻的前一个滑动腔内,其余活塞杆内均开设有连通相邻两个滑动腔的通气道,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拉刀进气孔,所述连接体内开设有拉刀进气道,所述拉刀进气道的进气端与拉刀进气孔相连通,所述拉刀进气道的出气口与最前面滑动腔相连通,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松刀进气孔,所述松刀进气孔与最后面滑动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芯轴和气缸,所述芯轴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芯轴的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滑动穿设有拉杆,所述轴向通孔的后部内安装有使拉杆向后复位的碟形弹簧,所述拉杆的前端安装有拉爪,所述气缸的最前面活塞杆位于拉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包括连接体、多个缸体、密封盖和多个活塞,所述连接体、多个缸体和密封盖前后依次串联连接成一体,所述气缸具有多个前后依次分布的滑动腔,所述活塞安装于对应的滑动腔内,所述活塞的前侧中心均设置有活塞杆,最前面活塞杆伸出连接体外并用于向前顶出主轴的拉杆,其余活塞杆均伸入相邻的前一个滑动腔内,其余活塞杆内均开设有连通相邻两个滑动腔的通气道,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拉刀进气孔,所述连接体内开设有拉刀进气道,所述拉刀进气道的进气端与拉刀进气孔相连通,所述拉刀进气道的出气口与最前面滑动腔相连通,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松刀进气孔,所述松刀进气孔与最后面滑动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上还开设有主轴中心进气孔,所述连接体内开设有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所述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的进气端与主轴中心进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的出气口位于连接体的中心通孔内侧壁上,最前面活塞杆内开设有第二主轴中心进气道,所述第二主轴中心进气道的出气口位于最前面活塞杆的前端面,最前面活塞杆的周侧面上开设有进气环槽,所述第二主轴中心进气道的进气口与进气环槽相贯通,所述进气环槽在最前面活塞杆完全伸出时与第一主轴中心进气道的出气口相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前端内侧壁安装有用于感应拉杆伸出的前传感器和用于感应拉杆缩回的后传感器;所述连接体的前端内侧壁还安装有用于感应拉杆伸缩运动以产生自动换刀信号的接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自动换刀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后端面中心均开设有导气凹槽,所述导气凹槽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丰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盛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