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11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钻,包括机壳和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碳刷,所述碳刷上滑动套设有刷套,且所述碳刷具有碳鞭,所述碳鞭电连接有导电端子,所述刷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碳刷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刷套外固定连接有刷壳,所述刷壳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扣接有压盖,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槽,所述压盖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夹持有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上连接有导线,所述固定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贯通槽的槽宽。当压盖扣接在第二开口上之后,固定端子难以在振动作用下从贯通槽脱出,碳刷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较为稳定,用户体验相对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钻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电钻。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钻,特别是手电钻,通常采用有刷电机进行驱动,有刷电机的碳刷需要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目前,导线与碳刷之间的连接结构通常为:在电钻的机壳内设置刷壳,该刷壳内设置有与碳刷的碳鞭电连接的导电端子,且该刷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导线上连接有插接端子,通过将插接端子穿入插槽使之与导电端子接触实现电连接;然后在电钻的使用过程中,机壳不可避免会产生振动,进而带动刷壳振动,插接端子可能在振动作用下从插槽中脱离,导致碳刷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被切断,进而导致电钻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体验。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体验相对较好的电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钻,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碳刷,所述碳刷上滑动套设有刷套,且所述碳刷具有碳鞭,所述碳鞭电连接有导电端子,所述刷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碳刷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刷套外固定连接有扣接在所述机壳内的刷壳,所述刷壳的一端具有用于供所述碳刷伸出的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刷壳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扣接有压盖,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连通的贯通槽,所述压盖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夹持有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上连接有从所述贯通槽穿出的导线,所述固定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贯通槽的槽宽且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或直径。<b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碳鞭通过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实现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开口为方形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凸环,所述导电端子位于所述内凸环的内孔中,所述固定端子抵顶在所述内凸环的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形状与所述内凸环的内孔形状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碳刷有两个,两个所述碳刷相对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机壳在与两个所述碳刷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机壳上一体连接有扣板,所述扣板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有扣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固定端子的宽度大于贯通槽的槽宽且小于第二开口的宽度或直径,当压盖扣接在第二开口上之后,固定端子难以在振动作用下从贯通槽脱出,碳刷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较为稳定,用户体验相对较好。2、通过设置内凸环,有助于提升导电端子和固定端子之间的接触稳定性。3、通过设置扣板,在不使用时可将电钻挂在腰带上,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钻省略部分零部件以及机壳的部分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碳刷位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碳刷位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对应标示如下:10-机壳;11-扣板;12-扣槽;13-散热孔;20-电机;21-碳刷;22-刷套;23-碳鞭;24-导电端子;25-弹簧;26-刷壳;27-压盖;28-贯通槽;29-固定端子;30-导线;31-内凸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钻,包括机壳10和设置在机壳10内的电机20(图中仅示出电机20的局部结构),当然,还应该包括钻夹头、按钮等常规的电钻所具有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及其连接结构都与常规的手电钻的结构相同,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机壳10上一体连接有扣板11,扣板11和机壳10之间形成有扣槽12,这样在不需要使用电钻时,工人可以将其挂在腰带上,便于下次使用。电机20具有碳刷21,碳刷21有两个,两个碳刷21相对布置,电机20的换向器(图中未示出)位于两个碳刷21之间,机壳10在与两个碳刷21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即与换向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孔13。两个碳刷21与电钻的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以其中一个碳刷21为例,碳刷21上滑动套设有刷套22,且碳刷21的一端从刷套22中穿出抵顶在换向器上,即碳刷21可相对于刷套22滑动,与常规的碳刷相同,碳刷21具有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碳鞭23,碳鞭23电连接有导电端子24,具体的,导电端子24位于碳刷21远离换向器的一端,碳鞭23通过与导电端子24焊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至于碳鞭23和碳刷21的本体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与常规的碳刷相同,此处也不再详述。刷套22内设置有弹簧25,弹簧25的一端抵顶在碳刷21的本体上,另一端抵顶在导电端子25上,这样,当碳刷21的本体在换向器的推动下往导电端子24方向移动之后,碳刷21的本体可在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此外,刷套22外固定连接有扣接在机壳10内的刷壳26,刷壳26的一端具有用于供碳刷21伸出的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与刷壳26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上扣接有压盖27,且第二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开口的外部连通的贯通槽28,压盖27和导电端子24之间夹持有固定端子29,固定端子29上连接有从贯通槽28穿出的导线30,具体的,固定端子29上一体连接有穿插在贯通槽28内的接线头,导线30通过固定连接在接线头上间接穿插在贯通槽28中。导线30未与固定端子29连接的一端的连接结构与常规的手电钻相同,此处不再详述。仍以其中一个碳刷21为例,固定端子24的宽度大于贯通槽28的槽宽且小于第二开口的宽度(当第二开口为非圆形时)或直径(当第二开口为圆形时)。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为方形开口,且第二开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凸环31,导电端子24位于内凸环31的内孔中,且导电端子24的形状与内凸环31的内孔形状相匹配,固定端子29抵顶在内凸环31的侧壁上,这样有助于确保固定端子29的位置稳定性,进而提高导电端子24和固定端子29之间的接触稳定性。组装时,将碳刷21穿插在刷套22内,然后将刷套22、弹簧25和导电端子24装入刷壳26,再将固定端子29从第二开口放入刷壳26,最后将压盖27扣接在第二开口上,这样可确保固定端子29不会从刷壳26上脱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钻,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上滑动套设有刷套,且所述碳刷具有碳鞭,所述碳鞭电连接有导电端子,所述刷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碳刷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刷套外固定连接有扣接在所述机壳内的刷壳,所述刷壳的一端具有用于供所述碳刷伸出的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刷壳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扣接有压盖,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连通的贯通槽,所述压盖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夹持有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上连接有从所述贯通槽穿出的导线,所述固定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贯通槽的槽宽且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或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钻,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上滑动套设有刷套,且所述碳刷具有碳鞭,所述碳鞭电连接有导电端子,所述刷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碳刷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刷套外固定连接有扣接在所述机壳内的刷壳,所述刷壳的一端具有用于供所述碳刷伸出的第一开口,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刷壳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扣接有压盖,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连通的贯通槽,所述压盖和所述导电端子之间夹持有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上连接有从所述贯通槽穿出的导线,所述固定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贯通槽的槽宽且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或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鞭通过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细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惠安县坚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