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02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用于压制第一待加工板材,且形成第二待加工板材,第二模具用于加工第二待加工板材,并形成粗支撑板;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第二模具包括第二上压模和第二下压模。其能够在生产门槛边梁支撑板的时候,减少门槛边梁支撑板产生残次品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
技术介绍
车身刚度是车身的基础,刚度不足容易带来如整车抖动、车内轰鸣以及异响的现象,同时还会带来耐久、操稳等方面的问题。影响车身刚度的因素有车身框架的布局、梁截面特征以及接头刚度。车身梁和立体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结构,才能保证整体结构的良好刚度。如果梁和立柱之间没有形成封闭,整体车身刚度会大大降低。目前车身座椅位置承受的弯曲载荷,会通过座椅横梁传递到门槛边梁,再向车身框架结构传递。目前常用的门槛边梁支撑板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中心板1,中心板1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中心板1上表面压制有长方形的主凹槽11,在主凹槽11内凸出形成有两个主凸包12,且主凸包12的中心处开设有主通槽13。中心板1的侧边分为主长边14、第一主短边15和第二主短边16,在主长边14上固定连接有侧板2,侧板2垂直于中心板1且位于中心板1的同一侧。侧板2也为长方形,其侧边分为侧长边21和侧短边22,侧长边21与主长边14的长度相等,且侧板2中的一条侧长边21与中心板1连接的主长边14连接,侧边垂直位于中心板1的同一侧。中心板1的第一主短边15上一体成型有第一翻边151,第一翻边151远离中心板1的一端位于中心板1远离侧板2的一侧,且第一翻边151与侧板2连接;中心板1的第二主短边16上一体成型有第二翻边161,第二翻边161与中心板1位于同一平面内,侧板2的侧短边22上固定连接有短翻边221,侧板2未与中心板1连接的一条侧长边21上固定连接有长翻边211,短翻边221和长翻边211均位于其所连接的侧板2远离另一块侧板2的一侧。目前的加工通常采用一个模具直接将板材压制形成该门槛边梁支撑板,但是在使用模具加工该门槛边梁支撑板的时候,因为第一翻边与侧边连接的位置处需要在倾斜拉伸的同时进行弯折,从而形成侧板,这一位置处的板材很容易因为受力过大而断裂开,导致生产出来的粗支撑板为残次品,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其能够在生产门槛边梁支撑板的时候,减少门槛边梁支撑板产生残次品的概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用于压制第一待加工板材,且形成第二待加工板材,第二模具用于加工第二待加工板材,并形成粗支撑板;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第一下压模包括第一放置台,第一放置台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压制槽,中心板和两块侧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时称为主板,第一压制槽的截面与主板在第一放置台上的投影面积相等,且第一待加工板材的横截面大于第一压制槽的截面,第一上压模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制块,第一压制块与第一压制槽形状契合;第二模具包括第二上压模和第二下压模,第二下压模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压制槽,两个第二压制槽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中心板中第一主短边的长度,在第二上压模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两块第二放置块,第二放置块与第二压制槽契合并嵌设在第二压制槽内,每个第二压制槽内均嵌设有一个第二放置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以往一次压制成型的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对第一加工板材进行分段加工。第一模具用于倾斜拉伸第一翻边与侧边连接的位置处,在使用时将第一加工板材放置在第一放置台上,在第一加工板材位置固定好之后,通过将第一上压模下压,从而将第一加工板材压制出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以及长翻边和短翻边,形成第二待加工板材。之后将第二待加工板材放置在第二下压模的上表面,第二上压模下压,从而将第二待加工板材中的两块侧边翻折,其有效的对第一板材进行分段加工,而不是一次压制成型,使第一翻边与侧边连接的位置处不易因为一次压制过度,导致断裂开,降低了生产出残次品的概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放置台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三根限位柱,限位柱与第一压制槽之间间隔有空隙,第一待加工板材的外侧边与限位柱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能够很好的将第一待加工板材围起来,一方面能够方便的将第一待加工板材的位置限制住,另一方面也能够便于压制出第一翻边、第二翻边、长翻边和短翻边,使用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压制槽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凹槽压制件,且第一压制块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配合第一凹槽压制件的第二凹槽压制件,在第一凹槽压制件内固定设置有两个通槽开设柱,在第二凹槽压制件上开设有两个通槽开设孔,每个通槽开设柱均与一个通槽开设孔对应,且通槽开设孔在第一压制槽底面上的投影与通槽开设柱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压制件、第二凹槽压制件和通槽开设柱能够方便的在中心板上压制出主凹槽、主凸包和开设在主凸包上的主通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下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压制件,第三凹槽压制件与第一凹槽压制件的形状相同,且第三凹槽压制件位于两个第二压制槽之间,在第二上压模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压制件,第四凹槽压制件与第二凹槽压制件形状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二待加工板材已经被第一凹槽压制件和第二凹槽压制件压制出主凹槽和主凸包,因此能够在将第二待加工板材放置在第三凹槽压制件上时,快速的对第二待加工板材进行定位,便于后续的压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压制槽内侧面上设置有压制凸起,且压制凸起位于与侧板的侧长边贴合的侧面上,在第二压制槽的底面上也设置有形状相同的压制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这样压制出来的长翻边上存在多个与压制凸起重叠的翻边凸包,整个翻边不是为一个水平的平面,这样的结构能够更为稳定且不易弯折损坏,很好的增加了长翻边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通槽开设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圆锥形的尖锥头,且尖锥头的上端为圆锥形的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第一待加工板材上开设有主通槽的时候,这样的结构能够更为容易的开设出主通槽,相较于圆柱形的通槽开设柱,能够很好的保护第一待加工板材,能够开设出边缘更为光滑平整的的主通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尖锥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穿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开始主通槽的过程中,通槽开设柱穿设在第一上压模底面上的通槽开设孔内,而通槽开设孔的横截面与通槽开设柱的横截面相等。通过开设有贯穿通孔,能够便于通槽开设孔内的气体流通,不易在压制的过程中导致第一待加工板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压制槽设置有压制凸起的侧面上开设有滑动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压制的过程中,第一待加工板材的边缘先被压紧,之后再被第一上压模具和第二下压模具下压,第一上压模具和第二下压模具之间的气体不容易排出,容易在压制的过程中导致第一待加工板材损坏,通过开设有滑动通孔,能够便于气体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生产门槛边梁支撑板的时候,减少门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包括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6),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3)用于压制第一待加工板材,且形成第二待加工板材,第二模具(6)用于加工第二待加工板材,并形成粗支撑板;第一模具(3)包括第一上压模(31)和第一下压模(32),第一下压模(32)包括第一放置台(321),第一放置台(321)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压制槽(322),中心板(1)和两块侧板(2)位于同一平面内时称为主板,第一压制槽(322)的截面与主板在第一放置台(321)上的投影面积相等,且第一待加工板材的横截面大于第一压制槽(322)的截面,第一上压模(31)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制块(311),第一压制块(311)与第一压制槽(322)形状契合;第二模具(6)包括第二上压模(61)和第二下压模(62),第二下压模(62)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压制槽(621),两个第二压制槽(621)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中心板(1)中第一主短边(15)的长度,在第二上压模(6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两块第二放置块(611),第二放置块(611)与第二压制槽(621)契合并嵌设在第二压制槽(621)内,每个第二压制槽(621)内均嵌设有一个第二放置块(6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包括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6),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3)用于压制第一待加工板材,且形成第二待加工板材,第二模具(6)用于加工第二待加工板材,并形成粗支撑板;第一模具(3)包括第一上压模(31)和第一下压模(32),第一下压模(32)包括第一放置台(321),第一放置台(321)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压制槽(322),中心板(1)和两块侧板(2)位于同一平面内时称为主板,第一压制槽(322)的截面与主板在第一放置台(321)上的投影面积相等,且第一待加工板材的横截面大于第一压制槽(322)的截面,第一上压模(31)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制块(311),第一压制块(311)与第一压制槽(322)形状契合;第二模具(6)包括第二上压模(61)和第二下压模(62),第二下压模(62)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压制槽(621),两个第二压制槽(621)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中心板(1)中第一主短边(15)的长度,在第二上压模(6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两块第二放置块(611),第二放置块(611)与第二压制槽(621)契合并嵌设在第二压制槽(621)内,每个第二压制槽(621)内均嵌设有一个第二放置块(6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放置台(321)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三根限位柱(323),限位柱(323)与第一压制槽(322)之间间隔有空隙,第一待加工板材的外侧边与限位柱(32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槛边梁支撑板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制槽(322)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凹槽压制件(324),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毓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星尔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